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和党刊的故事  >  正文

【我和党刊的故事】 情暖云岭先锋 党刊引领成长

2023-06-30 16:02:29  来源:云岭先锋网

初识云南省委党刊,还在我孩提时代。那时它还叫《支部生活》,记忆中,只有当时的生产大队(现村委会)才有这本杂志。我的父亲是新中国的同龄人,尽管文化程度不高,但酷爱读书学习。家里两间土坯房里除了勉强能放下木床之外,剩余的空间都被一个简陋、笨重的旧柜子占据,里面整齐地码放着许多的书报。虽然父亲以务农为生,但其党龄比我的年龄还长,终身扎根最基层,默默无闻作奉献,年年评为优秀党员。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传统淳朴的白族良好家风让我一生受用,对我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浸透到骨子里,流淌在血液中。作为农村老党员,每逢开会,父亲会时不时带党刊回来认真阅读。我受其影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迷上了此书。

进入初中阶段,父亲在家庭经济异常拮据的情况下,在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之余,坚持自费为我订阅《支部生活》和《半月谈》。与课本一样大小的开本,人性化设计,便于携带,爱不释手,如获至宝,堪称“时事政策顾问   学习生活益友”,令我收获颇丰。整个中学时期,我的政治成绩突出,经常出现接近满分的现象,令人匪夷所思,就连老师都直呼“不可思议!”究其原因,除了平时努力和兴趣爱好使然外,必须承认,这本小小的党刊功不可没。它直接影响了我的整个青春时代,并延续迄今,可谓良师益友,受益无穷。

 岁月嬗递,光阴荏苒。大学毕业后,我携笔从戎,几经周折,兜兜转转,来到春城。来到省委党史研究室工作后,我惊喜地发现,《云岭先锋》杂志社就在旁边,同进一道门,同在一个院,同吃一锅饭,名副其实的“睦邻友好”。近年来,与《云岭先锋》杂志社多次愉快合作,团结共事,一起“爬格子”,互相见证经常灯火通明的加班加点。数次应邀投稿,发表文章多篇,得到了同仁的热心支持和大力帮助,受益匪浅。幸甚至哉,使我心有所依,情有所归。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不经意间,云南党刊已然走过七秩风雨历程。在此期间,先后经历了《支部生活》《党的生活》到《云岭先锋》的数次名称更迭,浓缩了岁月的密码,浸润了几代党刊人的心血。这本沉甸甸的杂志,形态也从小到大,从黑白变成了全彩。如今,已发展成为全省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强、触角最深的时政类期刊。在新时代,党刊主动拥抱创新,在改变杂志版面形态的同时,深耕融媒平台,打通杂志、网站、移动端传播界限,在媒体融合中走出一条独具自身特色的道路,在改变中奋力前行。经过全新改版,从内容到形式突出指导性、贴近性和可读性。用更丰富的形式给读者呈现更精彩的内容,在众声喧哗中以更专业审慎的标准将真正有价值的声音传递给广大读者。

七十年风风雨雨,七十年上下求索,七十年砥砺前行,七十年笃行务实,七十年硕果累累。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历经风雨,彩虹相映。风雨七秩,峥嵘岁月,风华正茂,正当其时!从《支部生活》到《云岭先锋》,从父辈到我们这一代,一路走来,情怀依旧,印象深刻,难以忘却。《云岭先锋》是我汲取营养、随时充电的最佳媒介。我在用心拜读中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感受人民楷模的时代风采和公仆本色,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对于一路引领我成长进步的省委党刊、与时代共奋进的云岭先锋,我心存感恩,真挚地祝福她!在未来的岁月里,我将一如既往地以《云岭先锋》为提升自身素养的良好学习平台,引领人生道路的前进方向,在党史事业中书写新时代的使命和担当。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七秩阔步新时代,共祝明天会更好!

寸新元(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王璐

34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