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锋人物  >  正文

郑垧靖:牢记使命 丹心为民

2019-11-25 09:44:31  来源:云南日报

原标题:郑垧靖:牢记使命 丹心为民 

  脚穿黄胶鞋、身背旧挎包,风尘仆仆地奔走在乡村邻里之间。郑垧靖生前在老百姓心中定格了一位基层宣传工作者的感人形象。

  郑垧靖,1971年8月生,生前系龙陵县平达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1992年从原保山地区师范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距县城100多公里的木城乡鱼塘垭口小学任教。2003年,郑垧靖从教育战线转行从事宣传工作。

  2009年12月14日,在龙陵县平达乡河尾村村干部民主评议会暨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组织生活会上,郑垧靖作主题发言时,突发大面积脑溢血,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38岁。2011年,中共中央组织部追授郑垧靖同志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9月,被授予全国“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门外汉”变成“多面手”

  在龙陵县宣传系统,郑垧靖是出了名的“多面手”:提笔可以写文稿;走进广播室就能播报;拿起相机能拍照片;他还能拍摄视频,并独立完成后期制作……

  其实,2003年才转行从事宣传工作的郑垧靖也有过迷茫。但他总是说:“学习是干好一切工作的源泉。”不会摄影、摄像,他就对照说明书琢磨;不会用电脑,他就买来资料钻研;平日里大量阅读报纸杂志,上网浏览新闻学习写作。

  刻苦自学,让郑垧靖迅速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能说会写的宣传干部,随后又成了全乡第一个熟练掌握电视新闻采编制播和平面设计技术的人。

  在平达乡政府同事们的记忆中,郑垧靖7年如一日,他白天扛着摄像机和数码相机翻山越岭,走村串寨,采写新闻;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办公室,顾不上喝一口水、擦一把汗,就打开电脑开始写稿。

  郑垧靖生前有一个工作习惯,当天采访的内容,就要在当天写完稿子。因此,他办公室的灯,常常是平达乡政府大院最后关闭的那一盏。

  “乡里的每一次活动,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每一项重要工作,都能见到他采写的新闻稿件和图片资料。”同事们至今还清楚地记得。

  辛勤耕耘结硕果。从事宣传工作近7年,郑垧靖这个“土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先后被省、市、县级媒体采用200多篇。平达乡的外宣成绩名列全县前茅,郑垧靖也先后被评为“保山市优秀乡镇宣传干部”“龙陵县对外宣传先进个人”“龙陵县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

  把党的声音送进千家万户

  每天清晨7时,“平达之声”广播总会准时响起,把党的惠农政策、科技法制知识、乡间新闻趣事,传递到偏远山乡3000多户群众的耳畔。

  2008年1月15日中午,郑垧靖搬回一堆高音喇叭到平达乡政府,鞋子没脱就爬上梯子安装设备。他兴奋地喊着:“我们有阵地了。”

  当“平达之声”广播回荡在平达坝子上空,郑垧靖的同事们看到了“阵地”的威力:有了“广播会议”,村组干部不用跑乡里就能开会;邀请本地致富能手现身说技,群众致富有了奔头;开通热线电话,乡政府分管领导直接为群众解惑释疑;河尾村、黄连河村、安乐村的傈僳语与汉语双语广播,让各民族之间更加亲近……

  小广播派上大用场。2009年,平达乡成为龙陵县推广“党的声音进万家”试点。

  平达乡是一个多民族聚居乡,有2.6万人,其中20%的群众是傈僳、彝、傣等少数民族。多年来,该乡把劳务输出作为重点产业来抓。许多青年外出务工后,在家的亲人始终放心不下。郑垧靖在下乡采访时,不少农民群众向他反映,孩子外出打工,虽然可以通电话,但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群众利益无小事。郑垧靖在心底记下了乡亲们的愿望,开始思考解决途径。

  龙陵县的县乡视频会议系统自2005年7月投入使用后,成功召开了多次视频会议。郑垧靖心想,为什么不充分利用该视频系统,为外出打工青年和在家的亲人搭建一个快捷方便的平台呢?

