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刊记者看云南 > 正文

【全国党刊看青海】海北州:守护青海湖生态,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2024-07-01 14:44:57  来源:云岭先锋网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该省东北部,背靠祁连山,怀拥青海湖,境内平均海拔3654米,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和河西走廊生态水系安全以及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被誉为“西部小水塔”。

此外,海北州还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研制成功的地方,也是青海通往河西走廊的首要通道。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在这里诞生,西部歌王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也从这里开始传扬。
    6月26日至28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主题采访团先后走访了海北州的海晏县、刚察县、祁连县、门源县,探寻青海湖的保护成效、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丝绸之路上的峨堡古城,以及农业和旅游蓬勃发展的门源。

青海湖,水生态向好濒危湟鱼重繁盛 

主题采访团沿着共和县往海晏县的方向一路前行,在环湖路上远眺青海湖,如洗的碧空下,一望无际的湖面犹如一面蓝色的镜子,让人一眼万年深深陶醉。青海湖北岸,金银滩深处,坐落着翠微如烟的同宝山,这里云雾缭绕、宛若仙境。在此处俯瞰青海湖,美得像一幅巨幅油画。

青海湖南岸的油菜花即将绽放。

青海湖的美,得益于当地持续不断地对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青海湖仙女湾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有效的印证之一。

仙女湾被誉为“物种基因库”“鸟类乐园”,拥有绚丽的高原草甸湿地。这里水清滩净,游人如织。水面上成群结队的棕头鸥正在嬉戏,水里的湟鱼随处可见。

青海湖北岸的仙女湾湿地。

云岭先锋记者在仙女湾遇到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的老师赵少杰,带领着该校的十多名本科生和刚察县民族中学的学生来这里进行生态系统研学活动。“我们选择来仙女湾开展科研活动,就是因为这些年来,青海湖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降雨量增大了,水位也上涨了不少,特别适合我们开展水源、气候、碳、能量等生态系统流动机理的研究。”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仙女湾,实地察看青海湖环境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并指出:“把青海的生态建设好,生态资源保护好,把国家公园建设好。这是我们的宝藏,是资源,也是财富。”

为加强仙女湾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近年来,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建立健全青海湖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巡护监测制度,加强生态巡护和监测,初步建立了信息化、数字化、人工管护相结合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着力改善水生态环境。

每年4到8月,青海湖湟鱼逆流而上去淡水区产卵。

水环境变好了,昔日濒临灭绝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青海湖土著鱼——湟鱼得以重现,且数量不断增多。盛夏6月,正是青海湖湟鱼洄游的高峰期,记者在沙柳河看到,成千上万条湟鱼过浅滩、跃上阶梯、逆流而上……最终到达上游的淡水河中产卵。
   那些逆流而上的湟鱼,穿过重重险阻,完成了生命的延续,为大美青海的生态画卷增添了一抹亮色。

金银滩,诞生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

今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也是“两弹一星”精神提出25周年。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位于海晏县金银滩的原子城纪念馆,沿着时光的河流探寻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感悟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采访团全体成员深受教育和感染,精神受到洗礼和升华。

记录“两弹一星”精神的原子城纪念馆。

“1964年10月16日,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在我国西北戈壁腾空而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消息传出,震惊世界。”讲解员张海花介绍说。
   据介绍,中国原子城是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因孕育诞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形成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而被世人称为“原子城”,在新中国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战略地位和里程碑意义。   

在青海金银滩草原上的原子城纪念馆,感悟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

 据了解,原子城纪念馆于2009年5月26日对外开放,并于2021年全面改陈。园区占地面积12.2公顷,陈设有纪念柱、“两弹一星”广场、“596”主题长廊、缅怀厅、纪念碑和纪念馆,集中反映了我国“两弹”研制的伟大历程,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集中体现。

原子城纪念馆。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开馆以来,慕名到纪念馆参观学习的人员达400万余人次。
    为了在更大范围讲好原子城红色故事,纪念馆成立了“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深入社区、院校、企业开展宣讲活动,通过快板、话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方式,向观众诠释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

峨堡古城,“丝绸南路”的咽喉要塞

峨堡古城遗址,位于祁连县峨堡镇,历史上,这里是“丝绸南路”军事重镇和重要驿站,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

主题采访团走进峨堡古城遗址,探访作为“丝绸南路”上最大的贸易集散地之一的峨堡丝路历史。

探访“丝绸南路”的咽喉要塞——峨堡古城。

据介绍,峨堡古城约始建于1206至1279年间,地处巍峨挺拔、绵延千里的祁连山东段。古城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00米,城墙残高6米,宽6米,北城墙正中及城四角各有一个马面,有东、北、南三门,门宽11米,均有瓮城。城内现存城隍庙遗址,城外有点将台和烽燧遗址。在古城朝国道方向新建有一个仿古城门,再现了昔日的威严。

讲解员在讲解峨堡古城的历史。

峨堡,这座古丝绸之路上的古城,留下过出使西域的张骞等人的足迹。他们远去的身影,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厚重。

探访“丝绸南路”的咽喉要塞——峨堡古城。

今天的峨堡,宽阔的柏油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奔驰而过。连接青海、甘肃、新疆三省区的227国道,翻越达坂山、横跨祁连山脉,一路鲜花盛开,绿意盎然的大草原上犹如珍珠般的牛羊缀满其中。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使这条国道成为中国西部“最美的国道”,向世人展示着草原旅游小镇的新姿态。

云岭先锋全媒体记者 唐薇 史雪艳/文图


责任编辑:李敏

23
相关热词搜索: 海晏县两弹一星峨堡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