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云南:淡水鱼种类全国第一

2021-09-23 16:06:39  来源:《致富天地》2021年第9期

墨江县泗南江元江鲤保护繁育基地一角。刘宇摄

云南以九大高原湖泊为主的众多河流水系和独一无二的立体气候,孕育出种类繁多、以鱼类为典型代表的丰富水生生物。据有关统计数据,云南记录的淡水鱼类有13目43科629种,占我国淡水鱼类种数的39.93%,居全国第一位。其中,土著鱼类就有594种。鱼类资源十分富集。

近年来,依托丰富的种质资源和独特的气候优势,云南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推进鱼类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成功实现人工繁育并待进一步规模化开发利用的土著鱼类已有88种,成效显著。

面对现存鱼类资源家底不清、土著鱼类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利用发展滞后等问题,目前,云南正在全省开展第一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并通过强化保护区建设、加强科研攻关、持续推进人工繁育等办法,使云南鱼类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规模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page]$

综述:云南鱼类资源保护显成效

云南拥有以“六大水系”为核心的600多条江河,以滇池、洱海、抚仙湖、程海、泸沽湖等九大高原湖泊为代表的众多湖泊,这些江河湖泊镶嵌在彩云之南的险峰峡谷之间,为鱼类生长繁衍提供了天然的庇护所。加之云南“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和兼有寒、温、热带不同的气候类型,为云南高原淡水渔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某企业在会泽县实施的土著鱼繁育项目

淡水鱼类的物种基因库

自古以来,鱼类就与云南群众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一些有趣的“鱼故事”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在腾冲槟榔江流域,河流纵横交错、植被资源丰富,独特的生态系统造就了一种神奇的鱼——拟鰋。每到繁殖季节,这种鱼会跃出水面,在树枝藤条上产卵,小鱼孵化后又回到水里,当地人称之为“上树鱼”。

保山四须鲃,又名黄壳鱼,栖息于怒江干流中。这种鱼会嗑瓜子,只要撒一把瓜子在水里,它们很快会来抢食,吞食之后咬开瓜子将瓜子仁吃掉,又将瓜子壳吐出,当地群众给这种鱼取名为“嗑瓜子鱼”。

云纹鳗鲡,又名蛇鱼,属于云南特有的海河共生鱼类,分布于耿马县孟定镇的南汀河内。这种鱼每年都需要进行长距离洄游,在遥远的印度洋繁殖后,再回到南汀河内生长。

大理裂腹鱼,每到繁殖季节就会沿弥苴河洄游而上,洄游过程中会不断跃出水面,形似一张弓,当地群众形象地称其为“弓鱼”。

攀鲈,又名“笋壳鱼”,分布在罗梭江流域西双版纳州境内。攀鲈的鱼鳞坚硬扎手,是它在陆地上爬行的支撑,其鳃已进化到可短时呼吸湿润空气,能在陆地上爬行约2小时。

可以说,这些让人颇具新奇感的“鱼故事”,正是千百年来云南各种鱼类赓续绵延的真实写照。

在“一江连六国”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河流在云南省境内长逾千公里,流域中生存着大量珍稀、特有水生动植物,其水生动物物种数量仅次于亚马逊河流域。现已初步查明,该流域有天然土著鱼类19科54属107种,占云南省鱼类总科数的69%左右。其中,鼋、山瑞鳖、双孔鱼等都已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中。这些物种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具有独特的物种基因研究价值和重要的经济利用价值。

而发源于镇雄县赤水源镇的长江上游一级支流赤水河,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鱼类种质资源得到较好的保护和利用,成为长吻鮠(江团)、岩原鲤、大口鲇等土著鱼类繁衍生息的家园。

据了解,云南鱼类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有鱼类629种,其中土著鱼有594种,淡水鱼类占我国淡水鱼种数的39.93%,居全国之首。同时,云南还栖息着29种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云南有渔业发展和种质资源保护水域面积28.45万公顷,鱼种类丰富,特有种类多,被誉为“淡水鱼类物种基因库”。    

土著鱼保护驯养成效显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常规水产品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特色河鲜、湖鲜、溪鱼等受到追捧。云南土著鱼市场价格长期处于高位,经济效益较突出。比如,抚仙湖鱇浪白鱼价格曾一度高达1000元/公斤,金线鲃价格也曾高达800元/公斤。

