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锋人物  >  正文

那山·那水·那人

2023-08-07 15:43:33  来源:云岭先锋网

那山·那水·那人

——追忆全国模范法官、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云岭楷模鲍卫忠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鲍卫忠同志二十四载如一日坚守在边境民族地区司法一线,始终奋斗在执法办案、服务群众最前沿,用满腔赤诚奉献党的边疆建设,把青春生命献给司法事业。他的事迹可学可做,精神可追可及,他身上体现的是云南边疆一线法官的工作日常,从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平凡、质朴、真实的力量,它植根沃土、绵延山峦,它浸润万物、生生不息,它感人至深、催人奋进。新时代新发展阶段,面对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战略任务,面对全面依法治国这场国家治理的深刻革命,面对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提出的更丰富内涵、更高水平需求,我们更是要以鲍卫忠的“样子”为榜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见贤思齐、履职担当,以高质量司法助推高质量发展。

山映党心,水拥党恩,赤诚初心怎么铸?鲍卫忠说:“为党工作是一生追求,为人民服务是一生方向”,想起他,应是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样子

沧源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也是一个从原始社会一步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千年民族直过区,更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佤族人民骨子里流淌着爱党爱国的红色血脉,从上世纪30年代的班洪抗英到气壮山河的“敬告全国同胞书”,从“阿佤人民唱新歌”到习近平总书记给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阿佤人民赓续着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基因。

鲍卫忠就是在这片热土上成长起来的共产党员和人民法官。他说:“我出身于边疆少数民族家庭,是党和人民将我这个佤族孩子培养成才,让我安身立命。这份恩情,我将用一生干好本职工作来报答,始终做到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他深爱着自己的故土家园,将这份深情融入司法事业,融入脚下那片美丽厚重的土地。他用自己永不停歇的脚步,在边疆民族团结进步中传递着司法的温度。鲍卫忠用一生去践行自己写在笔记本扉页上的承诺:“为党工作是我一生的追求,为人民服务是我一生的方向。”发病当天,他仍不忘叮嘱执行干警核实司法救助申请情况,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阿佤人民心向党、心向国家的光荣传统,诠释了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法律的无限忠诚。

翻开鲍卫忠的笔记,第一页写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句”,也是鲍卫忠的初心使命。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征程中,我们要以鲍卫忠为榜样,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牢牢记在心中、坚定扛在肩上,不折不扣落实到每一起司法案件的办理之中,立足平凡岗位“求”事之“真”,保持革命本色“务”业之“实”,努力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忠贞不变的初心使命。

阿佤山远,澜沧水长,执行之路怎么走?鲍卫忠说:“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想起他,应是能动履职、实干担当的样子

沧源县人口不多,多为少数民族,居住分散,这里的执行案款数额一般都不大,但就是这几百块、几千块钱,却直接关系民族群众的个人和家庭利益,不能有半点马虎和懈怠。沧源境内99%以上都是山区,抬头所见都是连绵群山,脚下所踏大多崎岖小路,百余公里路程往往要跑一整天。这样的自然环境,执行之路,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兼程是状态,风雨无阻是心态。

执行工作性质特殊,鲍卫忠常常跋山涉水、奔波在外,常常干在前、冲在前。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期间,鲍卫忠带头化解“钉子案”“骨头案”,仅仅3个月,300多万元案款全部执行到位,化解了650件历史存案。他努力实现申请执行人的胜诉权益,也为被执行人考虑,通过善意执行传播温暖,用心用情化解矛盾纠纷;他通过拉家常和关心生活情况等方式敲开了当事人紧闭的心门,为无法执行的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在自己朋友圈帮被执行人卖鸡;面对受疫情影响无法回国的当事人,他探索了隔空执行、隔界执行、隔河执行,总是穷尽一切办法推动案件执行,不随意“终本”。正是以这种近乎笨拙的“磨案子”方式,鲍卫忠走遍沧源大地的千山万水,访遍阿佤村寨的千家万户,用好守护正义的千方百计,努力使每一件案子都做到案结事了,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他常说的那句话:“我们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虽然辛苦,但却值得。”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能动司法是人民法院在这场深刻革命中的具体实践,人民法官就是这场深刻革命的实践者。鲍卫忠积极能动履职、实干担当,通过执行打通了公平正义通往百姓心中的“最后一公里”,为我们做好了榜样。公正与效率是司法审判永恒的主题,要求我们把能动司法贯穿始终,在严格依法履职基础上坚持能动司法,避免机械司法、就案办案,真心实意考虑当事人实际权益;要求我们做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全面推进诉源治理,做实“有信必复”,促进“抓前端、治未病”,推动诉讼纠纷双赢多赢共赢化解;要求我们唯实争先、实干担当,在一体履职、能动司法、用心用情、日常平常上下功夫,努力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百姓怎么护?鲍卫忠说:“就是头拱地,也要把人民的事办好”,想起他,应是践行宗旨、一心为民的样子

