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记随笔 > 正文

让自己脚沾泥土 潜下基层“尝百味”

2024-03-26 19:06:25  来源:云岭先锋网

转眼间,驻村已经五个月。我开始学着感知基层呼吸的频率,触摸乡村跳动的脉搏,品尝基层的千滋百味。

度遍“苦寒”,酝一缕“梅香”

“面朝黄土背朝天,披星戴月未思闲。”锄头,是弓着背的;农民,也是弓着背的。入户走访过程中,我在乡土风情中看到了人间苦寒——患病独居的大姐、一家4口3人残疾的小妹、五保户大爷、女儿小学母亲年迈自己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却突遭车祸的大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饱含深情地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更好的日子”是什么?我想,大概是村委会引进宁洱丰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宁洱汇和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重点布局打造以小花糯玉米、小米辣为代表的区域性特色田园综合体产业,共流转土地200亩,每年产生地租24万元,100余户农户户均实现财产性增收2000多元,每年固定产生集体经济收入5万余元,让患病的大姐和她的好姐妹们在家门口就能稳定增加一份收入;大概是“村两委”积极为稳定脱贫户、监测户提供公益岗位,为生活困难人员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帮监测户掰玉米、干农活;大概是村委会紧急召开会议将车祸所在户列入监测对象,申请补助,入户探望。乡村振兴战略很宏观,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乡村振兴战略也很具体,它与村里的每一亩耕地、每一户家庭、每一位居民息息相关。驻村干部要以人民福祉为念,关注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长,老年人的就医养老等家事国事,千方百计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倾尽“丹心”,得一簇“火辣”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作为刚从“象牙塔”步入“练兵场”的“小学生”,我的工作经验和方法还很欠缺,但幸运的是我遇上了一群良师益友。在入户开展土地延包工作时,我忽略了群众的需求,只顾照本宣科地讲文件、讲精神、讲政策,不仅村组干部没听懂,老百姓更是一头雾水。一名小组长便耐心教导我,将文件、政策等转换成通俗易懂的白话,告诉他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这个要怎么做,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如果做不好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这样大家才能听得懂。听得懂乡音很重要,但是入村以来,我时常有“本领恐慌”的危机感、知识不足的“饥饿感”,能力不足的“紧迫感”,每每此时,我总勉励自己:唯有学习学习再学习!“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真正在农村一线摸爬滚打,听得懂讲得明乡音,俯下身子察实情、问民需,向群众学、向基层学、向实践学,跑一跑田间地头、做一做调查研究、听一听群众心声,啃一啃“硬骨头”、打一打“攻坚战”,才能学到“真知识”,练就“真本领”。

破尽“沧海”,品一盏“甘甜”

“群众需求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年轻干部如果不把群众冷暖放在心里,不把群众需求摆在案上,何以担当“公仆”形象。到村时间不长,我遇到了很多有“需求”的村民,是不会用手机给孙女交医保的阿姨、是想查询银行卡余额的爷爷、是与孩子发生矛盾的奶奶……当我的举手之劳解决困扰他们的难题,当我同村“两委”一起清河巡河、爬山钻林、走村入户、调解纠纷时,当村民看到我露出开心的笑容高喊“小范”时,我深刻体会到“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的深刻内涵。去年重阳节那天,来村上参加活动的一位90岁老奶奶握着我的手说:“共产党好、政府好,让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民之所忧,我必念之。在这些点滴小事中,在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中,我的心里格外甜蜜。

鲁迅先生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脚下的土地是我的诗和远方、是我愿意为之奋斗的故乡。人生百味绘就基层斑斓,“年轻干部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我将继续读好“无字书”,进好“百家门”,行好“万里路”,不断提升工作质效、打磨意志品格,成长为能力与责任、情怀与担当兼备的好干部。

范碧英(宁洱县纪委监委)

责任编辑:谭江华

42
相关热词搜索: 自己泥土下基层尝百味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