“在保护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才能让鱼类永久繁衍下去,同时服务于群众生活。”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农业推广研究员田树魁表示,野生鱼类资源毕竟有限,且大多土著鱼类都受到保护,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非法偷捕屡禁不止。因此,人工繁育是土著鱼类资源开发利用的不二选择,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减少人类对野生鱼类资源的破坏。

云南土著鲤鱼元江鲤,曾由于流域环境恶化而濒临灭绝。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云南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和人工驯养。如今,元江鲤已成为国内众多杂交鲤鱼品种最重要的父本。截至目前,云南已成功驯养繁殖88种土著鱼类,对滇池金线鲃、鱇浪白鱼、丝尾鳠、裂腹鱼、云南倒刺鲃、云南光唇鱼等土著鱼类的研究,不仅实现物种良性驯化和满足市场需求,还获得了多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为云南土著鱼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启面向未来的“大保护”

设于普洱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院士工作站”实验攻关土著鱼有关技术。刘宇摄

云南虽然有着“淡水鱼类物种基因库”的美誉,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鱼类的生存环境曾一度遭到破坏。在云南土著鱼类中,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动物的有3种,二级重点保护水生动物的有4种;列入云南省二级保护水生动物名录的有18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的有43种。近10年来,约有130种鱼类未采集到标本;约有150种鱼类在20世纪60年代是常见种,而现在已成为偶见种;247种鱼类种群数量明显比20世纪60年代减少。

“在此背景下,2020年7月1日,云南省全面开启金沙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相较于全国提前半年,将鱼类种质资源保护推向了未来。”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面向未来实施鱼类多样性和水生态环境“大保护”,是刻不容缓的生态大事。

据了解,云南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的通知》《云南渔业条例》《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并不断投入专项资金、设立专用项目,夯实了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基础。

目前,围绕保护好鱼类栖息地“三场一通道”(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全省已建成国家级和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1个、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14个;全省认证省级水产原种场、良种场20家,水产苗种场(站)163个。前不久,云南又制定《第一次云南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实施方案(2021—2023)》,将通过3年时间,基本查清全省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地理分布、养殖数量、引种历史、品种更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情况,并建立健全水产种质资源基因库,进一步强化鱼类种质资源“大保护”。

本刊记者   刘 宇  

通讯员  唐志荣/文图

$[page]$

案例:元江鲤:跃出元江  游向全国

元江县鱼种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捕捞元江鲤

生活在元江水系、有鲤鱼“祖宗”之美誉的元江鲤,每年12月开始产卵,进入繁殖期。此时,当地渔民会在元江边设置人工鱼巢采卵,并将鱼卵移至池塘中进行孵化、育苗,直至养成商品鱼出售。如今,元江鲤的后代已培育至第七代,它的“子孙后代”已遍布大江南北,而元江鲤的扩繁之路已先后历经37年。

树牢鲤鱼“祖宗”地位

由于具有个体大、适应性强、生长快等优良性状,元江鲤一直深受养殖业者及科研工作者青睐。20世纪50年代后期,元江鲤作为养殖良种开始向全省推广。然而,因可用良种不多,推广工作进展缓慢。直至20世纪70年代,国家水产总局长江水产研究所(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用元江鲤做父本,与江西的荷包鲤杂交,培育出荷元鲤,其子代生长优势均高于父母本。

之后,国家水产总局长江水产研究所在有关单位协作下,以特定的荷包红鲤与元江鲤为亲本,采用家系选育、系间杂交以及雌核发育等一系列育种措施,获得遗传性稳定的鲤鱼新品系建鲤,成为我国养殖鱼类杂交选育的第一个品种。该品种具有肉质好、含肉率高、抗病性强、饵料转化率高等优点。

为更好开发元江鲤这一土著鱼类,1984年,经农牧渔业部(现农业农村部)批准,元江鲤原种场(元江县鱼种技术推广站前身)建成投产。自此,云南的元江鲤繁育工作开始步入正轨。

“元江鲤具有优良性状的遗传基因,一直以来都是培育鲤鱼新品系的重要水产种质资源,它有鲤鱼‘祖宗’的美誉,其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十分显著。因此,保护元江鲤种质资源意义重大。”元江县鱼种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李进荣介绍说。

随着元江鲤繁育科研工作不断推进,并繁育出一系列新品种,2013年1月,“元江鲤”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多举措保护种质资源

