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天地 > 正文

泸水市大练地街道: “一张图一带头一融合”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2024-03-28 14:57:25  来源:云岭先锋网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既是用好“典型引路法”打造示范样板。泸水市大练地村蛮蚌组是全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探索的试点,该组位于怒江美丽公路219线的大练地村村委会旁、紧邻州府六库,且交通十分便利宜居宜业,全组共有56户139人。

近年来,泸水市大练地村蛮蚌组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一张图一带头一融合”模式,汇聚起多种新要素、新动能,从人居环境整治着手,不断总结工作经验,逐步改变村寨发展理念、产业结构、公共服务、治理方式,助推全村朝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目标不断迈进。

规划先行,村居“一张图”和美宜居干起来。紧紧把握“规划先行,守住红线”的原则,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做起,把绘制村居“一张图”作为乡村建设行动的“先手棋”。一是绘制“一张图一清单”。立足村庄定位和特色,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以户分布情况为标准,绘制56户人居环境整治分布图,列出整治重难点逐一进行“攻城拔寨”,施行“一图”定责任,按“图”找问题,通过“一图一清单”在手一目了然,解决了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重要通道沿线景观提升、重点示范村庄打造、建筑、庭院、路面、节点绿地、植物配置等具体要干什么、怎么干?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了可对照的样板,确保“一张图”说了算、“一张图”干到底。二是治理“一厕一垃圾一污水”。结合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同步将厕所、村庄污水管理改造、村内道路硬化绿化等“一揽子”民生工程进行改造,以户为单位参与沿路私搭违建10余户,围绕“拆、改、建”推进厕所革命,改造户厕41户;推进垃圾治理,形成了“户集—组收—村运”三级运行机制;推进污水治理,采取氧化塘生态处理模式,完成污水管网建设,逐步实现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一时美”到“一直美”的蜕变。

示范引领,党员“一带头”特色乡村靓起来。发挥“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自己动手的模式,不搞大拆大建,不过度依靠政府资金,通过“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等方式,花小钱办大事。一是墙体画起来。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效结合,充分发挥高校资源、返乡大学生的引领作用,在农户房屋墙面上绘制以自然生态、风土人情、乡村特色等为素材的主题壁画,实现“颜值”“内涵”双提升,给乡村营造良好的文明新风氛围。二是绿美乡村建起来。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与绿美乡村建设相结合,在自家房前屋后、庭院内建设“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在方便群众生活的同时,提升村庄整体环境的“可观赏性”。同时,发挥咖啡产业优势,对村组干道沿线进行规划,种植咖啡、花木,提升道路景观。共种植苗木200余株。三是文明乡风树起来。每季度在打造成效明显、示范效应良好的庭院开展集中观摩活动,评选出“绿美家庭”10户、“美丽宜居庭院”3户,常态化开展评比活动,通过积分奖励兑换、“脏乱差”通报曝光,营造户与户比、组与组比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村民参与提升人居环境的主动性。

增收致富,文旅“一融合”小“庭院经济”带起来。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整合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利用院内空闲资源,按照“小而美、多业态、低成本、高收入”的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庭院经济,把庭院的“方寸地”变成致富“增收园”。一是庭院经济和乡村振兴融为一体。把村庄作为景区、把农房作为景点,将“美丽庭院”创建与乡村“农家乐”、民宿等经营活动融合。发挥群众经营带头作用,先后打造了3家“农家乐”、2家民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庭院经济和乡村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二是盘活资源让“方寸地”变“聚宝盆”。村民把各家的家庭院落、房前屋后的闲置空地等资源进行整合,发展蔬菜瓜果、种植产业和干货小作坊等产业,小庭院,让村民大收入。

下一步,泸水市大练地街道将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寨经济结构调整、民生公共服务提升等工作,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千万工程”为契机迎接“身有所栖、心有所寄”的万千未来。

(泸水市大练地街道党工委 供稿)

责任编辑:王璐

34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