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岭公务员风采  >  正文

李涛:真情帮扶 贫困拉祜寨变美丽乡村

2020-10-30 15:15:47  来源:云岭先锋网

“云岭公务员风采”系列报道之七

真情帮扶 贫困拉祜寨变美丽乡村

——红河州绿春县看守所副所长李涛同志事迹材料

李涛在拉祜寨

蓝天白云下,一条宽阔平整的水泥路像一条玉带,带着拉祜人的新希望蜿蜒地一直伸向山外;青山环绕着一排排崭新的二层砖混楼房;屋顶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田地里,辛勤耕作的村民欢快的唱着拉祜山歌;村旁的山坡上,成片成片的茶园葱葱茏茏,随处可见在茶垅间忙着采摘的村民。

这幅生动和谐的生态图景掩映的是云南省绿春县平河镇大头村委会位于中越边境线上的一个小村寨——拉祜寨。拉祜寨由3年前的特困村、吸毒村到今天脱贫示范村的巨变,实现了“一跃跨千年”的历史性跨越,是红河州脱贫攻坚战中的典型案例,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国家扶贫办的充分认可。2017年5月,绿春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李涛被抽到工作组进驻拉祜寨开展扶贫攻坚工作,开启了这个原始贫穷落后村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华丽蜕变。

李涛对拉祜寨村民进行茶叶种植现场培训

沉下身办实事  守初心助扶贫

跟随工作队进驻拉祜寨的第一天,偌大的寨子里只有3个人,这让李涛非常惊讶。拉祜寨位于中越边境线上,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平河镇大头村委会,距离绿春县城83公里,与越南直线距离仅1公里,世居均为拉祜族。是全县贫困村致贫原因最复杂、贫困程度最深、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集民族直过区、特少民族村、边境特困村、原战区前沿阵地、毒品重灾区“五位一体”。加之交通不便,整个寨子168人,长期不与外界接触,思想贫瘠,文化滞后,一直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丛林式生活,住的是用几根树枝架起的窝棚,没有床,习惯席地而睡;大部分群众不种粮食、蔬菜和不养家禽,吃的全靠在山里找的野果和打猎。

大致了解了情况的李涛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沉下心来,想办法、做实事,要真扶贫,要带领全寨村民共同致富,一个都不能掉队。

第一步便是要革除陋习,纠正村民的生活习惯。

因拉祜寨村民仍延续着最原始的丛林生活方式,李涛和工作队员只能带上干粮进山一家一家的找、一人一人的劝,从一个山谷到另一个山谷,从这座山到那座山,为不漏掉一个村民,他们每天都要翻几座山。同时,还通过发放一些油盐柴米给一些村民,让他们又去做其他人的工作,就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拉祜寨村民陆陆续续回到了寨子里。

因为人不在寨子里,人口底数摸不清。随后,李涛积极与平河边境派出所对接,为村民们及时进行了户口登记、补录和办证;他们不会睡床,李涛和工作队为他们买床置被,亲手教他们铺床叠被;不会穿衣,又手把手教他们穿衣搭配;不懂个人卫生,每天早晨李涛和工作队员们都要挨家挨户去教他们刷牙、洗脸,打扫卫生;在李涛和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拉祜寨的村民结束了风餐露宿、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四季赤脚的生活,每家每户都住进了砖混的二层楼房,有了安全稳固、遮风避雨温暖的家。这个与现代文明近乎隔绝的“原始部落”一点一点的改变着千百年来的生活习惯。

给拉祜寨群众讲解扶贫政策

基层党员干部是精准扶贫的“领头羊”

自进驻拉祜寨第一天开始,李涛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通过无数次的入户走访,摸底排查,调查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将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做好做实,并及时将党和国家以及省州县出台的扶贫政策宣传到位。

自进驻拉祜族,李涛以寨为家,把寨里大事小事当成自己的家事,把贫困户家里的困难当成自己家里的困难来解决,他对待群众的热心劲和对待工作的认真劲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思想感情发生了深刻变化。“真的感谢党,是党没有抛弃我们,派来了驻村工作队,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做梦都不敢想的变化。”寨内村民普初九动情说到并强烈要求,希望能申请入党。

拉祜寨基层自治组织长期以来处于瘫痪状态,村民小组有名无实,没有成立村党支部,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力缺失,全村4名党员还沾染了毒瘾,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丧失。脱贫攻坚大会战的核心和关键在于基层党员干部能不能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工作队驻村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了拉祜寨临时党支部,李涛任拉祜寨临时党支部组织委员,和其他党员一同帮助拉祜寨成立村民小组党支部,选配党性意识强、群众基础好的老党员杨立甫为支部书记,形成“一寨两支部”基层党组织工作格局。临时党支部通过与村党支部同步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平时,李涛主要负责指导拉祜寨党支部书记杨立甫建立党务公开措施、健全联系群众制度等方式,在李涛和工作队临时党支部及杨立甫的共同努力下,村党支部组织生活正常化、经常化,步入正常运行轨道。

