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袁海毅  >  正文

美乐,美了美了

2020-11-23 17:31:34  来源:云岭先锋网

(建议在WIFI下观看)

在丽江市玉龙县黎明傈僳族乡的老君山腹地,藏着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美乐村。这里海拔2400-2700米,风景秀丽,98.6%的村民都是傈僳族群众,他们长期生活在大山中,思想观念保守。过去曾因为贫困闭塞,被称为“美而不乐”的地方。

高山河谷犹如一道天堑,阻断了傈僳族群众的出山路,也阻挡了他们脱贫致富的脚步。在美乐村党总支的带领下,村民们一锄一锄、一钎一钎地砸向绝壁顽石。历经20年,打通了118.6公里的村组公路。通过发展生态产业,移走贫困、移走落后,一步步奔向小康,奔向富裕。

美乐,如今成为了“又美又乐”的傈僳族幸福家园。

(一)

行走在美乐村,花果飘香,风景宜人。美乐村委会阿巴比小组村民龙梅圣正在自家地里劳作,地里的核桃树上挂满了饱满的果实,林下套种的中药材翠绿一片,从近到远蔓延成绿色的海洋。

“现在日子红火了,每一天都有盼头。”龙梅圣在山上搞起了养殖业,山下还种有烤烟,每天劳作身体虽苦,心里却像蜜一样甜。这样的日子,龙梅圣过去想都不敢想。

△村民的生活越来越美

过去,美乐村是出了名的贫困村,路不通、水不通、电不通。村民自己种的粮食只够吃三个月,有大半年都要靠国家救济粮、回销粮来维持生活。

“很多村民只有过年时才吃得上一顿白米饭。”说起多年前的贫困面貌,美乐村党总支书记谢良忠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20多年前,村民想把白芸豆卖到县城去,人背马驮要走两天时间。卖头猪,价格比邻村要便宜,还要拆下木门板把猪抬下山、抬过河。“打杵子、背篓子,卖猪还得抬轿子。”这句顺口溜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美乐村的变化,要从24年前说起。1996年,年过六旬的谢良忠在乡里做小生意。作为村里为数不多上过高中的村民,靠着勤奋与努力,谢良忠率先成为了村里的万元户。为了改变村里的贫困面貌,谢良忠被乡里选中,请他出任美乐行政村的村长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谢良忠

(二)

“路不通、电不通、水不通,发展无从谈起。”一个想法开始在谢良忠内心生根发芽:要有出路,必须修路。村民们认为这是天方夜谭。“山上都是悬崖峭壁,站都站不稳,怎么修得了路?”

为了做通群众工作,谢良忠首先召开群众大会,提出建设18公里主村道。“3年修不通,5年!5年修不通,10年!一代接一代,总要修通这条路!”为了把村民组织起来,谢良忠一遍又一遍地给村民讲道理、讲想法和信念。

谢良忠激活了村民们修路求变的强烈愿望,一呼百应上山修路。没有资金和物资,谢良忠就东奔西跑找筑路物资,在乡里要到了10箱炸药。修路没有炮杆、炮锤,他发动村民一起想办法。为了买炮杆、炮锤,有的村民将家中唯一的一只下蛋老母鸡卖了。

开工这天,全村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动了起来。1000多名村民挥动铁铲、举起铁锤、铁撬,向悬崖峭壁宣战,在峭壁上如蚂蚁啃骨头一样一铲一镐撬石块。渴了,喝溪水;饿了,吃烧蔓茎(一种类似萝卜的植物根茎)。早出晚归,日复一日,仅仅一个星期,就修了3公里。

△美乐村村民上山修路(资料图)

1997年,谢良忠入了党。加入党组织之后,谢良忠带领村民摆脱贫困的愿望更加强烈。

第一阶段动工建设了3公里,第二阶段动工建设了3公里,第三阶段12公里的土方挖完,炮眼打好后,炸药没有了,公路面临停工。当年正月十五,谢良忠取了自家的存款8万元,到丽江买了炸药。1998年11月,美乐村长18公里、宽6米的主村道通车了。随后,他又自己设计、测量,带领村民开挖了村委会到各村民小组的公路。

△俯瞰美乐村

(三)

“苦熬不如苦干、苦等不如先干”是当时美乐精神的精髓。通往马世底小组的村组公路背靠悬崖,是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美乐村党总支组织村民采取分组包干的方式,利用农闲时节,一年集中组织两场开挖工程。缺少机械,一炮一锤,一锄一锄的挖,没有吃的,靠玉米面稀饭、烧蔓茎饱腹。