为更好保护元江鲤种质资源,2008年12月,元江县建立了总面积达600公顷的元江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之后,元江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场、云南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与救护中心元江站先后建立。

随着元江鲤种质资源保护机构的建立和工作的开展,元江鲤种群得以不断扩大。然而,新的问题随之出现。由于红河沿岸人口聚集,当地群众采用毒鱼、炸鱼、电鱼等手段捕鱼时有发生,加之受自然灾害、水土流失、工业污染等因素影响,元江鲤的生存受到威胁,保护元江鲤种质资源显得尤为迫切。

为此,元江县在红河流域元江段的鱼类主要繁育场所设立禁渔区和禁渔期。同时,深入开展渔业安全大检查、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打击非法捕捞与保护生态环境统一行动等一系列工作。

此外,元江县渔业执法部门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宣传车等各种形式宣传渔业法律法规,全力推进禁渔管理工作,维护良好的渔业生产秩序,非法捕捞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自2009年至今,县渔业部门持续在红河流域元江段投放元江鲤原种苗共300万尾,用于增殖放流,扩大野生元江鲤种群,修复元江水系水域生态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果。”元江县鱼种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袁林聪介绍说。

扩繁推广成效显著

由于鲤科鱼类适应性强,世界各地均可养殖,在做好种质资源保护的同时,元江县渔业部门开始不断探索和推广元江鲤的扩繁工作。

2019年8月,元江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场历时4年建成投产,目前可实现年生产元江鲤鱼水花1.4亿尾、夏花5000万尾、鱼种3万公斤,能满足国内市场对元江鲤种苗的需求。

与此同时,元江县鱼种技术推广站结合工作实际,不断研究和培育符合市场需求的鲤鱼新品种。目前,扩繁的元江鲤鱼苗鱼种,已推广供应至昆明、曲靖、大理等云南多个州(市),以及四川、贵州等省。

“目前,全国很多科研单位和渔业部门利用元江鲤的基因不断培育鲤鱼新品系,每年有许多科研人员前来我们这里学习,元江鲤依然是市场上的抢手货。”袁林聪说。

为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元江县鱼种技术推广站通过种养结合的模式,在山区积极推广稻田养鱼,在提高农田综合效益的同时,推动了渔业的发展。

2019年,元江县羊街乡党委、乡政府支持乡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率先试点稻田养鱼,白岩波在自家的1亩稻田里投放了5公斤鲤鱼种苗,通过科学养殖、精心管理,共收获成鱼20公斤,增收600元。今年,羊街乡共发展稻田养鱼1280亩,按目前市场价每公斤30元计算,预计实现产值76万余元。

“2020年,元江县在1.02万亩稻田里共投放元江鲤鱼苗50吨(约250万尾),年产稻田鲜鱼200吨以上,产值达600万元。”袁林聪说。

本刊通讯员   黎欣欣   封志强/文  李 薇/图

$[page]$

案例:杨君兴团队:化解云南土著鱼“灭种”危机

杨君兴介绍软鳍新光唇鱼的特点特色

云南有土著鱼类594种,居全国之首。然而,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2017版)》显示,云南处于灭绝、极危、濒危和易危四个受威胁等级的土著鱼类有138种,占云南特有种的50.7%。保护云南特有鱼类种质资源,不仅事关云南淡水渔业的发展,也对全国水生态研究意义重大。2019年,云南省高原鱼类育种重点实验室成立,由研究云南土著鱼近40年的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君兴担任实验室主任,着力攻克种质资源“卡脖子”技术难题。

寻觅种源  奠定发展基础

“一方水土养一方鱼。”几十年前,滇池金线鲃、鱇浪白鱼、大头鲤、大理弓鱼等云南“四大名鱼”,曾带给人们味蕾上的极大享受。然而,随着过度捕捞、外来物种的侵害和水体环境的恶化,以“四大名鱼”为代表的云南土著鱼逐渐陷入濒危甚至灭绝状态。如滇池金线鲃,20世纪60年代还是滇池中的主要淡水鱼,后来种群数量开始急剧下降。1986年,滇池金线鲃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保护的第一步,就是要寻找到这些野生的土著鱼。自2000年起,杨君兴团队开始翻山越岭“找鱼”。“我们根据不同土著鱼的生活习性,以及一些原始资料记载,到密林深处的小溪中去寻找。”助理研究员张源伟说,找到鱼之后,如何第一时间把它们运回基地是最大的难题。因为去寻找的地方车辆难以到达,找到土著鱼之后,他们会用接力跑的方式运回。

