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清河社区:融合发展富路宽

2024-02-23 14:50:44  来源:《致富天地》2024年02期

农耕体验馆、书画院、甜甜水吧、十三味烧洋芋……这些“传统+现代”的经营业态,就藏在曲靖市陆良县三岔河镇清河社区的街巷内。在这里,你可点上一杯咖啡,静享休闲时光;也可穿行于村史馆、农耕巷、拾遗巷中,感受不一样的农耕文化。近年来,依托“城乡融合型乡村振兴示范区先导工程”建设,清河社区被打造成“乡村里的城市,城市里的乡村”。

清河社区举行文化艺术节

老社区寻找新出路

清河社区地处陆良坝子核心区域,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素有“高原平坝水乡”之称。然而,过去的清河社区人居环境脏乱差,群众颇有怨言。与此同时,由于人均耕地不足0.5亩,社区半数以上的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较多。

如何找到一条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居民增收的致富之路,作为清河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的高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反复调研、认真思考,高欣认为,只有因地制宜,充分发挥高原水乡独特的资源优势才有出路。

为此,经社区“两委”反复商讨,决定将岩东片区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荷花里”,并提出“轻介入、微改造、精提升”的社区改造提升计划。随后,经反复向社区居民说规划、讲做法、谈未来,大家终于达成一致意见。2021年5月,“荷花里”项目分三个阶段开始实施。第一阶段重点围绕提升人居环境展开,拆违建、疏通排污沟、铺设入户路等;第二阶段植入文化元素,重点打造充满乡土气息的农耕巷、拾遗巷等;第三阶段重点围绕增收致富进行,动员居民发展旅游经济。

“当社区居民得知打造农耕巷、拾遗巷、村史馆等需要老物件时,纷纷捐出自家闲置的木犁、石磨、簸箕、蓑衣等数百件农具,就连当地学校的老师、民间艺人等也发挥各自特长,积极参与其中。”高欣说。

观念一变天地宽

在打造“荷花里”项目过程中,社区得到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团队的支持。在其指导下,“荷花里”被定位为“乡村里的城市,城市里的乡村”进行打造。此外,清河社区公开招聘5名乡村CEO参与运营,杨雪娇就是其中一员。

刚开始时,没人听杨雪娇的话。于是,她带头利用闲置房屋,在小院里种植花草、改造房间、营造氛围,打造出社区的第一家业态:甜甜水吧。当这个环境舒适、新潮酷炫的水吧成为网红小院时,村民不再观望,开始开窗、拆墙做起生意。短短两个月,村民的收益实现大幅增长。

为经营好村庄,在陆良县乡村振兴局的组织下,高欣前往上海考察学习。看到老牌护肤品雪花膏在当地很受欢迎,学习归来后,高欣将其引进社区。如今,该产品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

在发展过程中,清河社区动员群众整合农家小院,发展集手工刺绣、特色荷宴、儿童剪纸艺术、特色民宿等于一体的庭院经济,现已培育庭院经济112户,预计每年可创收800万元。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清河社区的餐饮美食、民宿客房、产品营销、观光体验、文化娱乐、代步工具共6类112个经营业态全部投入运营,并创新形成“农民自主、乡村CEO、公司+农民、公司+社会力量、招商入驻”的五种经营模式。

乡村游红红火火

如今,“荷花里”成为网红打卡点,高峰期日均接待游客1.8万人次。随着名声越来越大,来此的游客逐渐增多,社区居民在家门口摆摊设点,实现增收致富。以前,居民念吉仙一直在家带孩子,全靠丈夫外出务工挣钱养家。自从社区打造出“荷花里”之后,她在院中卖起炸洋芋、炸豆腐、酒水饮料等,每月收入3000多元。

同样受益于社区发展乡村旅游的还有居民汤乔芬。刚开始时,汤乔芬很反感村干部总劝她开门做生意,她觉得与丈夫去建筑工地务工更实在。在杨雪娇等人的不断开导下,她终于在家门前的小摊上卖起红糖木瓜水,深受游客欢迎,这让她增收致富的信心倍增。

同样,很多在外务工的居民开始返乡创业。居民王林以前一直在外务工,当得知社区旅游发展得红火时,他回村租了一套闲置房屋,在前院开设咖啡屋,后院从事火锅等餐饮业,年收入达15万元左右,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截至目前,返乡创业青年占比达40%,他们打造出一批户外水吧、制陶、剪纸等商业门店,带动320人在家门口就业。”杨雪娇说。

据高欣介绍,2023年,清河社区居民人均年收入达2.23万元,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120万元。

本刊记者 严宗强 通讯员 王科/文 清河社区供图

责任编辑:谭江华

42
相关热词搜索: 清河社区融合发展路宽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