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秘诀  >  正文

如何打好秋季保胃战

2017-11-03 17:04:35  来源:云岭先锋网

秋季是寒暑交替时节,天地阳气渐收、阴寒渐长、气温冷暖多变,人体之气血也随之内收,很容易导致新病徒生或旧病复发,肠胃病就是其中一种。导致肠胃病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夏天炎热时,人们贪凉饮冷,伤及脾胃,造成脾胃气虚;二是由于秋天由热转凉,气温降低,易使脾胃受凉。此外,由于天气转凉,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使胃肠功能负担加重,导致胃肠病复发,尤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最为常见。所以,秋季做好“保胃”工作势在必行。

俗话说:胃病要靠“三分治七分养”,预防胃病关键要从饮食入手。入秋后,气候凉爽,各脏器的生物钟已转入内向性积蓄期,此时加强营养可一补“夏亏”,还能为入冬提供良好的基础。但如何进补,做好“保胃”工作大有讲究。《黄帝内经》中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其中所讲的“饮食有节”含义有三:

一要节制食欲。嵇康《养生论》说:“饮食不节,以生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富贵病”也纷至沓来。这是因为美味佳肴吃得太多,导致肠胃饱满,使人感到腹中闷胀,体内的“真气”不能畅通地运行,日积月累,就会滋生百病。所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说:“饮食不节,杀人顷刻。”清人曹庭栋《老恒言·饮食》中解释“饮食有节”为:“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就是要少食多餐。

二要节律。就是吃饭要有规律,要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时,不食”是孔子的饮食习惯,即不到吃饭的时间就不吃东西。一日三餐,食之有时,脾胃适应了这种进食规律,到进食的点便会作好消化准备。所以人们每餐进食应有较为固定的时间,这样才可以保证消化、吸收正常,脾胃才能够协调配合、有张有弛。
此外,古人有“早餐好,午餐饱,晚餐少”的名训。按现代营养学的要求,一日三餐的食量分配比例是3:4:3。

吃饭时还要注意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且一顿饭的菜品不要太杂,否则,一些食物属性相克,易产生毒素或破坏食物的营养结构。

三要节忌,即要忌口。对身体不需要的、对病情有害的、不卫生的食品都要禁忌。如华佗针对当时流行的生食鱼脍(生鱼片)的习惯提出批评,认为生鱼片吃多了,会使体内滋生赤头寄生虫。

对于患者的饮食则更应注意忌口。例:肝病患者不要吃辛辣食品,辛伤肝;心脏病患者不要吃咸味太重的食品,咸伤心;肾脏病患者不要吃甜食,甜伤肾;脾脏不好者不要吃酸味食物,酸伤脾;肺部病患者不要吃苦的食物,苦伤肺。

此外,秋季多燥,饮食应以滋阴润燥为主,可食用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益胃生津之品。少吃一些辛辣、燥热、油炸、肥腻等刺激性强的食品,还可适当多食一些酸味果蔬,食酸以收之。

作者 姜莉云(昆明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

来源:《金色时光》2017年第10期

责任编辑:王璐

相关热词搜索:如何秋季保胃战
下一篇:打麻醉会变傻吗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