绝壁凿路不简单,随时都会有“意外”。回忆起当时修路的种种艰辛,马世底村小组党支部书记雀云新至今记忆犹新,“为了保证群众的安全,村小组的党员、团员、青年20多人在这里睡了三个月。”

“那个时候没有挖掘机,点了炸药就要拼命跑。”为了修路,谢良忠的脚不知道磨了多少层皮,破了多少个血泡。

如今,马世底村组公路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惠及下,土石路变成了水泥路,危险路段也加装了防护栏,村民的出行安全有了保障。

△美乐村村民正在修路

据不完全统计,为了修好路,从1996年年底开始,美乐村全村19个村民小组,2058名村民,一同投工投劳,共计耗用10多万个工时。1999年底,纵贯美乐村东西的36公里主干道通车。2016年,118.6公里的村组公路全部打通,公路通到了家家户户门前。2000年,谢良忠村书记、主任“一肩挑”,这一干就连任了4届。

路通了,电和水的问题也逐渐得到解决。美乐村架通了全村68公里的线路,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

(四)

路通了,电通了,水通了。如何让村民们实现脱贫致富?美乐村党总支瞄准了脚下的这片土地。

美乐村高山耸立,沟壑纵横,人们长期沿袭了“砍一片,烧一坡,种一箩,收一筐”的原始生产方式。生态遭破坏后,容易引发泥石流。美乐村村民一直有采收野生核桃的传统。2009年,美乐村党总支决定带领村民发展核桃产业。

种核桃能赚钱?谢良忠遭受了来自村民的质疑。谢良忠一方面耐心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发动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种植核桃。他还主动找到县林业和草原局寻求技术支援,对美乐村的5000亩野生核桃品种进行高枝嫁接。

△美乐村发展核桃产业

美乐村98.6%的村民都是傈僳族群众,他们长期生活在大山中,思想观念保守。为了拔掉穷根,美乐村党总支在全村组织开展了“脱贫路上手牵手,共同致富奔小康”活动。村民以6户人家为一组,由共产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为组长,互相帮扶。

浩丽军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谢良忠上门与他结成帮扶对子,出主意想办法。为了打消他的畏难情绪,谢良忠为他筹集资金,还带他到大理、楚雄等地学习种植技术。浩丽军一次种下了40亩核桃及中药材,实现了脱贫,家里盖起了新房。

(五)

每年的10月到11月是核桃成熟的季节,美乐村村民们就开始忙碌起来。核桃产量不断增加,但核桃市场价格却开始不景气,如何提高核桃的附加值成了美乐村党总支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美乐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贷款60万元,购置了核桃冷压精油、筛选等设备,建起了玉龙县第一家核桃加工厂。

△核桃获丰收

村民们先采摘核桃卖鲜果,再卖干果,卖核桃仁,最后再把剩余的核桃加工成核桃油。村里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公司开发核桃产品。“通过发展核桃精深加工,我们要把百姓的产品都卖出去。”谢良忠信心满满。

核桃产业的发展鼓舞了村民们的信心,美乐村党总支又把发展目标瞄准了林下经济,带领村民在林下套种魔芋、菌类、中药材,形成7000亩种植规模,年收入可达500多万元。

“药材跌价了,我们还有核桃,还有大豆等作物。”村民龙梅圣家里种了3、4种作物,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如今,龙梅圣搬到了新家,还在山上发展养殖业,在山下种起了烤烟,开了村里的第一个修车厂。去年,家庭收入达到了40多万元,家里买了一辆越野车。

△美乐村生产的核桃油产品

(六)

如今的美乐村,树上有果、树下有中药材、中间有高杆植物,村民们一亩地有了三份收入。通过发展核桃生态产业之后,美乐村没有再发生泥石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2019年,美乐村累计收入达到3000余万元,其中,核桃、花椒产业收入1千万余元,务工收入1千万余元,其它产业收入1千万余元。绿色产业的发展,夯实了美乐脱贫致富的根基,美乐村先后荣获了“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国家森林乡村”“市级生态村”等称号。

站在美乐村的核桃树下,青山绿水,凉风习习。眼前这片曾经的荒凉之地,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而这些,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也得益于乡亲们的苦干实干。谢良忠心里感慨、心怀感激。忆来时路,走脚下路,望未来路,谢良忠心绪激动,更感责任如山。

“今后,美乐村党总支将继续带领群众,做大做强核桃等产业发展,让老百姓的腰包更加鼓起来,为创建最美丽、最富裕的傈僳族村寨不懈努力。” 谢良忠说。

云岭先锋全媒体策划

记者 袁海毅 郝亚鑫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黎明乡提供)

责任编辑:王自然

相关热词搜索:美乐,美了美了
上一篇:老县长的新梦想
下一篇:美乐,美了美了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