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佛雁  >  正文

大山里的“移动剧场”

2020-12-02 17:07:19  来源:云岭先锋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是保山学院音乐学院学生党支部每到一个村寨必唱的歌曲。2017年以来,保山学院音乐学院学生党支部送艺下乡60多场,参与人数达300多人,足迹遍及保山20多个贫困村寨,通过文艺演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山区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学院师生的温暖与爱。这支文艺小分队的倾情演出,不仅赢得了山区群众们的阵阵掌声,更有不少群众流下了感动的眼泪。到底是什么这么吸引人?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

△保山学院音乐学院学生党支部“送艺下乡”(资料图)

惠民故事上舞台

“老乡,洪水来了,快撤啊!”今年5月7日,由保山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学生党支部宣传委员苏文斌创作的,反映扶贫工作队员扎根山乡,奉献青春与热血,践行初心使命的音乐小品《山寨回响》在保山市隆阳区文化馆上演,现场观众约2000人,同时进行了网络直播,点击量达10万多,反响强烈。

“艺术来源于生活。”说起这部作品的创作历程,苏文斌表示,情景剧中的很多故事都是他2016年在隆阳区瓦渡乡垭口村驻村时发生的真实事件的体现。

2017年雨季,澜沧江流域暴发20年来第一大洪水,多地发生洪涝灾害,停产停电紧急撤离。

垭口村地处澜沧江流域下游。洪水持续上涨,可能会威胁到老百姓人身、财产安全。当地连夜下发转移群众预警通知。

这项任务落到了时年37岁的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苏文斌和一同驻村的年轻工作队员身上。他和工作队员晚上10时接到通知,此时距离洪峰到达大概只剩10个小时。时间紧迫,苏文斌连夜召开群众大会,但老百姓都已入睡,凌晨1时才召集齐大家。

“时间紧,来不及收拾东西了,贵重物品带走,其他东西都留在原地,以生命安全为主。”工作队动员话一出,多数群众都愿意执行,唯独80多岁的花大爷有些情绪。

“我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从来没发过大水。”花大爷坚持不搬。

“上游的桥都被冲垮了,为了安全,一定要搬走。”群众会上苏文斌耐心给花大爷解释,花大爷的家人都已同意,花大爷口气松了些,表示走可以,但他的财产、养的一匹骡子和家里的柜子要一起带走。

“本来人手就少,没办法,我们只有组织工作队员和垭口村党员一起帮花大爷把东西搬到海拔较高的地方。”开完群众会,苏文斌和10多名党员纷纷跑到住在江边的花大爷家,牵骡子的牵骡子,搬柜子的搬柜子。

“从江边搬到海拔1200米以上的村民家,坡又陡,又是下雨,路又滑,光是人走路都困难,还要抬东西……”苏文斌回忆,大家齐心协力,凌晨2时许将群众安顿在村小学住下。第二天一早洪峰如期而至,洪峰退了两天后工作队又组织人员把花大爷的东西搬回去。

回想起来,花大爷既后悔又感动:“工作队为了老百姓的财产不受损失付出那么大的代价……”

送艺下乡上演“雨中情”

2019年6月1日,在瓦渡乡丛岗村小学操场上,一个小舞台前的一场演出,吸引了近两百名村民观看。当地村民自带小板凳前来观看保山学院音乐学院“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红色筑梦文艺小分队”的演出。当节目刚演到第二个歌伴舞《阳光路上》时,天空下起了大雨。“观众都是从四里八乡赶来的,眼看还有14个节目没演,演出不能因天气而中断。”见状,苏文斌和学生党支部书记赵永琳急忙组织群众撤离到操场两侧避雨,观众有序将小板凳安放在过道继续观看节目;将小舞台移到篮球场上,所有演员都移下去露天演出。

舞台上,党员杨老师正在冒雨演唱《永远跟党走》,身上的礼服全被雨水浸湿。村民们看到后,很快给她递来了一把伞。杨老师接过雨伞打了会儿,但担心影响舞台表现力,不能呈现最好的效果。她又把伞放在地上继续表演。演员们演完一个节目,脱下湿透的衣服都可以拧出水来。

2016年艺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党员赵应芬回忆:“一开始浑身湿透了确实很难受,但感受到乡亲们的掌声和欢呼声,我找到了与观众心手相牵的感觉,明白了一个文艺工作者的价值所在。”赵永琳说,在那样的氛围下,演员们的状态比在专业舞台上还好。

演出结束,雨停了,老百姓还迟迟不肯走。文艺小分队又加演了两个节目,和群众手牵手围起来一起打跳,将整个演出推向高潮。不少村民说,自己有生以来从没看过现场演出,有些老人甚至连隆阳区都没到过。现场的演出效果让村民们感到震撼。

为此,文艺小分队又加演了两三场,创作了本土歌曲《相约瓦渡》并编排成广场舞,还给当地捐献了音响。

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上半年,文艺小分队先后在市内36个村寨进行送艺下乡演出40余场,参演人数达160余人次。

△孩子们观看演出(资料图)

送教上门传承红色文化

今年6月7日,音乐学院钢琴专业学生李宗龙响应学校号召,成为了102名支教队员中的一名。乘车8小时后,他到达了支教点——怒江州福贡县架科底中学普职教育融合班。不同专业的支教队员分散在当地中小学、幼儿园,和李宗龙在同一学校的有6名同学。李宗龙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同时兼任音乐课教师。

在支教点,李宗龙传承着音乐学院学生党支部的精神——教孩子们唱红歌。他发现当地音乐教学条件十分有限,乐器仅有吉他和手鼓。由于当地音乐老师不足,学生普遍缺乏乐理知识,但当地的少数民族学生却十分喜欢唱歌,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音乐。李宗龙组建了音乐兴趣小组,在课余教授孩子们音乐。李宗龙教孩子们分声部唱合唱,教孩子们表演情景剧……6月25日端午节,李宗龙组织同学们排练“浓情端午”主题晚会节目,参加送艺进社区演出活动。从300多名学生中挑选出30人组成文艺队,排练了半个多月,一台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展现在乡村舞台上。

△保山学院音乐学院学生党支部“送艺下乡”(资料图)

支教队员不仅在学校教授孩子们专业知识,还会去当地更边远的地方看望慰问群众。正值雨季的一天下午,由于不通车路,李宗龙和搭档走了两小时山路才到达一群众家,全身已湿透。在了解了群众家生活状况后,李宗龙鼓励他们不要放弃理想,坚信明天会更好。随后,李宗龙开始教群众唱红歌,一遍又一遍,歌声嘹亮,响彻村寨……

云岭先锋全媒体策划

记者  高佛雁

(图片、视频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李敏

相关热词搜索:山里移动剧场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