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报告文学有奖征文  >  正文

高原超级稻的追梦人——高原稻专家李开斌追梦纪实

2023-06-15 16:53:24  来源:云岭先锋网

高原超级稻的追梦人

——高原稻专家李开斌追梦纪实

李光彪  秦迩殊

七彩云南群山连绵,沟壑纵横,海拔高差大,具有“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滇中腹地层层叠叠的皱褶看似不利于书写粮食丰收的长篇诗卷。在这里,土生土长的水稻品种分蘖少、穗粒少,产量低。外来的优良稻种,一到这里,就会出现严重的水土不服,减产甚至绝产。

但是,这个水稻“魔咒”经过楚雄州农科院近40年的努力,终于被打破了!

2007年,楚粳27号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实现了云南省超级稻品种零的突破。该品种选育成果2007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2年,楚粳28号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百亩示范方验收平均亩产达1002.11千克,创粳稻百亩平均产量世界纪录。稻米品质达国家优质米1级标准,实现了云南高原粳稻区超级稻品种高产与优质的结合,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高原超级粳稻育种研究国际先进水平,是云南省水稻种植历史上推广速度最快和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年最高推广应用面积达200万亩左右。该品种选育成果2014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7年,楚粳37号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两年百亩方验收平均亩产分别达974.05千克、995千克,超过超级稻三期900千克产量目标。该品种选育成果2021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至此,楚粳27号、28号、37号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云南省仅有的三个超级稻品种。

楚粳48号成为西南地区首个高原常规粳稻国审品种,实现了全国高原粳稻国审品种零的突破,取得了走向全国的“通行证”。

2022年9月8日,国家农业农村部专家组在楚雄州禄丰市金山镇官洼社区,对楚粳54号进行实地验收。经实地测产,楚粳54号平均亩产达954.9千克,有望成为云南省第四个超级稻品种。

目前,楚雄州先后育成粳稻品种43个,其中国家、省优质米14个。楚粳系列水稻种植范围覆盖云贵川、西藏、湖南、陕西等适宜区,部分品种引种到玻利维亚、埃塞俄比亚、老挝等国家。

自1970年以来,楚雄州农科院高原粳稻专家团队开始了楚粳水稻新品种选育工作,经过50多年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共育成经省级审定合格的楚粳品种39个,有6个品种被评为全国、云南省粳型优质米品种,特别是超级稻选育方面取得较大突破,为支撑“高原粮仓”做出了较大贡献。

这些辉煌成绩凝聚了楚雄州三代高原水稻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他们夜以继日,全心全意,一茬接着一茬干,像热爱生命一样专注投入到这个关乎“中国饭碗”的伟大事业中去,燃放青春和激情,承受孤独和辛劳,终于在边疆高原培育出令世界瞩目的高原超级稻。

“楚粳”系列水稻育种科学的奠基者邓有成,1955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农学系后,被分配到楚雄,从此扎根彝乡,为彝州的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辛勤耕耘了40多个春秋。

1977年,李开斌毕业于楚雄农校,分配到楚雄州农科所从事水稻选育工作。他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水稻育种专家、“楚粳系列”水稻良种的奠基者邓有成先生。

小时候家乡的稻谷亩产量只有100多公斤,半饥半饱成了李开斌刻骨铭心的记忆。走上工作岗位后,他暗暗发誓: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就是要让水稻能在云南这样的高原地区优质高产。

在邓有成的指导下,李开斌一边坚持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另一边,忙碌在良种培育的田间地头,积累第一手材料,不长时间内就系统掌握了育种技术,成长为单位的核心技术骨干。

共同的信念铸就共同的追求,李开斌对农业科技一丝不苟的作风,让邓有成看中了这位好学的年轻人,经常将他带到家里吃饭、交流。

李开斌因此结识了邓有成先生的女儿,也就是后来成为他妻子、团队成员兼助手的张天春。

几十年来,一家人把全部精力、满腔热忱都奉献在“楚粳”系列优质稻的研究上。

上世纪70年代初,楚雄引进了上千份水稻品种种植,都不能大面积推广。邓有成不相信这片神奇沃土种不出优质高产的水稻来,开始尝试自主选育适合高原稻区生长的稻种。

李开斌从学校毕业后分到农科所,也跟随恩师走上了这条充满未知和艰难的科学之路。

3月播种,4月栽插,5月组合授粉,9月选种,10月收割后转入室内试验,11月撰写科研报告……在选育的道路上,李开斌团队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这样单调辛苦的流程。