随后,李涛和杨立甫又组织开展了“户户红旗飘”工程,组织村民集体学习汉语汉字、唱红歌,在潜移默化中凝聚拉祜寨村民的向心力。原来不会讲汉语的村民,在工作队的带动下现在会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社会主义好》等红色歌曲,心向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意识已深入拉祜寨村民的心窝。今年7月1日,拉祜寨两个党支部联合开展了唱红歌、拔河、种养殖技能比赛等系列活动,拉祜寨村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意识进步增强,也激发了他们追求健康、快乐、美好生活的热情。

走访建档立卡户

探索整村开放式就地戒毒 打赢禁毒扶贫攻坚战

原始落后的拉祜寨村民因甚少与外界接触,没有任何医疗意识和知识,出现头疼肚子疼等情况就去附近找一些大烟来“治病”。为换取购买大烟的资金,村民又陆陆续续将自家的田地非法转让给附近的村寨,从此彻底失去发展生产的基本条件。在拉祜寨,扶贫攻坚面临的另一大困难就是毒品整治。

作为基层一线禁毒民警的李涛,看到眼里,急在心里。他发挥禁毒民警专长,积极与驻村工作队研究商讨,组织禁毒部门力量、村社干部深入拉祜寨,对吸毒人员集中开展拉网式排查,获取实有吸毒人员数据,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开放与封闭相结合的就地戒毒模式。

随后,李涛与拉祜寨群众同吃同住,规定他们要统一生活、生产、劳动,压缩涉毒人员的活动空间。开展常态化的教育、劝导吸毒人员自愿的、主动戒毒,并安排派出所医务人员开展生理脱毒治疗、心理脱毒治疗、康复治疗。同时,李涛还借鉴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枫桥经验”,将禁毒纳入村规民约,给吸毒村民签订禁毒承诺书。依托网格化建设,以“10户”为单位对拉祜寨进行网格划分,每个网格选出1名组长带领其他群众开展辖区内吸毒人员教育管控工作,同时建立拉祜寨吸毒人员动态管理措施。通过抓实抓细抓稳各项工作措施,拉祜寨毒品综合整治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截至目前,拉祜寨全体村民生理脱毒率达到了100%,村民们“要我戒毒”向“我要戒毒”的思想观念彻底转变。

带领群众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教育活动

找对路子 精准扶贫结硕果

要生产发展就要有地,但拉祜寨因之前村民吸食鸦片,全村的经济林和承包地大部分被非法转让,土地问题成为制约拉祜寨产业发展的又一大难题。李涛和工作队立即将土地问题上报当地党委政府,经过多方协调,当地党委政府帮助拉祜寨村民收回了已转让多年的土地。

现在的拉祜寨,每天清晨都会有村民小组长组织大家一起去干活,科学耕作、科学养殖的劳动模式和习惯已逐步形成。着眼短期,李涛和工作队经过多次调查,利用拉祜寨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土壤条件,发展黑木耳和榆黄蘑产业,通过拉祜寨土地入股,群众投工投劳,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发展黑木耳12亩、榆黄蘑10亩。中期,试种特色高原梨,按照产业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种植的思路,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开发拉祜寨周边的闲置土地,组织全寨村民示范种植高原梨15亩。长期,带领群众发展生态有机茶,以打造拉祜寨“茶叶专业村”品牌,本着绿色无公害的理念,在不喷洒农药的条件下利用生物技术种植出生态有机茶。目前,在李涛和工作队以及全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按照科学化种植标准,完成定植茶苗160余亩,慢慢改变了刀耕火种式的原始生产方式,稻谷玉米产量和牲畜成活率大幅提升,实现了粮食自给,不再缺粮少肉,解决了基本温饱。全寨还恢复种植草果500亩,所有农户都拥有了自己的增收产业。2019年,拉祜寨实现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0元,人均有粮200公斤,村民们有了自给自足的基本保障。

经过李涛和驻村工作队3年多来的努力,现在的拉祜寨,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家每户门前屋后干净整洁。曾经的原始贫困落后村寨正一步步嬗变,道路、供水、电力、广场、绿化等基础设施一应即全,产业链明晰,贫困户一户接一户摘掉“贫困帽”。曾经低迷安静的拉祜山寨“活”了起来,山坡间、山路上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欢声笑语回荡,处处充满了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王自然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