首页  >  先锋经验  >  正文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实践团队活动纪实

2022-07-18 09:57:42  来源: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微信公众号

同学们在司莫拉村连片彩色稻田合影

近日,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2022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润心铸魂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继续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之路,前往腾冲市三家村司莫拉中寨,感受古村寨这十年的发展成就,坚定理想信念永远跟党走。

沿着盘山公路,穿过茂盛森林,实践团来到了清水乡三家村司莫拉中寨。走在村寨小路上,“美丽乡村”、“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清水乡中寨民族特色村”等荣誉称号相继映入眼帘。“从“泥水路”到“水泥路”,从“篱笆房”到“小庭院”……在三家村村情展室,一幅幅新老照片对比,展现出佤族村寨的日新月异,如今的司莫拉真正走在了幸福的小康路上。

老师正在为同学们上党课

实践团首先走进了李发顺的家中,在这里,大家认真观看了总书记考察该村的影像资料,深刻感受到总书记对边疆各族人民的深情厚意。谨记总书记指示,大家在村中的党员活动室上了一堂“感受边疆古寨发展的这十年,助力‘让幸福的地方更加幸福’”的社会实践课。课上,张昕老师叮嘱同学们,要通过本次社会实践用心走在边疆、走进农村、走入群众,真切感受边疆农村的十年巨变,感悟这十年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之路、奋斗成就,要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在不懈奋斗中体现责任担当。葛连山老师说道,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的,历史的联系不可割断。中国共产党今天取得的辉煌,为明天取得更大的辉煌提供了前提,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作为强国一代的大学生,要切实做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以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的姿态,做“功成必定有我”的时代新人。 

随后,实践团走进司莫拉村。在这个古朴的村寨中,民族传统文化如同流水潺潺,生生不息。在保留民族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同时,他们与其他民族水乳交融,相互支持、相互依靠,用勤劳坚韧的民族品质,打造出了云南省“美丽村庄”的称号,获得了国家级传统村落、云南省卫生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荣誉,成为了整个清水乡变化最大的村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56个民族的共同期盼。

老师们和李发顺的妻子杨彩芹交流

本次实践活动,实践团走进了佤族村的村民之中,见证了他们这十年的奋斗成绩,聆听了他们的故事,也讲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故事。大家表示,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仰信念信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队员冷开尊:“夏至时节,大地一片葱绿。在村前50亩连片的彩色稻田里,以彩稻为'颜料'、以稻田为'画布'、以神话传说为背景,勾勒出形态各异的图案,描绘出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美丽画卷,从高处俯瞰,五颜六色的水稻随着微风起伏,一位'佤山姑娘'和'佤族小伙'的神话故事,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

队员袁成浩:“在党的领导下,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下,老乡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在李发顺温馨和谐的小院中挂着习近平总书记和他一家人亲切交谈的照片,时刻体现着总书记对广大群众的无尽关怀。”

队员饶静:“电视机里正循环播放着《情满司莫拉》纪录片,在纪录片中,总书记来到了村中的小卖部亲切的问道‘什么最好卖?’,村民说‘样样都好卖’,一次简短的对话却反映出了村民的生活有了质的飞跃,家家都过上了好日子。总书记说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队员保紫轶:“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更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深深根植于各族群众的心里,大家心连心、手拉手,同发展、共进步,守护着绿水青山,在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民族团结中过上幸福日子。”


责任编辑:李敏

23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