按照常规,一个水稻新品种要进行五代杂交后,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在高差大、十里不同天的楚雄,水稻一年一熟,意味着一年只能做一次实验。要获得稳定形状的子代,需要更长的时间,可能是7年左右。科学家的黄金时期没有几个7年,李开斌他们是在和时间赛跑。

没有温室之前,李开斌和同事冬季坐着火车从楚雄到海南,3月份在海南收了种子之后,又回到楚雄。这样往返于两地,一年可以多做一次实验。

后来楚雄农科所建起了一个“从没空过”的智能温室,年年都超负荷种植。通过太阳能和地热提高土温后,这里一年能种三季水稻,可以做三次实验,加快了育种的速度。

水稻移栽最辛苦的一道工序是赶田,也是大家最能找乐子的一件事。试验稻田要和篮球场一样平整,一放水找平,他们就开始比赛“赶田百米跑”拖拉机拉着一根粗大的赶耙行进,赶田者扶着赶耙跟在后面跑,使劲压平,一个来回300米。深一脚,浅一脚,赶田者跌跌撞撞常逗得大家哄笑,但是能全程跑下来的屈指可数。这个比赛中,李开斌第一名的记录曾保持了很多年。

李开斌是大家公认的种田“好手”。光是牵牛犁田,李开斌就干了20多年。据说,他犁地,犁得快,翻得深、铺得匀,许多种了一辈子地的“老把式”都赶不上他。水稻站年轻人种田实践的第一课都是他亲自教授。

他奉行节令就是命令,播种、移栽、施肥,时间不到,早一刻不行;时间到了,刮风下雨都要顶着干完。

在李开斌引导下,水稻站6名老中青研究人员都成为水稻种植能手。红红黑黑的脸庞,朴实爽朗的个性,是他们常年在阳光、土壤和风雨里成长的鲜明印记。

在同事眼里,李开斌老师脑中就想着水稻,是工作狂,经常一身泥水,虽然是搞科研的,但比农民还农民。

李开斌做水稻研究像搞艺术一样精益求精,坚持亲自动手栽种、试验,很多水稻品种的成长过程在他心里如拍摄纪录片般清晰了然。

他清楚上千种水稻的生长特性,讲起每一种,就如同打开一幅千姿百态的水稻图展。

温室里的水稻看起来与套着模子长出来的一样,只要用心,就能发现每一株水稻都有生动的特性和独有的性状,植株高矮粗细不同,叶片颜色、宽窄度和被毛不一,谷穗粒形态、长短、多少迥然各异……像每个具有独特容貌、性格的人一样。

春夏之交,试验田里的水稻长势喜人。返青后,水稻开始分蘖为蓬状,连绵起伏,像辽阔碧绿的大地毯让人心旷神怡。

李开斌团队在此时进入最繁忙艰苦的工作时期,10亩集团圃和选种圃植下30多万株选种材料,每一株都是杂交后代中的唯一变数,每一株都是30万分之一成功概率的具体个体,从这些杂交后代中寻找优良单株,选育研究从发芽延至选种,其培育观察和选种工作的繁杂、繁重程度可想而知。

  下田做调查,水稻株高多少?株叶长了多少?分蘖出多少头?分蘖的快慢,分蘖的消长……一株株自在生长的水稻把大自然生命运动规律演绎得淋漓尽致,吸引李开斌和助手沉浸和陶醉其中。

“农业科研必须到田里去,坐在办公室里是研究不出好品种的。”李开斌每天的工作就是和田地打交道,播种、插秧、打药、收割,一身泥一身水。李开斌说:“搞农业科研是比较辛苦。不过,也没什么,野外空气新鲜。”“多到田间调查几次,多和稻谷待在一起,不光是为了记录某个数据,更重要的是观察和掌握每一个杂交后代的生长特性。”

每年在温室里配制杂交组合正逢盛夏的时候,温室里温度高达40℃。李开斌早上不到7点就进入温室去雄,一直要干到11点以后,吃完午饭在1点钟就开始授粉。

在做杂交的那1个多月时间里,李开斌每天要在大约40摄氏度的高温、高湿的温室内呆6至7个小时,常常汗流如雨,这是常人难以忍受的。

李开斌擦擦汗水,淡淡地说:“干水稻的就这个样子,就是要吃苦。”

大田选种,每年近10亩选种田,几千份育种材料,要一个多月才能选完,并且每天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这对人的耐心和毅力是严峻的考验。

