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  正文

从墙上的标语看祥云小镇的发展变化

2019-10-11 16:06:29  来源:云岭先锋网

走在祥云县普淜镇的阡陌乡村,各式墙面标语引人瞩目,这些“站在墙上的历史”见证了70年来普淜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

建国伊始,毛泽东思想是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建设新中国的思想源泉和不竭动力。“毛泽东思想是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坚决向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前进。”普淜镇格子村龙潭组的老墙上,毛泽东思想标语保留至今。

70年代,普淜人自力更生,靠双手、人背马驮,克服种种困难修建邵家水库。“自力更生修水利,艰苦奋斗创新业。”激励着普淜人在物质生产力匮乏的现实条件下不断创造出新的业绩。

邵家水库的使用,标志着全省第一座圬工重力坝水库的建成。“毛主席挥手愚公移山高峡出平湖,共产党领导群英治水旱坝变绿洲。”预示着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为普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董文礼是普淜镇文化站站长,作为当地人心中“字写得最好的人”,参加工作近20多年来,他在普淜的乡间地头写了无数条的标语。“改革开放以后,标语不再限于政治口号,整个90年代和计划生育有关的标语写的最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一些太阳能、摩托车等广告标语也慢慢出现。”普淜村小公园墙壁上的“礼义廉耻”记录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进入新世纪,惠农政策深入人心,“农民种地、政府贴钱”等标语口号也被刷上了墙。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与生态文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政策有关的标语纷纷上了农村的大小墙面。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不甘贫困、奋力脱贫’等标语不断进入群众视线。”普淜村委会主任潘正福说,“标语要让群众明白脱贫不能等靠要,自力更生最光荣。”在他看来,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这些标语起到的是一种教化人心、营造氛围的作用。

在普淜镇黑苴村沪滇协作浦东援建项目普南公路上,“浦东援滇成效好,彝乡脱贫不掉队。”记录和见证了“共饮一江水、共谋新发展”的沪滇深情厚谊。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春风沐浴普淜山乡原野,让农村这面墙越来越丰富多元。“字”不再是唯一元素,一幅幅手绘画让墙面逐渐变得既有“颜值”又有“内涵”,将普淜彝族群众一年一度的天峰山歌会盛筵“搬到”了普淜村凤来公园的墙上。

“70年前的普淜,人背马驮是主要生产方式、人民群众生活艰辛。70年后的今天,普淜从穷乡僻壤摇身变成生活富足、美丽宜居的彩云彝乡。”普淜镇党委书记杨寿说,“时代在变迁,墙头标语也在不断变更。可以说,标语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是站在墙上的历史。这些标语,见证了普淜的发展变迁,写满了属于那个年代普淜的气息,并且还将伴随着普淜儿女继续踏上新时代的前进征程。”

李晓亮(祥云县普淜镇) 

责任编辑:谭宗慧

相关热词搜索:墙上标语看普淜发展变化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