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史学习  >  正文

新中国初期的乡村文化振兴探索

2020-12-21 09:17:56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作家柳青(左一)融入农村,运用鲜活的农村素材写作《创业史》,探讨中国农业的发展之路。

乡村文化振兴既是一个当代命题,也是贯穿近百年来中国乡村现代化事业的长期主题之一。毛泽东在实现乡村文化振兴问题上有着可贵探索,其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让乡村走出传统的边缘与盲区

虽然中国文化传统中不乏“民本”“重农”思想,但民众有时仍被视作无知“群氓”,在文化上身处边缘和“暗角”。毛泽东指出,必须革除封建旧文化对农民的压迫,提高农民的文化地位。在他的倡导下,农村题材成为文艺创作热点。《红旗谱》《创业史》等反映农村新秩序、新气象的文学作品,以及赵树理、柳青等与农民血肉相连的现实主义作家大量涌现,农民形象变得主流、正面;乡村也从传统叙事的边缘与盲区中走出来,以崭新面貌赢得全社会的关注和尊重。

利用本土资源增强凝聚力

毛泽东认为,分散、低效的小生产以及文化的低迷和心态上的自卑,与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要求格格不入,必须在思想文化层面对农民进行动员,以从根本上改善乡村文化生态。主要探索方法之一是利用农民熟悉的乡村话语、本土素材,增强乡村文化的凝聚力和农民的集体身份认同感。

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开展“算细账”“忆苦思甜”“典型思想讨论”等活动,通过引导农民群众“说话”,使农民逐渐建立阶级归属感和集体凝聚力。毛泽东还大力倡导农民群众挖掘生活素材进行自主创作,1958年的“民歌运动”就意在动员农民通过自发创作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鼓舞。各地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始活跃,乡村社会的“精气神”逐渐凝聚起来,被动、怯懦、“感觉事事不如人”的文化心态也得到扭转。

传承提升乡村文化价值品格

要彻底扭转乡村、农民的落后精神面貌,必须重塑乡村文化价值品格和价值追求,清楚地表达新的时代条件下农民应当崇尚什么、乡村应当提倡什么、未来乡村应该是怎样一幅图景,并充分发挥这些价值观念的教育引导作用。

以对农民群众的能动性的认识为例,毛泽东认为“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只要善加引导和改造就能符合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并化作乡村发展的精神动力。在大型文献《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中,他选编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各地农村的先进事迹报道,并撰写一百余篇按语。那些农民克服重重困难进行生产建设的故事,体现着吃苦耐劳、勤勉顽强、诚实肯干等传统品格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焕发出的新生机。

讲好乡村故事,提振农民精气神

毛泽东大力推动乡村故事的社会化传播,使乡村价值、乡村故事成为“比学赶帮”的活跃参与者。乡村价值理念、乡村先进事迹绝不是乡村内部农民群众的“自说自话”,而应得到挖掘和宣传。毛泽东曾亲自写诗宣传乡村典型。两首《七律·送瘟神》歌颂了乡村干部群众努力消灭血吸虫病的事迹。毛泽东表示,这两首诗是“宣传诗”,“略等于近来的招贴画”,在宣传乡村健康防疫工作方面可以“聊为一臂之助”。《七律·到韶山》以豪迈遒劲的笔触向全社会讲述了乡村的巨大转变和“遍地英雄”的崭新面貌。这些描写乡村、讴歌农民的诗作广为流传,对提振农民“精气神”、促进乡村精神面貌提升的作用是超越时代的。

(摘编自12月7日《北京日报》 李炼石/文)


责任编辑:李敏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