“从刚开始的几种,到现在的102种,这项繁重且长期的工作,凝聚着几代科研工作者的心血。”据杨君兴介绍,几十年来,团队先后对土著鱼类进行活体收集,并转移到迁地保育基地开展保育研究,目前云南土著特有鱼类已有102种。这些鱼种为保护云南珍稀特有鱼种免于灭绝起到了关键作用,也为日后恢复野生种群,以及产业化深度挖掘利用奠定了种源基础。

潜心研究  研发出新品种

在杨君兴看来,云南土著鱼类要得到更好保护,科研部门还要努力挖掘其潜在价值,并与有养殖意愿的企业对接,打造高原特色渔业,真正让土著鱼回归。

“滇池金线鲃以前是昆明市民餐桌上的‘常客’,我们能否以野生鱼种为基础,选育出更适合食用的品种呢?”杨君兴说,按照这个思路,2004年,他和团队就此展开研究。历时13年,杨君兴终于在2017年选育出滇池金线鲃的养殖品种——“鲃优1号”,并在2018年通过农业农村部认证,成为云南省首个获国家认证的水产养殖新品种。

“‘鲃优1号’的生长速度比野生种快四成,肌间刺优化八成,煮熟可以直接咀嚼咽下,并可规模化养殖。”杨君兴介绍说,由于兼具优质口感和较高营养价值,该品种受到养殖企业和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供需两旺。

与滇池金线鲃具有较高食用价值不同,另一款“明星”鱼种——软鳍新光唇鱼“墨龙1号”,具有较高观赏价值。“这条鱼集合了金龙鱼、银龙鱼通体华贵鲜亮的特点,鱼身有一条黑带,就像国画家画上去的一笔水墨。”杨君兴介绍说,该鱼种是生活在元江的土著鱼,近年来,这种鱼的野生种群数量衰减较快。2004年,团队开始对其进行选育保护,并已完成“墨龙1号”新品种研发的全过程。2020年,“墨龙1号”作为观赏鱼在广州进行试点销售,一尾最高售价2000元。  

扩繁回归  野生种群恢复

走进地处昆明东郊的云南省高原鱼类育种重点实验室,自然循环的水系、大大小小的保育池,以及先进的操作室布置得井井有条,数十种云南土著鱼在这里得到保护,并为增殖放流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云南的不少土著鱼之所以濒危,是因为它们对生存环境和繁殖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据杨君兴介绍,不同鱼类对水温和水体含氧量的要求完全不同。此外,每种鱼要吃什么饵料才能与它的野外食谱高度吻合,什么样的流水、光照、饵料才能满足其繁殖所需,这些都需要科研工作者通过不同的对比试验来进行缜密观察。

“鱼类与其他动物不同,它无法通过动作和表情反映自己的情绪,我们做研究只能靠认真观察。”杨君兴说,在正式放流之前,研究人员会为它们打造一个与野外生存环境几乎相同的区域,让其适应新环境,保证成活率。

多年来,云南省高原鱼类育种重点实验室已完成48种土著鱼类全流程人工繁殖技术体系的研发,可达到年产500万尾以上土著鱼类种苗生产能力,带动云南特色鱼类年产值1亿元以上。增殖放流土著鱼类11种300万余尾,一些特有珍稀鱼类的野生种群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

    本刊记者  王学勇/文图

$[page]$

观察:金沙江禁渔与鱼类种质资源保护

永善县开展10年禁渔工作。胡仁峰摄

从2020年7月1日起,云南省正式实施暂定为期10年的金沙江常年禁渔。为何要实施这些举措?金沙江禁渔实施一年有余,成效如何?还有哪些问题亟待破解?

