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驻村思考 > 正文

凝聚各界合力,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

2024-03-28 16:00:00  来源:云岭先锋网

春分过后,天气乍暖,转眼间我已驻村半年,逐渐褪去“书生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的稚嫩想法,回顾过往半年点滴,有了更多的驻村思考。

我所在的峨山县岔河乡文山村是典型的高原山地村落,农业生产设施较为落后,外出务工成为文山村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村民外出务工在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愈发明显。文山村委会总计有548户,1823人,长期在外务工人员625人,65岁以上老人226人,其中,子女在峨山县外务工的65岁以上留守老人87人。如何提升“农村一老”的幸福成色?成为村两委急需思考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农村老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目标。

一是建机制,让老有所养。文山村养老问题与城市社区养老问题存在较大差异,因文山村老人居住较为分散,且村组与村组间距离较远,多为留守老人,难以通过“幸福食堂”和“养老中心”等方式集中解决养老问题。要因地制宜,探索“党支部+企业+邻居+村医+外出务工子女+留守老人”的机制,按照“政府补一点、企业捐一点、邻居帮一点、村医管一点、子女掏一点”的方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村民互助、企业支持的作用,解决文山村老有所养问题。由村党总支部调研各村组留守老人详细信息,根据村组常住人口数,遵循就近安排原则,指定帮扶党员和帮扶邻居关注有特殊困难留守老人的生活日常,适时为老人提供帮助和服务。由“家庭医生”为留守老人定期提供上门健康诊疗服务,并开展老年人常见病预防、健康知识宣讲普及活动。对行动不便老人采取子女出资、政府补助、爱心企业捐赠的方式,由村委会制定“一对一”帮扶方案,提供日常生活服务。

二是搭平台,让老有所学。新时代发展迅速,文山村老年人渴望跟上时代的步伐,但是受身体因素、交通因素、文化因素等限制,文山村老年人与外界的沟通有限,接受新事物的渠道不多,适应新时代的能力不足。要搭建老年人学习的平台,拓宽老年人沟通外界渠道,让老年人跟上新时代。要办好“家门口老年大学”,发挥“家门口老年大学”就近教学的优势作用,通过在村里开设智能手机使用课程、防诈骗课程、老年保健知识课程等,让老年人活到老、学到老,吸收更多新知识,开拓老年人眼界,营造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生动局面。同时,我们应该积极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通过活动凝聚老年人,让老人们加强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排解他们的孤寂感。

三是创途径,让老有所为。勤劳的文山村老人即使已经上了年纪,也是闲不住的,总想着要去田间地头干点农活,给子女减轻点负担,但是老年人去田间地头干农活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为此,应该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形式,由村党总支牵头,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工作,鼓励农户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庭院角落种植金银花、石榴、枇杷等经济作物,由合作社进行统一收购、加工、生产、销售。为老年人在家门口实现增收开辟新路径,盘活闲置资源,增加经济收入,美化绿化环境,增强老年人的价值感。让老年人在“田埂经济、围墙经济、院坝经济”贡献银发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宋晶(峨山县委组织部选调生)

责任编辑:谭江华

42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