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锋讲坛(职场)  >  正文

云南如何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

2023-06-29 14:46:36  来源:《云岭先锋》2023年第6期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文稿组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一直以来,调查研究对云南革命、建设、改革、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调查研究对云南正确决策与解决发展难题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使云南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工作开创了新局面。

调查研究是推动正确决策的重要法宝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毛泽东曾说要把调查作为“决定政策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也谈到“出台政策措施要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底数,广泛听取意见,兼顾各方利益。”历史事实证明,调查研究是云南深化省情认识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正确决策的重要法宝。

中央历来重视云南热区经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总理指示必须把橡胶当作战略物资,在海南岛和云南等地发展;邓小平曾多次对西双版纳州发展问题作出指示,要求搞好规划,发展多种经营。1979年1月,国务院和省有关部门与西双版纳州组成规划组,对西双版纳州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进行了实地调研,制定并呈报中央《关于西双版纳经济发展规划的方针政策性意见的报告》,提出“以林、橡胶为主,粮食自给,多种经营”的发展方针。“七五”期间,云南充分利用光热条件和热区优势,因地制宜抓产业结构调整,使云南成为全国第二大橡胶生产基地。

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在党的十三大精神的指引和启示下,省委组织人员对云南历史和现实的基本情况作了系统的调查研究,深化了对省情的认识,得出了云南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的结论。此后,云南依此制定发展思路和政策。

调查研究是推动解决发展难题的重要法宝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回顾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重视调查研究,党的工作决策和指导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历史事实证明,调查研究是云南推进改革的重要基础,是推动解决发展难题的重要法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云南粮食不能自给,存在供应不足的问题,长期依靠从省外调进粮食。为了纾解云南“粮袋子”问题,省委、省政府1985年至1988年间多次到保山、德宏、红河等地,对粮食生产状况、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下到田间地头找问题想对策。据此,省委决定用6年时间在全省建设2500万亩高产稳产农田,使全省粮食总产量上一个新台阶,实现粮食自给。经过10多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改变了云南长期缺粮的问题,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富饶的资源与贫困的经济之间的矛盾,是云南的省情,如何在民族山区开发利用资源,发展民族经济,成为云南必须解决的难题,“鲁奎山经验”便在这个过程中诞生。为了增加钢铁年产量,解决原料问题,昆明钢铁厂将玉溪新平县扬武镇鲁奎山铁矿作为接替矿山上报。而玉溪地区和新平县考虑到地方实际利益,向昆钢提出了自己的条件。为了妥善解决双方矛盾,1986年8月,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昆钢与地方政府联合办矿、开发利用资源与发展民族经济紧密结合的方针。坚持矿镇结合,在矿区建设中解决扬武镇群众用水、用电、交通、学校、通信等问题;改革用工制度,建设一支以当地少数民族为主体的职工队伍……对于这样的开发思路,一些人存有疑虑。1987年6月,省委农村工作部派人到鲁奎山对几个月来的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形成《关于新平鲁奎山铁矿开发情况的调查报告》。这份调研报告为鲁奎山铁矿建设扫平了障碍,促进了“鲁奎山经验”的形成。为了顺利推行工作,省委、省政府于1986年和1989年两次到鲁奎山铁矿开展调查研究后,召开现场办公会,省委主要领导还与丕且莫村的彝族同胞促膝长谈,听取他们对矿山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在1989年2月召开的全省矿山建设现场会上,鲁奎山经验被总结为“两个结合”,即国家开发资源与发展当地民族经济、提高民族文化技术素质相结合,中心城市的加工业与农村原料基地的建设紧密结合。鲁奎山铁矿自建矿起至2000年,共上缴利税1亿多元,矿区所在的丕且莫村摘掉了特困村的帽子,也带动扬武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欣欣向荣。

优秀的调研报告是重要的指导性文件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解决问题,研究是调查的“后半篇文章”。在云南改革开放史中,一些优秀的调研报告成为重要的指导性文件,直接推动工作实践。

中央对云南加强边疆宣传文化建设高度重视。1981年4月,省委宣传部组织了3个工作组分赴文山、红河、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区的边境,就加强边疆农村文化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形成《调查报告》。省委于8月批转了宣传部的《调查报告》,要求各地执行并向中央报送。该《调查报告》成为长期指导边疆宣传工作的重要文件。

1992年12月2日至19日,时任省委书记普朝柱率队到普洱、景洪城等地的20多个商品生产基地、加工企业、乡村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农村改革的经验。调研过程中发现,普洱板山茶厂、江城牛洛河茶厂采用城乡结合、规模化、科技化、集约化的生产方式,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普朝柱根据调研情况,撰写了《关于加快边疆山区生产力发展问题的调查报告》。这篇调研报告实际上在全国还没有提出农业产业化之时就提出了边疆民族地区如何走农业产业化道路的问题。1993年1月3日,省委发出《关于传达学习普朝柱同志<关于加快边疆山区生产力发展问题的调查报告>的通知》,作为1993年第1号文件下发,要求全省学习贯彻,并指出“三结合一体化”指明了边疆民族山区实现生产力跳跃式发展的路子。此后,全省各地迅速掀起大办商品生产基地的热潮。

继续大兴调查研究

继续大兴调查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具体的调研工作中,要聚焦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同时,还要在研究上下一番苦功夫、深功夫、细功夫。

继续大兴调查研究,要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调查研究就是走群众路线。”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身入”更要“心至”。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让群众敢反映问题、反映真问题。只有通过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才能获得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才能制定出符合规律的科学决策。

继续大兴调查研究,推动正确决策。近年来,云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但欠发达和后发展的省情没有改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奋进新征程,云南要继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运用于实际工作,不断解放思想,科学掌握省情,正确认识和把握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时把握机遇,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继续大兴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云南推进的一系列改革、解决的一系列难题、实现的一系列进展、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无不凝结着调查研究付出的心血和获得的智慧。奋进新征程,云南要继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立足所处发展阶段,清醒认识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推动解决发展难题,奋力赶超、后来居上,实现“3815”战略发展目标,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

责任编辑:李敏

23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