李开斌一踏进选种田,什么苦、什么累都忘了。他拿着棍子,在田里一株一株地挑选,长期重复一个动作,他的右手腕因此出现关节劳损。

因为没有品质分析仪器,选种时,只能依靠手工剥壳辨别稻米外观品质好坏,由于大量用手剥稻壳,指甲都磨秃了。

育种犹如大海捞针:一粒好的种子,就如一根针沉在茫茫大海,等待研究人员发现并精准地打捞出来。

水稻育种异常艰辛枯燥,耗时耗力,但怀揣水稻丰产梦想的李开斌从不懈怠。

学历不高的李开斌,除了风里来雨里去地忙碌在良种培育的田间地头外,刻苦自学,是他长期的“功课”。

参加工作后,他先后到云南大学、云南省农科院、上海市农科院等省内外科研院校进修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不长时间,他就系统掌握了别人要用几年功夫才能熟悉的育种技术,成长为单位的核心技术骨干,先后参与主持和独立主持云南“滇中温暖稻区粳稻新品种选育”和“云南九州市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协作”等省、州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搞水稻研究,周期长。从配制杂交组合,到培育出稳定的单株,再到试验、审定、推广,要育成一个新品种,过去要10多年,现在利用温室连续加代,缩短了品种育成时间,算下来也得七八年。稍一马虎,大家多年的努力就可能前功尽弃。”

李开斌介绍自己的工作时,认真中带着严肃。在他看来,能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是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最重要的责任。

“既然选择了水稻育种工作,就要有所作为。不敢说作多大贡献,就是想让老百姓多收一点。” 

如此艰苦辛劳的工作,李开斌却视为甘之如饴的宝贵经历,奠定了他向培育高产优质的高原常规粳稻杂交新品种进军的理论技术基础,也成为被称作“世界特殊稻区”的云南红土高原发展现代水稻种业不可或缺的不绝动力。

“搞农业科研,季节性强,又是‘露天工程’,气候我们没法控制,只能抢抓时间。”

在保持老专家邓有成科研技术的基础上,李开斌大胆创新,采用“集团混合法”,充分利用温室连续加代与株选鉴定相结合的育种技术,使单个品种的育成时间缩短了2至3年,尤其是“十五”以来,达到一年多育成1个品种,选育技术独特,成效显著。

2005年,李开斌和他的团队采取系谱选择和集团选择方法,经过9年时间选育出的“楚粳27号”,成为云南省首个超级稻品种。

由于适应性广,迅速在全省水稻主产区和川、黔毗邻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得知楚粳27号被认定为云南第一个超级稻的消息,80岁老人邓有成欣慰地喃喃自语:“后继有人了,后继有人了……”

现在,高原超级稻在云南的播种面积达到了近400万亩,占云南适宜稻区的88%以上。李开斌团队培育成的高原超级水稻,累计增产稻谷30.61亿公斤,为农民增收64.28亿元。创造了高原水稻育种史上的奇迹!

2003年秋季那场大考后,李开斌在一本深蓝色的水稻试验原始记录册上,记录下楚粳26号/96Y-6杂交组合F7代综合试验结果,并在旁边空白处标记上3颗星号,意味着这个品系在试验中胜出,他给这个品系正式定名为“楚粳28号”。

2009年秋,授粉后的水稻迅速灌浆结实,穗子越来越沉。

李开斌和他所带领的水稻品种选育创新团队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成果鉴定大考。

“开镰啦!”粗犷的嘶吼声震动乡野。

楚粳28号第四次百亩示范方现场实收测产开始了。

大姚县龙街乡五福村委会张宝村民小组村民兴奋地在金色稻毯中穿梭,见证这鼓舞人心的时刻。

前来测产鉴定的中国水稻育种界权威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稻区超级早(晚)稻品种选育与示范协作组组长谢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北方粳稻区超级稻品种选育与示范协作组组长陈温福,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四川泸州分中心主任、四川省农科院研究员郑家奎等人和当地村民一样把欢喜挂在脸上,在稻田里细心观察和检测。

  下午,人们终于听到了那个等待已久的消息:“楚粳28号百亩示范方测产验收结果,平均亩产956.90千克!”

  一位开拖拉机运送稻谷的村民高兴地说:“种一季稻子的产量等于种两季的产量,而且米质好,米价比一般品种还贵三五毛,真让我们开了眼。”

  在老百姓热烈的欢呼声中,专家组组长谢华安院士深受感染:“一个基层科研单位能够拿出两个优质超级稻品种,很不容易!”

