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抹阁桥的前世今生

2024-03-01 15:12:43  来源:云岭先锋网

抹阁桥(云南地方志书记载为“抹阁桥”,贵州及当地群众称之为“抹角桥”),位于富源县黄泥河镇龙潭村委会小营脚村东1公里处,东西横跨于滇黔两省界河——南盘江北岸的重要支流黄泥河之上,东边距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乌沙镇革里村委会抹角村4公里。几百年来,抹阁桥在沟通富源和贵州兴义商贸往来、人文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为两岸人民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同舟共济的重要历史文化标识。20世纪九十年代,桥两端修通乡村公路,地方政府出资对桥面进行加固,成为准载10吨的公路桥,抹阁桥也由“入平彝之别径”变成沟通两岸、连接城乡、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臣。1982年6月兴义县人民政府(1987年撤县设市)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12月1日富源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2日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曲靖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憾的是,由于时间久远,文史资料匮乏,人们对抹阁桥的认知仍存在很多误区和盲区。据《光绪平彝县志》记载:“抹阁桥,原名龙凤桥,在县治东南二百二十里。嘉庆四年,五乐村黄好仁建。光绪七年,秋水泛涨冲倒。八年,村民徐家鹏倡首重建。”又据《富源县志》记载:“抹阁桥,始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重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属村民集资建筑。位于黄泥河镇小营脚村东1公里的黄泥河上,为3孔石拱桥,长40米、宽5米、高35米。桥上有石栏、桥头石狮各2个,石柱2根,立功德碑记事。‘文化大革命’期间遭破坏,今定为地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兴起,有关抹阁桥的记载、传播,有说是幕朵徐家修的,有说是革里窦家修的,2024年春节期间,笔者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义市刘氏庄园中看到“抹角桥,由革里乡人方升、黄仁溥、王正伦等倡修”的说法,真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自幼就在这座桥上东西往来,对该桥的历史颇有兴趣,目前又在地方志部门工作,对地方志进行甄别也属分内之职,很有必要对这段历史进行深入考据。现将考证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以供同行参考。

笔者查阅了有关抹阁桥的各种历史记述,对立于西桥头的“酉集桥”和“迎仙桥”两块残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证,特别是在堂兄陈开江的引领下意外地在龙潭村黄仁溥墓碑上获得建桥的第一手资料,为还原抹阁桥建桥的历史真实提供了确凿的史料支撑。笔者发现《光绪平彝县志》《富源县志》两本志书有关抹阁桥的记载与真实情况有多处不一致:一是对桥的名称记载与实际不一致,其实抹阁桥不仅一座桥,而是“酉集桥”“抹角桥”“迎仙桥”“龙凤桥”等数座桥梁的统称;二是对建桥时间的记载与桥碑记载不一致;三是对建桥人的记载与桥碑记载不一致。那么抹阁桥的前世今生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据史料记载,抹阁桥两岸历史上较早就有人居住,唐朝后期在滇东地区设三十七部,如普摩部、摩弥部、罗雄部、师宗部、夜苴部、于矢部等。《平彝地志资料》编者认为,夜苴部属黑爨三十七部之一,大致包括富村、黄泥河、老厂、十八连山、营上、竹园、罗平部分以及兴义乌沙一带。未建桥梁之前,滇黔两省往来人员,有不少必从这里蹚水或划船过河,至今,下游几里的地方,还保留着杨家踩水、普梯渡、划船边等地名。但是,一遇上洪水上涨,小舟难以摆渡,往来之人须等洪水退后,才能过江。正如桥碑描述的“江水洋洋,至其境者,临河而返;波浪滚滚,行此路者,望河兴叹。”当地一些能人“悲客旅之往来,方舟不易;念农人之出入,涉历维艰。”他们模仿春秋时期郑国名臣子产“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离娄下》)的做法,“窃师乘舆之济,屡仿横木之渡。”“卒又病其利于暂而不利于久,宜于寡而不宜于众。”最后还是觉得“乘舆济人”不如“成其徒杠舆梁”,要彻底解决过河难题,必须千方百计修座桥。于是当地涌现出许多“为志修桥以济人之溺”的有志之士,三百多年来,建成被毁,毁圮又修,一代接一代在这里修建过若干座桥。有据可考的有三座,即酉集桥、抹角桥、迎仙桥。

酉集桥  清康熙五十二年,当地民众捐银捐物并雇匠人在此修桥,捐款人有县太爷、生员、火头、乡约以及周边村寨的民众。在民众和头目人等共同支持下,桥梁顺利建成,马帮往来之路得以相通。为纪念酉集桥建成,村民在西桥头立了块石碑,其名曰酉集桥,以为后世之鉴。因为酉集桥碑距今已经三百多年,风化严重,加之碑面磨制不平,字体书写不规范,排列不工整,大小不一致,镌刻较浅,辨识非常困难。碑文总计不到400个字,虽然不能识别的有100余字。但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出碑面落款“康熙伍拾叁年正月吉旦”字迹,还可辨识出:平彝县太老爷助银拾两,乡约黄元助银九两,生员杨巍助银一两,阿汪火头助银二两,补掌村、热水塘捐米六斗,龙井、白云寺捐米五斗,乌罗村(今五乐)、普厦(今普沙)、杂外、以国村、补以(今补衣)、独木等村寨助银各五两,也不乏助银二分、三分、五分的。酉集桥早已不存在,究竟何年何月何种原因被毁,其形制如何,至今已经无人知晓。笔者曾大胆猜测酉集桥有可能是一座木质风雨桥,但缺乏充分的史料证据,还希望有兴趣的人士进一步加以考证。

