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先锋  >  正文

李 明:让困难国有菜企重振雄风

2023-04-27 15:43:20  来源:《致富天地》2023年04期

李明(右一)与员工察看蔬菜育苗情况

他出生在一个偏远小山村,中专毕业后进入县里一家专门经营蔬菜的国有企业工作。后来企业改制,他选择坚守“烂摊子”。在他的带领下,改制后的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年产值达6亿元,他就是元谋县蔬菜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明。2021年12月,公司被认定为“第七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22年1月,李明当选为云南省蔬菜行业协会会长。

走出大山进入国企

20世纪70年代,李明出生在元谋县金沙江畔的一个偏远小山村。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祖祖辈辈几乎没人走出过大山。

与村里孩子一样,李明小小年纪就开始帮助家里耕田种地。所幸的是,由于成昆铁路从村子附近穿过,每天目睹一列列火车鸣笛而过,让李明从小萌生“坐着火车到山外看看”的念头。

“尽管当时村里没有人走出去过,但是我还是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的道理。”李明回忆说,怀着这样的梦想,他在求学路上一刻也不敢怠慢。

其实,成昆线上飞驰而过的火车,除了改变山区孩子的观念外,也给元谋县蔬菜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看着火车把元谋的蔬菜运到全国各地,我就想长大后也要从事蔬菜行业。从那时起,我就坚信这是可以赚钱的路子。”李明说,当时的元谋蔬菜在全国已非常有名气,被誉为“挂在成昆铁路上的菜篮子”。

初中毕业后,李明顺利考上了一所中专学校,成为全村第一个走出大山的读书人。三年后,李明毕业回到元谋县城,被分配到他梦寐以求的国有企业——元谋县蔬菜公司。至此,李明终于实现走出大山、从事蔬菜贸易的梦想。

放弃“铁饭碗”二次创业

李明表示,能分配到蔬菜公司工作,对他来说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为此,在工作中他非常卖力,工作能力很快得到大家的认可。

“刚开始,我在公司做出纳,后来做会计。”李明说,那时候工作非常辛苦,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我每天早晨6点半到公司,7点准时收购蔬菜,下午组织车辆把蔬菜运往全国各地,每天就这样周而复始。”李明回忆说,最多时公司一年要装运2700多个火车皮蔬菜。

即便如此,李明仍干劲十足,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苦干实干加巧干,李明艰辛的付出终于得到全公司的认可,没多久他就被推选为公司副总经理。

正当李明准备大显身手之时,公司迎来了历史性转折点——国有企业改革。2003年,元谋县蔬菜公司面临改制,上级部门有意将李明调至乡镇任领导职务。然而,由于对蔬菜行业有着特殊感情,李明执意留在改制后的蔬菜公司,决心带领剩下的职工二次创业。

重视打造品牌农业

企业改制后,公司重新组建管理团队。“在选举董事长时,38个股东有35人选我,令我十分感动。”李明说。

然而,公司接下来面临的困境让李明始料不及。“之前县里的各项支持政策都没有了,甚至之前的一些固定资产也不再属于公司。可以说,改制后的公司没有资金、人心涣散,前途一片渺茫。”李明说,面对困境,他深感肩上的担子异常沉重。

“公司发不出工资,我只能给员工打条子,并承诺每年1月10日前给他们付利息。”为了让公司尽快走出困境,李明带着公司管理层确定新的定位和目标。“前端提供种子(苗),中间是‘产业链+服务’,后端是‘品牌+零售’。通过这样的方式,公司逐渐走出困境。”李明说,同时公司在产品运输方式上进行大胆尝试,由火车皮运输改为冷链运输,最大限度保持蔬菜的新鲜。“如果我们还死守铁路运输,最终只有死路一条。”李明感慨地说。

从2008年起,李明开始重视打造品牌农业,在他看来这是农业发展的趋势。“包括元谋蔬菜,中国蔬菜经历了三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把蔬菜从一个地方销往另一个地方,赚取差价;第二个时代是通过种植端延伸,进行规模化种植,然后让蔬菜进超市、连锁店等;第三个时代就是朝无公害、绿色、有机的方向发展。”李明表示。

如今,云谋县蔬菜有限责任公司已打造成集蔬菜产、运、销于一体的全程服务的专业购销公司,公司具有农产品出口资质,有冷冻保鲜库房16间,年加工3万吨净菜生产线、年产2万吨白冰生产线一条。公司成立至今,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三代蔬菜人,一直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公司的“元绿牌”无公害蔬菜已连续四次获得“云南名牌”的产品称号。   

本刊记者  杨旭东 通讯员 贾冬冬/文图

责任编辑:谭江华

42
相关热词搜索: 困难国有重振雄风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