曾经带领团队培育16个优质超级稻品种的陈温福院士真诚地对李开斌说:“祝贺你,遇见这么优秀的品种。”

为了这神奇的“遇见”,李开斌团队付出了多少时间、汗水和辛劳!

在随后举行的“优质超级稻新品种楚粳28号的选育及应用”项目成果鉴定会上,鉴定委员会一位国内权威专家的发言震动全场:“云南高原粳稻育种水平就是世界高原粳稻育种水平!”

10月28日谢华安院士在成果鉴定书上签字。

鉴定结果表明:楚粳28号具有高产、优质、抗病、广适性于一体,成功克服了水稻育种高产难优质的重大技术难题,实现了云南高原粳稻区超级稻品种高产与优质相结合,其主要经济指标达到高原超级粳稻育种研究国际先进水平。

2011年12月26日,李开斌荣获“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称号。

巨大荣誉和喧嚣热闹不能改变一颗坚定信念的心,衣着朴实的李开斌只是为更大面积的稻种推广感到高兴。

得了“大奖”从首都北京回来后,李开斌平静地换下西装,戴起草帽,挽起裤脚一头钻进了田间地头,或者整天泡在温室里。

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他朴实的一句话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就是想让老百姓多收一点。”他的心里只装着稻田,眼睛只盯着前方,前方有他们两代人共同的梦想。

验收、鉴定之后,是反复论证的精确评审。继楚粳27号之后育成的超级稻新品种“楚粳28号”,经农业部组织专家组现场验收,2009年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988.77千克;2010年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1002.11千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高原超级粳稻育种国际先进水平;2011年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977.07千克,连续三年创水稻百亩平均亩产世界纪录,并且米质达国家优质米1级标准;2012年百亩示范方现场实收测产平均亩产956.9公斤。

各大媒体均爆出了这样一条新闻:“经农业部组织专家评审,楚雄州农科所水稻育种专家李开斌研究员主持育成的水稻新品种‘楚粳28号’,于 2012年2月23日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

 2013年,楚粳28号在高原地区种植215万亩,创单个品种种植面积最高记录。

2014年2月,过完春节的李开斌立即和团队成员投身实验田和实验室,观察、选种、核对数据,一如既往重复着每天枯燥的工作。

回顾2013年,除了潜心研究“楚粳”系列水稻而外,李开斌和他的同事先后到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新疆、宁夏、甘肃、内蒙等省区作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布点23个,汗水洒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李开斌亲自带领科研人员,乘着单位的汽车,拉着种子到新疆、宁夏、甘肃、内蒙等部分地区布点,行程一万多公里。为了楚粳系列水稻的研究,大家一刻也没有停下。

在水稻选育工作中,李开斌对部下的许多“规矩”是取得优越成果的重要法宝,下田时,不能在水稻间乱穿,不能踩到一株稻子;要离开记载本,也能说出每一个品种的特性;刚进农科所的年轻人,要自己去背谷种,不能依靠小工……

颁奖礼上,评委会对李开斌作了这样的颁奖辞:“赤子的执着,会创造一个世界!为什么惟有你成了‘高原稻神’?因为你的执着打破了世人的断言:在海拔1800米的楚雄高原,种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高原超级稻,米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让高原水稻的高产和优质能够兼得。你,就是大地之子——李开斌!” 

李开斌先后主持育成经省审定合格的“楚粳系列”水稻品种23个。其中,有4个品种被评为省优质稻品种,1个品种获省优质米银奖;7个获得国家新品种权。李开斌选育的“楚粳”水稻品种适合海拔1500米至1940米的中海拔地区种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用性强、口感佳的特点。

他凭着强烈的责任心和“让种田人吃饱饭”的心愿,默默奉献,努力拼搏,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育成了云南仅有的2个超级稻品种楚粳27号、28号,填补了云南省超级稻品种的空白,实现了云南几代育种工作者超级稻的梦想。

目前,“楚粳系列”品种是云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主栽品种,推广面积400万亩,约占全省适宜稻区种植面积的88%以上。

同时,在四川、贵州的毗邻地区广泛种植,部份品种先后引种到卢旺达、玻利维亚、老挝等国家,促进了当地的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李开斌说:“下一步将重点考虑在确保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提高楚粳系列的广适性,尤其是在海拔较低的温热稻区的适应性,把它推广出去。让更多的地方都种上我们高产优质的水稻,让更多农民受益。就是我的梦想。” 

责任编辑:王璐

34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