抹角桥  清嘉庆九年即公元1804年农历甲子年,富源县黄泥河镇龙潭村人黄仁溥建,1805年建成。黄仁溥,乾隆三十(1765年)年生于龙潭村,祖籍湖南会同县,其父亲黄秀柏奉祖命寻其伯父,历经数年辗转,落业龙潭,白手成家,田连阡陌,积攒下不少家产,可谓富甲一方。1802年黄仁溥出钱重修于嘉庆二年贵州苗族起义时被毁的白云寺和五营公所。黄仁溥墓碑记载:“壬戌年,修白云寺,作五营公所,甲子年修抹角、普沙、龙尾三桥。甲子年,普沙桥起,乙丑年四月初八日,抹角桥成,龙尾桥亦告竣”。黄仁溥热心公益,听当地人传说他一生共修建了七座桥,他乐善好施,尖斗悲人,被当地人称为“黄好仁”,加之龙潭村清朝属平彝县向义里普克营即五乐管辖,所以县志将抹角桥记载“五乐村黄好仁建”,只可惜桥被洪水冲毁,又无桥碑可考,少了一份佐证。同年开建的普沙桥位于黄泥河镇五乐村委会扎外河上,于1986年兴修黄牛公路(黄泥河至牛额)时拆除,并在原址上重建五乐大桥,龙尾桥位于抹角桥南1000米处的龙潭小河上,距入黄泥河河口300米,至今完好无损,现名小花桥。

迎仙桥  抹角桥被冲毁后,出黔入滇只能靠“横木之渡”,给周边民众往来和集市贸易带来极大不便。光绪八年(1882年),当地有钱人徐家鹏、窦显、陈家谟(注:实为陈嘉谟,恩岁贡,龙潭村人)、黄、徐、黄铣(黄仁溥之曾孙)、张荣中等7人发起倡议,“爰邀善类捐资仗义”,村民积极响应,纷纷捐银捐钱。经过一年多的奔走呼吁,建桥资金得到部分落实,然而究竟要建一座什么样的桥,让建桥人伤透了脑筋。大家一致认为前人所修之桥由于“世代绵远,或雪震风动、雨淋水侵、残缺破坏”,如果在前人所修之桥的基础上修修补补,“以其偏者而补之,坠者而举之,不过细微之小德”。如果遇上“洪水浩大之际,一旦付之东流,石土之所存者,一并决之西江,桥梁折断,石脚崩移”,仍然是劳而无功。他们汲取几代人建桥修桥的经验教训,重金延请匠师,重新进行选址和规划设计,光绪十一年(1885年)孟春月上九日,桥梁正式开建,并举行了隆重的开工仪式(演祈赐)。历延两年多的岁月,备尝各种辛苦,终于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修出飞虹之象,造如重轮之形”,也就是现存桥梁的造型。为纪念此桥的建成,村民在西桥头立了一块四棱碑,碑正面上方横书“迎仙桥”三个大字,大字下方立书《文昌帝君恩赐桥叙》,碑文由拔贡(某籍某科无法辨识)、候选直隶州判庄云鸿书。碑文详细记载了通桥时的盛况,“平正通达,遐迩咸被。老者扶杖以观,少者嬉游以往。自此人人争颂曰:康衢大道,其为万年有道之基乎!善行妙果,其为亿代造福之德乎!懿乎!烁哉!岂不伟哉!”碑左右两面阴刻捐银捐钱村民的名字及金额,但对倡议修桥的人究竟拿出多少银子,功德碑上没有记载。其余114位民众共捐银315两,捐钱33400个。捐款人中有捐银五两、四两、三两、二两的,有捐钱五千、四千的。其中比较让人感动的是有位名为邹王氏的女老人捐钱四百,钱虽不多,但在功德碑上,她的名字被置于捐银四两的人员之前,足见人们对乐善好施之人的尊重和敬仰。迎仙桥建成已近140年,虽历经百年沧桑仍稳如泰山,静卧在黄泥河,继续守护着行人和车辆的平安。

至今,抹阁桥两端沿公路分别集聚了云南小云脚村和贵州抹角、钱粮地等村的十几户人家,家家盖起小洋房,临路开设铺面,经营各种商品和特色小吃,为过往旅客歇脚提供便利。每年春节初一至初三,两岸数千群众尤其是年轻人都会前来赶抹阁桥,有做买卖的、有对山歌的、有会亲访友的、有打打闹闹的、有的干脆在河边搭起帐篷烤起烧烤,平日宁静的河谷顿时喧闹起来,一派欢乐祥和景象。

人们为什么将迎仙桥叫做抹阁桥,笔者认为,一是桥东贵州的第一个村庄就叫抹角村;二是迎仙桥之前的桥名为抹角桥,迎仙桥建成之后,人们仍然习惯于称这个地方为抹角桥;三是因为方言差异,《光绪平彝县志》将“抹角桥”记为“抹阁桥”。至于《光绪平彝县志》中提到的龙凤桥,还有《文昌帝君恩赐桥叙》中提到的“徐(衆生)等之所修”,究竟是哪座桥,又是一段什么样的历史故事,笔者没有查到任何史料线索。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将深深地埋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可能被后人意外拾到,让我们拭目以待。

陈开斌(曲靖市委党史研究室、曲靖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责任编辑:谭江华

42
相关热词搜索: 抹阁桥前世今生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