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士科普 > 正文

第四讲 莴笋和鲜食玉米绿色栽培技术

2023-12-31 16:38:42  来源:《致富天地》2023年12期

1.莴笋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主讲人:姚智张伟王媛

一、技术概况

莴笋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是采取“高产优质品种+周年轮作+绿色投入+起垄覆膜”的技术模式进行轻简化栽培,可明显提升莴笋综合效益。该技术优势为:一是充分利用区域气候、土壤特殊条件,减少肥料、农药的施入量;二是创制绿色智能施肥方法,减少肥料施用次数,降低人工成本;三是尾菜通过集中处理,可制成有机肥还田,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目前,应用该技术在大理洱海流域累计示范推广种植莴笋超300亩,后期将大面积推广。示范种植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种植的莴笋比传统方式种植的莴笋,产值增加11%以上、节肥减氮30%以上,节本增效明显。

田间施肥

二、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选用抗病、优质、商品性好、适应本地生态环境条件和耕作制度的莴笋品种。秋季莴笋选用不易抽薹的品种,如“佰盛红2号”“红火2号”“东方红”等;冬季莴笋选用耐寒、适应性强的品种,如“红香妃”“红尖叶”“红珊瑚”“红贵族”等品种。

2.播前管理与移栽。(1)播前管理。翻耕土壤,整地前施入底肥后耙碎整平,划线开畦,畦面宽1.6~1.8米、沟宽30~40厘米、垄高25厘米,盖上降解薄膜。栽培密度为每亩7000~8000株,株距25~30厘米、行距25~30厘米。晚熟品种或秋季播种适当稀植,早熟品种或春夏季播种适当密植。(2)移栽。苗龄25~30天、4~5片真叶的苗期移栽为宜,移栽深度以土壤埋到第一片叶柄基部为宜,阴天或傍晚进行带土移栽,移栽后浇足定根水。

3.施肥管理。肥料施用量:(1)幼苗期每亩需氮肥0.4千克、磷肥0.1千克、钾肥0.5千克;莲座期每亩需氮肥6千克、磷肥2千克、钾肥11千克。(2)基肥。每亩施入高氮低磷有机肥600~700千克,每亩额外补充硫酸钾(氧化钾浓度为52%)10~12千克;或者每亩施入复合微生物肥240~300千克,每亩额外补充硫酸钾(氧化钾浓度为52%)10~12千克。(3)缓苗肥。移栽后每亩施入含腐殖酸的缓苗肥10~12千克,兑水浇施1次。(4)追肥。每亩追施有机水溶肥40~45千克。

4.病虫害绿色防治。(1)物理和生物防控措施。利用悬挂粘虫黄板、释放害虫天敌蚜茧蜂等方式防控蚜虫。(2)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重点预防霜霉病、茎腐病和病毒病。①霜霉病防治措施:实行合理轮作、改善通风条件、降低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等措施,均可减轻霜霉病的危害;发病初期,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的杀毒矾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天喷1次,共喷2~3次,采收前7天停止喷药。为增强防治效果,需交替用药防治。②茎腐病防治措施:优先在该病始发期,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嘧菌脂胶悬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视病情隔7~10天用药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10天停止喷药。③病毒病防治措施:该病易发生在下一茬莴笋上,防治该病需提前在土壤里撒上生石灰,消灭土壤中的细菌;病害较为严重时,可喷施3%氨基寡糖素15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10天用药1次,连续防治2~3次。

5.高效采收。选在阴天或者早晨及傍晚进行采收。莴笋主茎顶端生长点与最高叶片的尖端相平时为最适宜收获期。采收方法:从根茎处砍下地上部,剔去基部老叶即可上市销售。

6.尾菜收集处理。根据试验示范,平均每亩莴笋的尾菜占总产量的10%~17%。收获时将尾菜收集起来,并进行肥料化利用,对提高土壤肥力效果显著。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西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责任编辑:谭江华

42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