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玛拉木:邮递员的脚下没有雪山峡谷

2019-07-26 11:04:02  来源:云岭先锋

在云南大山深处有一位独行者,她瘦小的身躯,背着几十斤重的邮包,每次送信都要走上三百多公里的山路,每次送信,她都要冒着生命危险,身系绳索“溜索”过江为农民送信,甚至怀孕九个月还在送邮的路上。

尼玛拉木,一个普普通通的藏族姑娘,一位终年奔忙在雪山峡谷中的邮政职工。2004年6月以来,她在滚滚澜沧江之上冒着生命危险溜索过江送信的形象感动了国人,她的名字和感人事迹在华夏大地上被人们广为传扬,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面对面》、《半边天》等栏目对她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人民日报》还刊发了《尼玛拉姆让我们肃然起敬》的评论员文章号召全国人民向尼玛拉姆学习。

云岭乡面积有96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5400多人,当地居住的全部是藏族。尼玛拉木的邮路有三条,全部是步班邮路,最短的行程2天,长的来回要走5、6天,邮路总长度350公里。

尼玛拉木对待工作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她所走的邮路在白马雪山和梅里雪山峡谷地带,这里气候多变,“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由于气候反差大,拉木要在一天之内数次感受零下的严寒和30多度的酷热,常常是汗流浃背地爬上4000米海拔雪线,汗还没有干,又得忍受湿漉漉的刺骨冰冷。尽管自然条件恶劣,多年来,因为怕邮件送晚了,她总是天不亮就起来,早早上路,无论天晴下雨,还是大雪纷飞,从来不曾耽搁。
2003年7月的一个晚上,尼玛拉木冒着大雨,踩过一道道泥石流从北线刚回到所里,所长桑称交给她一份特快专递,告诉她说:“像这样的信件时间要求很紧,拖延会误了别人的大事,要抓紧送。”尼玛拉木刚从北线回来,又要往北线去,况且伸手不见五指,大雨如柱,需要步行5个小时的悬崖山路险象丛生!她刚要出门,被所长拦住了:“不能走,我已经考虑过了,你一个人去,遇到险情怎么办?即使我们两人一起去送,也排除不了危险,与其冒险完成任务,不如选个好时机,回家休息一夜,明天一早去送,出了问题我扛着。”尼玛拉木回到家里,整夜睡不踏实,还不到早上5点钟就起身出发了,步行5小时把信件交给呢农村民小组此里农布时,汗水和雨水浇透了全身。此里农布打开一看,是朋友帮助联系了工作,时间要求紧,再晚一点收到信件,就来不及了。他们一家人望着尼玛拉木雨中远去的背影,感动得连连为她默念平安!
  每年的七、八月,学生的录取通知书最多,也是尼玛拉木最谨慎、最辛苦的时节。近些的村子,她随到随送,远点的就尽量加快脚步,在最短的时间里送达。村民们反映说:“她干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误过我们的事,大家都感激她!”一次,为了到羊咱村民小组鲁追家送一份通知书,她连闯3道泥石流,整条裤子浸满了泥浆,当鲁追从尼玛拉木冻僵了的手里接过无半点污损的信件时,不住地责怪自己使姑娘受了苦,逢人便讲:“万一姑娘在途中出点什么危险,我一家人可怎么办?”。尼玛拉木遇到的最艰难的一次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投递花了她6天时间,她不断穿梭于乡镇和村子之间,最后在一个高山牧场才找到了这名正在放羊的考生。看着考生充满喜悦的笑容,尼玛拉姆说的话很实在:“虽然我最怕投高考录取通知书,但是最最希望多些人考取。他们能上学,家乡就有希望了。”
  在藏区,由于藏民的名字都取相同的发音,翻译成汉语后就有很多重名的人,给信件投递带来很大的麻烦。但拉木每次都不厌其烦地挨家挨户去问,从村里找到地头,再找到牧场草地,把一封封“死信”救活。有一次一封寄到查里捅村达瓦的信件,该村就有20多个叫达瓦的人,她只有挨家挨户的问,从村里找到地头,再找到放牧的草地,多方查找后终于找到了收信人。
  尼玛拉木战胜困难坚忍不拔、乐观向上。她服务的村寨在汹涌的澜沧江两岸,有一条邮路必须跨江送到对岸。由于当地条件所限,过江只能通过一条简易的锈迹斑斑的溜索。拉木每次送信到对岸,都必须溜索跨过滚滚澜沧江。在那命悬一线的细细溜索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各种意外,尤其是雨天溜索太滑刹不住车,拉姆时常会撞在对岸挡墙上,半天爬不起来。可是为了乡亲们都能收到自己送去的信件和报刊,她一次又一次地冒着生命危险,乘上溜索过江送信。

尼玛拉木对待人民群众满腔热忱、无私奉献。藏族的村子都在山坡山头上,交通只能靠走,又不通电话,也没有手机信号,人们生活必需品很缺乏,拉木的邮包就成为了藏民们的小药箱、针线包、小杂货铺。一次次帮乡亲带的东西多了,邮包也就从一个变成了三个、四个,重量也增加到了三、四十斤。
  每五天一班的投递工作,拉木经常是在邮路上走,在老乡家留宿,不能顾家,不能尽到做母亲、妻子的责任,家里人曾劝她别干了,可拉木说:“把邮件送到村村寨寨,看到乡亲们就像捡到金子一样高兴的笑容,我很开心,所有的苦,所有的累都是值得的。”

责任编辑:王璐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