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记随笔 > 正文

农家书屋“变身”记

2024-04-08 17:46:39  来源:云岭先锋网

在弥勒市东山镇的大栗村,书籍是乡亲们看“山那边”的“望远镜”。多年来,得益于社会各界的捐书赠报,大栗村早早就建起了农家书屋,对于识字但又不太会上网的村民而言,农家书屋是他们茶余饭后的好去处,在这里“手中书”如同“碗中粮”,看得见、摸得着,又能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吃得饱”。其实,不只是乡亲们,对于偏爱读纸质书的我,农家书屋也是我在村里的“精神粮仓”。

图为在低洼处远远眺望大栗村高耸的大山

然而,由于大栗村地处高海拔山区,空气潮湿,加之藏书条件十分有限,农家书屋终究是难抵岁月侵蚀,书柜锈迹斑斑,书籍浸水霉腐。我勉强也算个爱书人,体验过书架规整敞亮、书籍“高高在上”的高校、城市图书馆,这一幕直戳心底,深感惋惜。于是,与村支书商议后,我便兴致勃勃地开始为农家书屋的书籍安排起敞亮的“新家”。

图为农家书屋锈蚀的书柜和受潮的书籍、报刊

由于书籍较多、书架笨重,到村委会办事的村民见状,便主动请缨帮忙收拾。给书柜除锈刷漆时,我只能干一些用砂纸、毛刷打磨锈迹的“粗活”。至于刷漆这样的“精细活”,还是得请“老将出马”。他们告诉我刷油漆需要“粗刷—晾干—再刷”反复进行,才能使漆面光滑平整、耐腐耐磨。听着他们“手把手”的教导,我学到了书本之外的知识。

几位帮忙修整的热心“大叔”,他们出生于大搞生产的年代,读书不多,甚至用“大字不识一箩筐”形容也不为过。但是,在整理图书时,即使是一本很破旧的书,也要用衣袖掸去灰尘,捧着询问我:“小冯,这本还要不要?”“小冯,这本书放哪里合适?”看着他们认真、小心的神情,我真切感受到了这片红土地上的人们对知识的珍视。

图显示正忙于为书柜刷油漆翻新的热心村民

经过3天的共同努力,农家书屋被重新设置在了村委会办公楼二楼干爽透亮的场所,书籍也被逐本擦拭干净,并按照党建专刊、文学类、科技类等分门别类地重新上架了。旧颜换新装的农家书屋虽说“馆藏”不丰,但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足以满足乡亲们的日常阅读需求。

图为驻村队员在分门别类地重新整理上架书籍

收拾整理农家书屋只是我为这个贫瘠村庄做的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但一想到能让乡亲们能更便捷地利用书籍增长知识、富足精神,我便觉得颇具意义。整个过程我和村民们相谈甚欢,说到了家长里短,也谈起了一些致富良策。下派驻村锻炼以来,正是通过这般随性的、经常的互动,我逐渐脱下了“孔乙己的长衫”,培养起与乡亲们的真挚感情,如今的我对这个彝族村落充满了认同与归属,坚定了助其改变贫瘠落后面貌的决心。未来,通往“山那边”的路,在书里也在脚下。

冯泽(弥勒市委组织部驻村选调生)

驻村地点:红河州弥勒市东山镇大栗村委会

责任编辑:谭江华

42
相关热词搜索: 农家书屋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