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章朗村:茶香悠悠富农家

2021-08-24 17:40:26  来源:《致富天地》2021年第7期

贫穷落后的年代,虽然有祖先留下的茶树,但世代以茶叶为生的云南省勐海县西定乡章朗村村民却依然吃不饱饭。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章朗村在做好茶产业的同时,还通过改善人居环境、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加速向现代文明迈进。如今的章朗村,独特的茶文化享誉海内外,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茶叶助力脱贫

千年古寨章朗村与缅甸只相隔一片原始森林,是西定乡最大的布朗族村子,全村有271户1171人。

回想起以前的泥巴路、茅草房、人畜同楼的穷苦生活,章朗村党总支书记岩胆南很是感慨:“茶叶是我们村最主要的产业,全村共有茶园8000亩,其中古茶树约有9万株,但以前种茶没能让村民增收致富。”

转机出现在2003年。从那时起,普洱茶价格不断上涨,广东、浙江、湖南等地的茶商相继来到章朗村收茶,古树茶成了香饽饽。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村民开始有意识地保护古茶树。

“县茶业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来教我们科学采茶、修枝管护、绿色除虫等,经过培训,我们种植的茶叶质量和口感一年比一年好。”岩胆南说,依靠发展茶产业,2016年,章朗村实现脱贫。目前,古树茶价格达1600~2000元/公斤,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了支撑。

如今,走进村中可以看见,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口或几口用来炒茶的大锅,村民家中都建起“晒茶房”,自发考品茶师等资格证的村民越来越多。“以前村民不讲卫生,两三个月不洗衣服是常事。现在钱包鼓了,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专门买了洗衣机,把自己收拾得漂漂亮亮的。”岩胆南说。随着收入增加,章朗村村民的房子从茅草房变为干栏式、砖瓦房,再升级为别墅,拥有两辆车成为每户村民的标配。

激活潜力路子宽

口袋鼓起来的村民,思想也越来越活。2019年2月,25岁的村民玉珊第一次开通抖音账号,开始试着在线直播自己采茶、制茶的过程。从腼腆羞涩到坦然面对镜头,如今积累起4万粉丝。“很多人留言夸我的茶看起来很好,纷纷问我如何购买。”玉珊敏锐地意识到商机所在。“以前我家卖茶主要靠消费者口口相传,现在可以通过抖音实现销售。”玉珊告诉记者,2020年,她线上茶叶销售额五六万元,线下批发额10万~20万元。

除了电商富民,村民也感受到人居环境改善带来的商机。“如今,村民已经养成每个星期自觉打扫两次卫生,一个月全村大扫除3次的习惯。”章朗村原党总支书记岩应动说,随着家畜集中养殖,进一步绿化环境,拓宽道路,外地茶商越来越多。近两年,村里建起3家民宿客栈、2家饭店。

交通和居住环境的改善,进一步激发了村民的干劲。2019年12月,章朗村入选国家森林乡村,名气越来越大。“现在每星期约有100~200名游客前来,游客的消费能力高,消费在1万~3万元的都有。”岩胆南说。

传承文化振兴乡村

作为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民族文化保留较为完整、历史悠久的布朗族村寨,章朗村有着丰富的生态和民族文化资源。2004年,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上级党委、政府决定在章朗村建设布朗族生态博物馆,项目由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会同相关部门拨款承建。2016年2月,章朗村组织各地布朗族兄弟姐妹相约章朗,共同庆祝生态博物馆的落成。

在村党组织的引领下,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博物馆的日常管理和保护中来,村民们把博物馆视为寨子的宝贝,像爱自己家一样守护着它,并不断收集和充实馆内展品,以丰富多样的方式展现布朗族文化。

除了来自各地的游客之外,近年来,国内不少高校前来章朗村设立调研基地,研究生、博士生、专家学者成为村里的常客,章朗村的名字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论文和新闻里,布朗族传统文化进一步得到挖掘和弘扬。农闲时,章朗村会不定期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歌舞比赛、乐器(三弦琴)培训等进一步弘扬布朗族文化。

“自博物馆建成以来,章朗村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寨子的知名度快速提升。”岩胆南说,如今村民都意识到,保护和发展好生态博物馆,是他们世代的义务,更是作为本民族的一种责任和担当。

本刊记者 欧阳小抒


责任编辑:李敏

相关热词搜索:章朗村悠悠农家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