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史学习  >  正文

入城纪律是“和市民的见面礼”

2020-11-16 10:54:40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解放军接管上海初期,士兵遵守“不入民宅”守则,睡在马路上。

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但农村包围城市,包围不是目的,最终还是为了解放城市、建立人民政权。解放战争后期,随着胜利越来越迫近,进城及接管问题突出地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央作出一系列指示安排。1948年3月12日,军委电示华野所部“必须严令各部队在攻入城垣后,遵守城市纪律,坚守城市政策”,提出要“由野战政治部负责组织城市工作委员会及纪律检查队,随队入城,并吸收攻城部队之司令部政治部人员参加,以收工作协调、命令贯彻之效”。20日,中央和军委致电要求各野战兵团总结实施城市政策的经验,包括“攻城前的政治动员、政策讨论、组织准备、命令下达”“入城后的临时政权组织,军队纪律”。4月26日,军委特别指示攻城缴获物资分配问题,提出历次攻城经验,要使攻城部队保持纪律及秩序,除有充分的教育工作及周密的组织工作外,还必须将缴获物资分出必要部分,有计划地分配给全体担任攻城的部队及担任钳制的部队,一切指挥员战斗员每人一份,不使肥瘦不均。6月4日,军委批转东北野战军入城纪律守则八条,要求各地参考采用。1949年5月6日,军委下发了关于城市驻军不许住民房的规定。5月16日,又下发了入城部队十二条纪律规定,强调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约法八章与入城守则,严格保护一切原封不动,力戒不守纪律、乱抓物资等不良现象。这些经验做法及规定为部队遵守入城纪律提供了遵循。

1949年进驻上海是对军队纪律建设成效的一次大考。旧上海曾是远东的第一大城市,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种矛盾的汇集点,情况异常复杂,接收任务相当艰巨。为了顺利进驻上海特别是抓好部队纪律,从中央到地方都作了巨大努力。

毛泽东首先就为进驻上海奠定了工作基调,指出:“进上海是中国革命过一难关,它带全党全世界性质。”同时为避免因仓促进驻而陷于被动,他下令推迟了部队进攻上海的时间,并指示有关方面抓紧做好进驻上海各项准备工作。

华东方面,首先是4月25日经中央批准华东局下发了关于接管江南城市指示,规定了十条入城守则(后补充为十二条),强调“城市秩序的好坏,首先决定于入城部队的纪律好坏”,一切部队从军、政、后勤干部直到战士,“在入城前,必须普遍地、反复地、深入地进行党的城市政策的教育,及入城纪律的教育与接管城市的经验教育”。同时,为了准备进驻上海,渡江战役总前委和华东局还在苏南丹阳集中数千名干部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整训,重要内容就是纪律教育。5月10日,陈毅在丹阳对整训干部发表讲话,“主要讲入城纪律”,说:“上海很复杂,我们到了上海要越小心越好”“必须强调入城纪律,入城纪律是入城政策的开始,是和市民的见面礼”“全体干部对入城纪律,在丹阳就要演习讨论起来”。同日,华东局和渡江战役总前委向中央报告了进占上海的准备工作及各项规定,其中包括对部队入城纪律的细致安排。

5月下旬,第三野战军主力打进上海后,模范执行党的城市政策,严格遵守入城纪律。为了不惊扰市民,在蒙蒙细雨中,部队和衣抱枪,悄然无声地睡在潮湿的路边。早上市民醒来,开门看到这一感人的场景,油然而生的便是对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由衷赞佩。人民解放军用严明的纪律令无数上海市民为之动容,深深震撼着这座旧中国曾经最大的城市。时居上海的竺可桢在日记里写道,“五月廿六日星期四。下午三点起微雨,子夜大雨。上海全部解放。……解放军在路站岗,秩序极佳,绝不见欺侮老百姓之事。在研究院门前亦有岗位,院中同人予以食物均不受。守门之站岗者倦则卧地,亦绝不扰人,纪律之佳诚难得也”。

(摘编自《毛泽东研究》2020年第3期,作者:吕臻)


责任编辑:李敏

相关热词搜索:纪律市民见面礼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