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展飞:对党的理论教育事业无限热爱的“老马列”

2019-07-30 15:58:29  来源:云岭先锋网

王展飞教授从1950年至今,60多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同行们称他为“德高望众的老专家”“云南省理论界的一面旗帜”。

一、在革命熔炉中锻炼成长

他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参军入伍,随即走上马克思主义的神圣讲堂。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初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于工作出色,成绩显著,曾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参加了总参谋部在北京召开的庆功大会,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受到朱德总司令和肖华等部队首长的接见。他发表在《学习杂志》上的《读“对‘格列则尔曼同志寄来的一封信’的座谈以后》一文比较深入的论述了党的理论教育方针,在理论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只争朝夕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贡献

他1956年转业地方任教,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指明了方向,他致力于宣传党的思想路线,先后撰写了从思想理论上拨乱反正的多篇论文。在教学中,他重视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1980年,他和昆明工学院的同志一起联合西南、西北16所大学一起编写了改革开放以来工科院校的第一本哲学教材。1983年,他作为马列课教师的代表参加了中央召开的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大会和理论研讨会,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胡耀邦同志的报告。

1986年,他被选为云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研究会会长,并担任云南省高校系统、党校系统、社科研究系统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此时,他已年近花甲,深感时不我待,应当只争朝夕、多做工作。他把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是当务之急。他利用多种形式培训教师,使一大批中青年同志脱颖而出。1992年,他被评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讲话发表后,他努力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推进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现实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在这期间,他先后主编了《邓小平哲学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历史使命》等6部学术著作,发表了《邓小平理论的特点》等10多篇论文。1997年,他被评为全国高校“两课”百名优秀教师。1998年,他代表云南省理论界参加了中央召开的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大会和理论研讨会,聆听了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他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教材。

三、老骥伏枥,志在马列

1999年,他办理了退休手续。然而,他退而不休,继续奋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战线上。2001年,他被聘任为云南省委宣讲团成员、云南省高校“两课”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在省委宣传部领导下,他和宣讲团其他成员一起,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宣传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先后宣讲100余场,听讲的干部群众近10万人。2004年,他作为论文作者参加了中央召开的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会和理论研讨会,聆听了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

2005年,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王展飞同志被遴选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题组首席专家,参与中央马工程重点教材的编写工作。从2005年至2007年,年逾70岁高龄的王展飞教授先后前往北京28次参加教材研究和编写,有时3天往返一次,有时连续两三个星期在北京工作。此后,他又多次前往北京参加教材的修订工作。他不辞辛劳、不遗余力、忘我工作,体现出一个“老马列”对党的理论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

他曾深情地说:“回顾60多年的教育历程,我感到自豪、感到幸福、感到光荣。为什么感到自豪?因为我以科学的理论培育了成千上万的莘莘学子,帮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什么感到幸福?因为我作为一个普通教师先后三次步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聆听了三位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什么感到光荣?因为我在耄耋之年还能为党的理论教育进绵薄之力,遴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首席专家。有人说我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想把后面四个字改一下,我是‘老骥伏枥,志在马列’。有人问我,为什么80多岁高龄还充满活力,有何奥秘,我回应说,没有什么奥秘,就是‘热爱生活,热爱马列’。”这几句话是王展飞教授真心的表白、真情的流露!

党的十八以后,他认真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他几乎阅读了习总书记发表的全部论著。2013年,他患严重眼疾,左眼失明、右眼只有0.15的视力,看书写字都很困难。但他仍坚持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多项课题研究,其中《亲历与思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改革研究》一书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撰写,全书40余万字,获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5年初,为了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更好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宣部、教育部组织了2015年教材的修订工作。王展飞教授由于身体欠佳不能到北京参会,但是86岁高龄的他仍然坚持以书面的形式参与了教材修订。他不辞辛劳、不遗余力、忘我工作,体现出一个“老马列”对党的理论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

责任编辑:王自然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