  从2005年9月开始,郑垧靖征得乡领导同意后,利用视频会议设备,与广东惠州锦多玩具公司和保山市工商联相互开通了QQ聊天视频电话。截至2009年12月,全乡就有1000多人次到乡政府使用视频电话,尤其是平达街子天,农民群众更是排着队与亲人对话。“视频对话解心结,千里亲情一线牵”一时传为美谈。

  利用视频网络,郑垧靖还让外地姬松茸种植收购大户陈波了解了平达。2008年,陈波来到平达发展姬松茸产业,每年为平达农民创收200多万元。

  近7年时间,在龙陵县平达乡的田间地头,郑垧靖把党的方针政策传送到千家万户,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到乡亲们的心坎上。

  情倾山村的基层宣传干部

  郑垧靖生前常说:“现在农民还不富裕,我们只有带头干,把工作做在前面,群众才会相信和支持我们的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忠诚地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郑垧靖生前虽然只是一名乡党委的宣传委员,却经常干“分外”的事,无论是挂钩村寨发展经济,还是全乡信访、综治维稳工作的重担,他都扛在肩上。在先后挂钩的5个村,他带领群众种山葵、烤烟、石斛,为群众办信贷、跑销路……不论事情大小,不管分内分外,他都干得有声有色。

  位于平达乡西北部大山深处的黄连河村,是一个傈僳族村庄。这里山高坡陡,生存环境恶劣,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卖木料、养殖生猪等,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长期位于全乡的下游。当地老百姓说,黄连河是因为历史上傈僳族人的生活比黄连还苦而得名。

  黄连河村的发展成了平达乡历届党委、政府最牵挂、最头痛的“难点村”。

  2003年,乡党委、乡政府根据黄连河地处冷凉山区的特点,开始引进山葵产业在村里发展。但是,由于群众缺乏山葵种植技术,对市场缺乏了解,直到2007年底,这项产业仍然徘徊不前,面积小、产量低、效益低。当地群众对发展山葵产业的信心也一天天下降。

  就在2007年底,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郑垧靖被派往离乡政府最远的黄连河村抓山葵产业。

  对于山葵产业,郑垧靖也十分陌生。接到任务后,郑垧靖买来了一大堆书籍,如饥似渴地自学有关种植技术。驻村后,他与干部群众反复研究村情,并理清了发展思路,统一了群众思想。

  郑垧靖充分发挥宣传干部的优势,千方百计向傈僳族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农村发展形势、产业政策等,让当地傈僳族群众重新找回了发展山葵产业的信心。2008年初,黄连河村的山葵面积从原来的不足100亩增加到312亩,种植户200多户。

  熟悉农村工作的郑垧靖深知:农作物的种植向来是三分种、七分管。为了不让群众利益遭受损失,他积极协调公司技术员到村里开展技术培训、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生产……每一个环节,他都认真细致地检查督促,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并详细做好记录。特别是在山葵采收期间,他坚持与农户一起采收、分级、打包、装车、送货……每天都要忙到深夜。农民群众的事成了他的“分内”事,他把自己完全融入了这个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村寨。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黄连河村的山葵产业有了新的突破,实现产值50多万元,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00元。“发展山葵以前,一户人家一年也就1000元左右的收入!”村民们说。

  村民余文孝家2008年种植了2亩山葵,收入1万多元。家里不仅更换了电视机、电饭煲等家用电器,还建起了洗澡间,安装了太阳能。

  “一年四季都能洗上热水澡,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余文孝的老伴说,是郑垧靖老师给乡亲们带来了新生活。

  丰碑无语,行胜于言。郑垧靖把年轻的生命无私地奉献给了他热爱的平达人民。如今,以他名字命名的“郑垧靖基层宣讲团”,队伍正在不断壮大,党的声音又一次次走进了千家万户。

  斯人已逝,浩气长存。在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保山市和龙陵县都把郑垧靖作为守初心担使命的先进典型,再次掀起了学先进、找差距、办实事、促发展的热潮。

  短评

  每天,伴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平达之声”总能让保山市龙陵县平达乡的老百姓们,自然而然地念起一个故人。虽然,他已经离开10年了。他,就是“平达之声”的创办人郑垧靖。

  从2008年开始,郑垧靖创办了“平达之声”,通过乡村“小喇叭”,他将党的扶贫政策、平达逸闻趣事、农业实用技术送进了群众耳里,送到了群众心上;他善用互联网技术,用视频电话帮助群众与外出务工的亲人实现了“千里亲情一线牵”;他从一个“门外汉”自学成才,成长为全乡第一个熟练掌握电视采编能力和平面设计技术的宣传干部,并通过方式创新,为平达的产业发展穿针引线。他的“宣传”从来都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一边学懂弄通中央政策,一边走入田间地头发现问题,始终用应时创新的工作理念,服务基层生产、回应群众诉求、搭建干群桥梁。

  他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乡党委宣传委员,却并不仅止于动动嗓子、写写稿子。无论是挂钩村寨发展经济,还是全乡信访、综治维稳工作,他都扛在肩上,从不叫苦,实事细做。

  他的事迹不仅激励着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也为宣传战线的工作者树立了行为标杆。为人民服务从来没有分内分外之别,只有带头干、走在前,群众才会相信并支持,才能干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记者 李建国)

责任编辑:王自然

相关热词搜索:郑垧靖牢记使命丹心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