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锋时评 > 正文

“三度”法则破除“打卡式”调研

2024-04-03 15:20:17  来源:云岭先锋网

2024年初,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强调,要持续推动典型问题整改。调查研究本是掌握现状的“显示屏”,是反映意愿的“直通车”,是发现问题的“预警器”,但在基层走访中,“打卡式”调研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干部把下基层当作“短途旅行”,在“走马观花”中“拍照了事”,不仅让调研流于形式,劳民伤财,也严重影响了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实事求是的形象。因此,在调查研究中必须把握好“精度”“深度”与“温度”,破除“打卡式”调研。

调研前把握“精度”,做好调研方案。有些调查研究目的“抽象”,方法千篇一律,缺少调研的预期规划,调研项目“老生常谈”,费时费力,影响调研的效率,更无法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因此,要在前期做好调研方案,把握调研的“精度”。在调研工作开始之前,必须对调研目的、调研方法、调研对象等要素进行细致入微地分析与规划。要明确调研的目的和预期成果,避免盲目行动和资源的浪费。根据调研主题选择合适的调研方法,如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数据分析等,确保调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对调研对象的精准定位也至关重要,要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从而确保调研结果的可靠性和普适性。

调研中重视“深度”,开展实地调研。调研“打招呼”,实地看“演出”,调研变成向基层“要材料”,基层疲于应付便“凑数据、编故事”,这样的调研很难深入了解到一线情况,这既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又会寒了基层的心。因此,多一些“下沉式”“沉浸式”调研,少一些“线上”“看表演”调研,实际了解基层的急难愁盼。要“不打招呼”,“直击现场”,亲身体验、观察、交流,以获得第一手资料。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中的深层含义和潜在规律,这不仅需要调研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入的思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调研结果的深度和广度。

调研后体现“温度”,抓紧成果转化。一些调查研究只有“调查”没有“研究”,实地走访过后再无“下文”,这样的调研显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更无法为决策和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撑。要破除这样“虎头蛇尾”的调研,就需要在调研之后用“温度”去持续“温暖”基层。调研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数据和信息,更重要的是将这些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应用和行动。因此,在调研结束后,调研人员需要对调研成果进行深入地总结和提炼,要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研究是否有相似案例,最后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报告和建议。同时,还要关注调研对象的反馈和需求,与其建立长期的联系和沟通机制,确保调研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姜怡冰(弥勒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李敏

23
相关热词搜索: 三度法则破除卡式调研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