阿佤山横亘在滇西南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南端,独特的气候非常适宜优良的竹子生长,是世界上最大的竹子——巨龙竹的原产地和主要分布地。沧源人民种竹、用竹、食竹的历史悠久,竹子在群众的衣食住行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一方人也守护一方山水。鲍卫忠正如这家乡的丛丛龙竹一般,承一方山水的养育,也护这一方百姓的周全。

巨龙竹扎根在佤山崇山峻岭之中,发达的根系牢牢钻进岩缝抓住泥土,生生不息滋养着阿佤人民。鲍卫忠扎根在边疆民族群众之中,拳拳爱民之心换得群众真心,更是用生命践行了司法为民的宗旨。鲍卫忠爱家乡土地,爱父老乡亲,他始终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以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司法事业的无限热爱,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他自创出“火塘边的温情化解法”“杯酒中的和谐说理法”,用接地气的方式、亲情式的服务让每位当事人都感受到司法的温暖;他带领建档立卡户种植杉木、澳洲坚果等经济作物,教育引导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勤劳致富……他说:“就是头拱地,也要把人民的事办好”。他以人心换人心,把老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姿态,将一腔热血甚至生命奉献给了这一方山与水。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群众利益无小事,对群众小事的处理中见党性、见原则、见人格。我们要以鲍卫忠为榜样,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深入人民当中,把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用情用心、真真切切解决百姓心头之忧,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法治之光播撒到大地上、照亮到百姓心里面,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司法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漫步沧源大地,一丛丛的竹庇护着河溪、拥抱着村寨、连接着山岭,挺拔茂盛,接天曼舞,装点阿佤山,今朝更好看。

山坚如磐,水柔带刚,公平正义怎么守?鲍卫忠说:“我们办的不只是案子,更是很多人的人生”,想起他,应是执法如山、清廉如泉的样子

沧源境内岭脉绵亘、层峦叠翠,植被茂密、生态优良,赋予了沧源“山青、水绿、竹翠、景美”的“生态名片”,纵横交错的山岭间涌出甘甜泉水,恩泽阿佤世代人民。泉的儿女,饮泉之甘露,沐泉之清灵,受泉之濯净,心中常怀对泉的感恩和依恋,举手投足间有泉的底蕴和灵性,心性品行上更显泉的清澈与高洁。

鲍卫忠常常给人如泉水潺潺般温和的感觉,待人宽和、做事谦和、性格随和,是出了名的“好脾气”,但这个“好脾气”在审判中始终公正无私、敢于较真碰硬,被群众赞誉为铁面“鲍公”。他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面对说情打招呼,他刚正不阿、严辞拒绝;面对当事人的答谢,他谦逊之至、婉言回绝;面对当事人误解,他从不抱怨、也不懈怠,用实实在在的公平正义作了最好的回答;面对不实举报,他行正端直、无愧于心,积极配合调查核实,无半点委屈。他给自己和亲友定下的“不准为案件打招呼、不准接受送礼、不准打听案情”的“三不准”要求,从未有过破例之举。在他的带领下,执行局自2015年以来办理的854件执行案件中,无一起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鲍卫忠说:“我们办的不只是案子,更是很多人的人生。”他用一生的坚守诠释着执法的刚正不阿,捍卫着法官的原则底线和职业尊严,他办公室里悬挂的“公正执法、清正廉洁”锦旗,是最好的印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有廉洁司法才能保证公正司法,在廉洁奉公方面法院干警必须坚持更严要求,要像鲍卫忠那般努力做到守住政治关,用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滋养自己、激励自己,继承和发扬共产党人大公无私、忘我奉献的光荣传统;守住权力关,坚持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守住交往关,给自己装上“防火墙”“过滤网”,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守住生活关,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崇尚艰苦朴素生活,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不断增强政治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佤山之巅,山高不辞细壤,故能造就横断山脉的奇峻秀美;澜沧江畔,江河不辞泉溪,故能成就澜沧水系的波澜壮丽;云岭大地,广大法院人不辞辛劳,在平凡岗位上以能动履职、担当奉献绘就了伟大的历史书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山长水阔不辞其远,赴汤蹈火不改其志。广大法院人将以鲍卫忠为榜样,胸怀“国之大者”,以“时时放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和求极致、止于至善的高标准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致广大而尽精微,积小胜为大胜,在“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司法实践中,汇聚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的磅礴伟力。

黄刚(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李敏

23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