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刊记者看云南  >  正文

濒危热带植物如何保护?来,从“雨林巨人”望天树聊起……

2021-09-10 10:51:10  来源:云岭先锋

云南省总面积仅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4.1%,却分布有超过全国半数的高等植物,是我国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素有“植物王国”的美誉。

其中,分布着西南部南部热带植物区系240科1778属7199种高等植物,因其处于低纬度高海拔的特殊属性,长期以来备受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的美誉

但是,

生长区域面积减少、

人为破坏增多,

让不少热带高等植物濒临灭绝。

如何让这些植物回归?

↓↓

开辟研究的“肥沃土壤”

西双版纳州处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缘,属于热带,但这里拥有热带雨林吗?曾经,这让很多专家学者心存疑问,但龙脑香科柳安属植物望天树的发现,让世界认可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存在。

望天树,由于其树冠好似撑开的伞盖,人们站在树下难以看到树顶而得名。成年望天树高40~60米,胸径达60~150厘米,树干通直且无分杈,也让其成为热带雨林中的擎天巨树。望天树是亚洲热带雨林的标志性树种,20世纪70年代,云南的专家学者在勐腊发现了望天树,为中国热带雨林的存在提供了关键证据。

△望天树

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成年的望天树十分稀少,虽然落果很多,但因果实萌发后死亡率较高,热带雨林荫蔽的环境让其生长速度十分缓慢,三四年的望天树树苗甚至不到1米高,且难以被非专业人士所识别。此外,每2万粒望天树种子中,只有1粒能萌发长大。

为拯救以望天树为代表的多种热带濒危植物,2007年10月,西双版纳州在拥有众多望天树的沟谷雨林地区,建成20公顷动态监测样地。“20公顷动态监测样地像一个小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对于研究物种多样性帮助很大。”据西双版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执行站长邓晓保介绍,样地常规监测项目包括种子雨(凋落物)监测、幼苗动态监测、树木生长环境监测。通过监测这些植物,给植物功能性状与物种共存机制、植物与动物和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该样地也是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动态监测样地。

△大果榕

为更好地对望天树等高大乔木进行观测,2014年10月,西双版纳林冠塔吊建成并投入使用。最高起升高度81米,最大工作幅度60米,也是目前世界最高的林冠塔吊。“有了林冠塔吊,科研人员可以更好地观测林冠上的孢子植物、无脊椎动物和树栖微生物。”邓晓保举例说,由于受热带雨林树高的限制,以前开展种子采集一直很难,有了林冠塔吊,困难迎刃而解。

生物多样性的系统研究往往要历经数年甚至数十年,但在邓晓保看来,目前多项依托样地和塔吊开展的研究项目已卓有成效,成果将在未来慢慢显现,而把这些成果推而广之,对于热带植物的扩繁将会有较大的帮助。

△旅人蕉

开展迁地与就地保护

20世纪末21世纪初,兰花曾风靡一时,但大面积的采挖让不少野生兰科植物濒临灭绝。花形奇特、花色丰富、花期持久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白旗兜兰就是其中的代表。

“2003年,普洱市林业局(现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在普洱市思茅区六顺镇发现了野生的白旗兜兰,成为我国唯一已知的白旗兜兰分布点。”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兰花多样性与保护研究组组长、副研究员罗艳介绍说。因原生地自然环境不佳,人为干扰极其严重,白旗兜兰总群数量急剧减少,2012年时思茅区仅存10多株野生个体。

△大花万代兰

经过研究,课题组将几株白旗兜兰迁到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进行扩繁。2015年,组培成功的100株白旗兜兰迁回了原生地,但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迁回原生地的白旗兜兰生长情况不如预期。为此,课题组一方面完善白旗兜兰的繁殖技术,一方面积极寻找更适合白旗兜兰生活的“新家园”。“2019年9月,我们分别在3个异地回归点,回归了70株3年的白旗兜兰幼苗。”罗艳说,经过对其长期监测后发现,这些幼苗基本可以适应新环境。下一步课题组会把上千株培育成功的白旗兜兰幼苗回归野外。

△鼓槌石斛

白旗兜兰的迁地保护,只是近年来兰科植物回归大自然的一个缩影。据罗艳介绍,目前版纳植物园从野外收集了500多种热带亚热带属性的兰科和石斛属种质资源,并在园内进行试种和扩繁,只要条件成熟,它们都将重回大自然。

在茂密的丛林中,随处可见茎干细长、依附其他高大乔木向上攀援的藤本植物,藤枣便是其中一种。过去,藤枣一直活跃在红河、西双版纳、普洱、德宏等地的密林之中,但由于多年来人为活动的干预,导致它的数量急剧减少,这种不起眼的云南特有藤本植物成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藤枣

“藤枣的研究和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就地保护是目前较为成功且有效的保护方式。”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科研所所长、正高级工程师郭贤明介绍说。藤枣繁殖能力较差,且生长较慢,一旦遭受破坏,恢复的周期较为漫长。“对藤枣的保护一方面要做好对其原生环境和种群的保护,另一方面需加强宣传,让大众了解藤枣的相关知识和保护的重要性。”郭贤明说,藤枣的就地保护已逐步走上正轨,种群数量和规模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孔雀竹芋

找到发展和保护的平衡点

云南蓝果树是分布在西双版纳州的云南特有蓝果树科植物,在21世纪初的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中,仅在西双版纳野外发现8株,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并被列入了极小种群保护物种名录。为有效扩大其野外种群数量,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组织人员开展了种苗培育工作。经过努力,目前已有几百株云南蓝果树在保护区内种植存活。多株20余米高大挺拔的云南蓝果树和其他树木和谐共生,形成颇为壮观的生态景观。

△云南蓝果树

作为云南蓝果树野外回归项目的负责人,郭贤明以其为例,分析了植物保护和动物保护之间群众参与度和重视程度的不同。“在动植物保护领域,群众更倾向于关注具有明星效应的大型哺乳动物,如亚洲象、黑颈鹤等。”郭贤明表示,一方面,大多数植物自我繁育能力和更新能力较强,因此人们对珍稀植物的关注度远不如珍稀动物。另一方面,植物与动物不同,无法活动,如果保护与宣传的力度不够,反而会造成“越是稀少,越要偷挖”的现象。

对于如何做好热带植物的保护,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杨永平认为,这是一个系统的问题,既需要植物园、保护区和各科研院所对濒危物种进行组培繁殖,培育出更多的幼苗,并有组织、有计划地将其回归自然,又需要人类减少对植物栖息地的破坏。

△红毛丹

“我们反对侵占植物栖息地,也不接受极端环保主义者完全以自然为本的观点。”杨永平举例说,过去吃不饱,种地施肥打农药,是要解决生存问题。现在生活好了,有农药和残留超标的化肥都已停止使用,这就是找到了发展和保护的平衡点。而对于热带植物的保护而言,也需要寻找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点。他表示,很多野生植物未来的潜力和经济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如产业规模已达上百亿元的药用植物三七,就是来源于大自然,并逐渐产业化的典型案例。

云岭先锋全媒体记者 王学勇 邹鹏

责任编辑:王璐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