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史学习  >  正文

三千孤儿入内蒙

2021-03-15 10:40:29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原标题:三千孤儿入内蒙

1959年到1961年的自然灾害和饥荒席卷了江浙沪一带。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几十个孤儿院里,几千名孤儿因为粮食不足,严重营养不良。这些幼小的孩子该怎么办?党和政府决定,把这些“国家的孩子”送到草原。

按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同时也是内蒙古自治区主要负责人的乌兰夫主持召开会议,部署各盟市、各有关部门做好准备工作,包括衣、食、住以及医疗保育人员等。对于这次孤儿移入,乌兰夫下达了“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指示,要确保一个不少地安全到达目的地。

1960年到1963年,内蒙古各地先后接纳了3000多名孤儿。他们小的只有几个月,大的也只有7岁。由于长期营养不良,他们大多数面黄肌瘦,有些还在患病。孩子们先被收留在城市的医院里,经过严格的体检、治疗后,再被送入育儿院。

牧民们非常心疼也非常喜欢这些来自远方的孩子,一些牧民骑着马、赶着勒勒车从几百里外赶来领养,有的牧民一家就收养了五六个孩子。他们把这些孤儿视为“国家的孩子”,将他们接回自家蒙古包,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精心抚养。

当“上海孤儿”被送到草原时,正在托儿所工作的都贵玛只有19岁。被招进四子王旗保健站后,她便承担起照顾28名孤儿的任务。做饭、洗衣、煮牛奶、教语言、和孩子们一起玩、哄孩子们入睡……年轻的未婚姑娘和28个幼小的孩子组成了大家庭。在照顾“上海孤儿”的日子里,她每天都从早忙到晚,跟陀螺一般。晚上是最难熬的时候,一个孩子醒来哭,其他孩子就跟着闹。如果有孩子生病了,她就要冒着凛冽的寒风和被狼群包围的危险,深夜去几十公里外找医生。

都贵玛被当地群众称为“草原母亲”。在她的坚持和精心照顾下,28名上海孤儿没有一个因病致残,更无一人夭折,在那个缺医少药、又经常挨饿的年月,几乎是一个奇迹。

孩子们渐渐长大,一个接一个被牧民们接走。对都贵玛来说,每次离别就如同骨肉分离般痛苦。孩子们全部被接走后,她的生活渐渐平静,而这些“国家的孩子”就扎根在了草原,再未离开。40多年过去,2002年12月2日至5日,其中的十多名孩子代表还曾回到上海寻根访问。当时他们已是中年,其中有医生、教师、牧民、高级工程师,还有地方政府的官员。

2019年9月29日,都贵玛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如今,她抚养过的孤儿大多已经到了花甲之年,成为了爷爷奶奶,有的已经去世。都贵玛说,从过去到现在,她始终都觉得那些孩子不但是“国家的孩子”,也更是“自己的孩子”,从成为他们额吉的那一刻起,自己就成为了他们一辈子的额吉。原本相隔千里,没有血缘关系,如今却骨肉相连、生死相依。“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也成了一段民族团结、亲如一家的历史佳话。

 (摘编自3月6日澎湃新闻,作者:栾晓娜)


责任编辑:李敏

相关热词搜索:三千孤儿内蒙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