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记随笔 > 正文

最后的赶马人

2024-04-09 16:07:56  来源:云岭先锋网

清晨,高耸巍峨的青山在雄鸡高亢的鸣叫声中醒来。此起彼伏的山间弥漫着大雾,咫尺可见的青山变得缥缈虚幻,这便是云雾青山油松岭。一个熟悉的身影穿过薄雾从街子转角处走来,踏着云雾来到街子头的村委会。“杨叔,早上好!”我站在洗漱台前,隔着薄薄的雾气向那道熟悉的身影送去清晨的问候。转角穿着迷彩服熟悉精瘦的身影正一步步稳重地迈入村委会,用浓重的乡音回我道:“早上好。”他就是杨叔。

刚刚走出校园的我直接到单位挂钩村营庆村开展驻村工作,对缺乏工作经验特别是农村工作经验的我来说,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杨叔洞穿了我的忧虑。当我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他总是用温柔的目光向我传递着自信和果敢,让我感受到了化解问题的底气。他还经常传授给我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基层工作及生活的经验。杨叔的脸上透露出一股来自云雾山间朴实、坚毅的神情,眉目间流露着聪慧而冷静的气息,这或许跟他长年行走在山林间、乡土里有关,更与他的生活工作经历有关。他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这个盘踞在云雾之中的村子,干着最基层的工作——村党总支副书记。从他那从容淡定、不露声色的表情上,会让你不由地感觉到杨叔身上藏着很多秘密,笃定是个有故事的人。

我时常在几十公里的盘山路上独自驾驶,也顺道载着杨叔从山脚坝子到云雾山村里。行车期间,我俩总闲聊。杨叔总会和我讲述他那精彩的前半生——从16岁的赶马少年到如今村党总支副书记的人生历程。原来,他竟然是当代最后的赶马人呀!

对于马帮,我的认知一直停留在书中曾经的“茶马古道”的辉煌,停留在“山间铃响马帮来”的幻想之中。如今,通过眼前这位活生生的马帮人娓娓道来,让我这个出生于20世纪末的人感受到,马帮不仅仅是一种传说,更不是虚幻,而是在这乡间云雾里、青山田坝间曾经上演的真实故事。

通过杨叔这位赶马人的叙述,我对滇西的马帮有了新的认知。马帮,曾经在苍茫无际、山高水险、道路崎岖的滇西高原上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滇西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在漫长历史时期里,滇西马帮俨然成为对外联通南亚、东南亚,对内连接云、贵、川、藏、桂等省区的重要纽带。

或许,在滇西马帮历史的册页里,油松岭的马帮并没有留下浓墨重彩地描写,甚至是个陌生的存在。而在杨叔的叙述中,油松岭这条穿梭在云雾和山林间的马帮路,他从16岁就开始行走。在这条马帮路上,杨叔从少年长成青年,从维持生计到成家立业,他青涩的人生岁月几乎都是在这条往返于山坝间的赶马路上度过的。每天凌晨三四点,他就吆喝着骡马,从村里驮着茶叶等山货送往山下,回程又将盐巴、布匹、糖、油等生活必需品驮回山上。在这条路上,传统的以马运输的生活,让杨叔成为见多识广的马帮人,也让杨叔成为毅力坚定、敢闯敢想的马帮人。杨叔是油松岭马帮人的缩影,而正是这条马帮路,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油松岭人,也让一种不畏艰险、跋涉向前的马帮精神代代相传,激励着油松岭人奋斗不止。

后来,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昔日的赶马人杨叔,以高票当选为营庆村委会的党总支副书记。骑在马背上的杨叔,开始了他人生的另一段故事,在他全新的人生故事里,他用马帮人的吃苦耐劳带领着村民行走在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路上。他也成为乡村振兴工作中能够记住每一户村民的村干部,成为行走在山村农户间的杨兽医。马帮精神似乎凝结在他行为举止之中,俨然成为他继续骑在“马”背上的助推力,也带动着我们年轻人奔跑着前进。

昔日发挥重要功能的马帮,仿佛被现代平整的柏油路、汽车引擎喇叭的鸣响声,赶进了记忆的深处、赶进了历史的远山。马儿辔头上的铜铃“叮叮当当”,似乎还在古道上久久萦绕,而被马背驮着长大的人,继续在时代里成长。

如今,这条马帮路虽然在易地搬迁、运输方式大变革的新时代里,早已掩藏在绿林深处,留存于人们记忆和传说中。然而,这条马帮路却成为油松岭各个山村70年历史巨变的最好、最鲜活的见证物。

杨叔,最后的赶马人,必将成为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的见证人和讲述人……

龚颖(盈江县自然资源局派驻油松岭乡营庆村工作队队员、油松岭乡营庆村委员会主任助理)

责任编辑:谭江华

42
相关热词搜索: 最后赶马人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