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天地 > 正文

南华:“小绣品”成为群众增收“大产业”

2024-03-13 16:43:25  来源:云岭先锋网

初春的早晨,天刚蒙蒙亮,走进南华七彩彝绣加工厂,彝绣车间已座无虚席,绣娘们正在忙着赶订单。这家成立于2014年的彝绣公司,目前有绣工2048人,2023年销售收入突破2000万元,占全县彝绣销售收入的一半以上,是南华县名副其实的彝绣龙头企业。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我去外地跑市场、参加展会,促成我们与外地多家企业合作,现在我们正在为宿迁市一家企业赶订单……”公司董事长丁兰英介绍道。

近年来,南华县充分挖掘当地独具特色的彝绣文化,在培育品牌、争创品牌、叫响品牌上下功夫,让多年“藏”于“深闺”的非遗文化得到有效开发、传承、利用和发展,走出了一条由“指尖艺术”到“指尖经济”再到“指尖产业”的新路子,实现“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台变舞台、秀场变市场”四大嬗变,使彝绣产业成为南华县巩固拓展脱贫成效,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兴产业。

“党建引领+组织推动”让指尖力量“聚”起来。把彝绣产业列为县委、县政府“一把手”工程,成立南华县彝族刺绣协会和协会党支部,组建彝族刺绣产业发展工作专班,推动党的组织覆盖一批彝绣龙头企业。同时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在组织建设、党员发展、品牌培育、品牌打造上下功夫,彝绣产业的目标愿景、发展规划、重大事项由党支部参与讨论、组织实施。协会党支部定期深入彝绣企业走访调研,盘清企业家底,倾听企业心声,摸清企业发展现状和存在困难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台账,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同时,将分散的彝绣资源聚集起来,把具有一定刺绣技艺的绣女吸纳为协会会员,及时将彝绣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及重要信息、市场动态等传递给会员,定期组织开展传习、培训,加强会员之间学习交流,注重把骨干员工优先发展为党员、把党员员工培养为技能骨干,提升刺绣技艺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政府引导+技能培训”让指尖技艺“活”起来。制定出台《南华县彝族刺绣从业人员培训方案》,建立“彝族刺绣”传习所,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刺绣人才到苏州、上海等地学习培训,邀请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教授和省级高级工艺美术大师等知名专家到南华开展授课培训,从绘图、针法、刺绣技巧、色彩搭配、刺绣选材、经营管理等进行全面系统培训。同时,建立彝绣车间远程教学、远程指导、远程分派订单的数字化平台,组织开展多批次彝族刺绣技能培训,让难以通过市场就业的脱贫群众、留守妇女、残疾人员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依托东南大学对口帮扶资源,举办“东大杯”彝绣技能大赛,挖掘培养一批优秀彝族刺绣传统手工艺人;积极承办“乡村工匠职业技能比赛”,进一步激发彝族刺绣从业人员创业热情。2023年,共开展培训207期,培训学员14183人次,其中建档立卡户2849人次,残疾人697人次,培养省级手绣制作高级教师15人,取得国家“手绣制作工”考评员证4人。

“非遗保护+文创开发”让指尖产业“火”起来。筹建南华彝绣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借助举办中国·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组织开展彝绣产品及民族文化作品展演展示,同步上线“非遗南华”云上展厅,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资源,帮助南华七彩彝绣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等到上海机场航站楼、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昆明长水机场等设立宣传展位,开展民族文化展演、彝族刺绣产品展示。建成全国首家彝绣研发中心“至善彝绣馆”,依托东南大学文创平台,在绣品设计上,融入时代气息元素,涉及开发6大系列260个种类800多款精美绣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产品畅销北京、福建、上海、法国、澳大利亚等地。绣品走进上海时装周,登上意大利米兰时装周舞台,让中国非遗绽放世界时尚之都,实现彝绣由“深闺”走向“潮头”的华丽蜕变。

“龙头企业+扶贫车间”让农村群众“富”起来。在全县建成2个加工车间、1个彝绣展示馆和8个乡镇文创产品车间,形成“一镇一车间,一村一技法”的产业布局,构建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彝绣全产业链。全面推行“党组织+龙头企业+乡镇合作社+绣工”模式,依托刺绣工厂、扶贫车间和彝绣专业合作社,建立企业、党员员工与农户结对帮扶机制,党员员工以“一带一、一带多”方式,重点针对丧失劳动力残障人士和带娃无法外出务工等弱势群体,以加工车间务工、家庭务工等方式灵活调整上下班时间和地点,辐射带动10个乡镇60个村(社区)3780户建档立卡户、2万余人及197名残疾人,2500余名农村妇女从事彝绣加工,使广大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背着娃、绣着花、挣着钱、养着家”成为“绣娘”生活的现实图景。

2023年,全县共有彝绣经营主体51户,其中年销售额超过千万元的龙头企业1户、超过百万元的企业2户,建设扶贫车间8个,培育彝绣电商销售主体58户,彝绣专业能手1935人,全县实现彝绣销售收入3219.8万元。

“当前,南华县正在强化产业发展支撑力,在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彝绣馆,全力打造产业孵化‘彝绣园’,努力构建‘县域有园区、乡乡有绣坊、村村有绣娘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南华县委书记马特表示。

马正贤  李华萍(南华县文化和旅游局)


责任编辑:李敏

23
相关热词搜索: 南华绣品成为群众增收产业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