鱼类种质受威胁

长江是我国最重要的鱼类种质资源库和基因宝库,是我国淡水渔业经济的支柱。据统计,历史上长江捕鱼产量最高的时期,淡水鱼产量曾高达45万吨/年,占全国淡水鱼产量的60%左右。然而,由于无节制的掠夺性捕捞,长江全流域渔业资源快速衰减,鱼种类灭绝速度加剧,不少经济鱼类资源正在枯竭。

据国家有关统计数据,20世纪60年代初,长江上游地区主要经济鱼类有50余种。到20世纪90年代,鱼种类已减少到仅20种左右。其中,淡水海水洄游和江湖洄游性种类,已成为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主要支流中的稀有品种,特别是金沙江干流及支流流域中,濒危鱼类和濒危水生生物保护的种类越来越多。

据了解,近10年来,仅云南就约有130种鱼类未采集到标本,约有150种鱼类在20世纪60年代是常见种,而现在已成为偶见种,247种鱼类种群数量均比20世纪60年代明显减少。

多举措推进禁渔

从2002年开始,国家在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至长江口的长江干流,以及鄱阳湖和洞庭湖范围内实施了阶段性休渔、禁渔制度和措施。2020年12月31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启动长江全流域禁渔重大决策部署。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为金沙江禁渔和流域生态保护、建设等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作为长江上游金沙江主要流域地区,禁渔涉及云南7个州(市)、39个县(市、区)近1560公里江段,加上金沙江流域内的9大高原湖泊及其他支流水域,面积覆盖全省一半左右。

事实上,多年来,云南一直按照国家部署积极开展鱼类种质资源保护相关工作。2016年以来,根据国家部署,云南先后共建设了35个国家级和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及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还有一大批水产原种、良种(苗种)场(站),总保护水域面积达28.45万公顷。

2020年7月1日,在国家正式部署禁渔之前,云南就启动了金沙江10年禁渔工作。在该项工作中,云南成立长江禁捕退捕、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打击市场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专项行动等4个工作小组,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总协调、总调度,形成多部门、多区域共同推进的水生生物保护暨禁捕协调机制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进金沙江禁渔。

同时,云南还将金沙江流域禁渔及其一级支流赤水河的生态环境保护写入《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2021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此外,云南还与贵州省、四川省共同研究推进,于2021年5月30日颁布相关禁渔地方法规,形成保护合力,为金沙江禁渔夯实了基础。

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作为金沙江流域上游主要省份,云南生态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协同推进难度超乎想象,禁渔工作情况特殊、生态保护压力很大。

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在法律法规保障和全省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金沙江禁渔取得阶段性成果:金沙江全流域,特别是在昆明、昭通、丽江、楚雄等部分流域内的传统渔业生产地,不少渔民转产就业当起“护渔员”。沿江公路、岸边,流域河道、湖泊遍布长江禁渔宣传牌和标志,渔政执法和巡航实现常态化;金沙江鱼“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百姓不吃”的阶段性目标已经实现。

然而,由于金沙江多年没有开展系统、全面的水产种质资源调查,对流域内鱼类种质资源、生物种类数量存余情况“家底”不清,保护发展缺乏科学数据支撑,加之一些工程项目的实施,改变了河流生态环境,阻断了江河鱼类洄游线路,以及对鱼类的抢救性保护措施、设施跟不上等问题突出,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目前,云南渔政部门正依据《第一次云南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实施方案(2021—2023)》,预计通过3年时间,基本查清全省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地理分布、养殖数量、引种历史、品种更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情况,助力云南继续做好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工作。

    本刊记者  肖  宇/文

$[page]$

专家视点:让高原鱼类资源更好造福大众

田树魁(左三)参加云南土著鱼类繁育工作会

高原鱼类资源,是云南水产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基础。近年来,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全省渔业系统的持续努力下,云南特色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取得长足发展。未来如何进一步促进鱼类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促进水产产业做大做强?记者采访了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农业推广研究员田树魁。

记者:做大做强云南高原特色水产产业,野生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压力越来越大,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田树魁:首先,对水生生物来说,生态环境变化,如水质、流量、气候等生态变化变迁,都会导致其种群走向繁荣或消亡,这是不可抗的因素。

其次,多年来,经济建设和资源保护之间矛盾突出。比如,20世纪80年代前常见的很多鱼类,现在已经不见踪影。

再次,长期以来,群众和企业过度捕捞,特别是国家收紧生态保护政策前,存在使用违规网具捕捞以及电鱼、炸鱼、毒鱼等违法行为,造成高原特色鱼类种群大幅减少。

最后,就是外来物种入侵。目前,云南已知的600多种鱼类中,有35种是外来物种,它们生命力旺盛、繁殖力强,土著鱼类在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如从太湖引进的经济鱼种银鱼,已在不少湖泊形成优势种群。而以观赏为目的引进的“清道夫”,由于其在生长环境中很少有天敌,在西双版纳州等地泛滥,出现抢资源、食鱼仔等情况。

记者:云南在鱼类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中取得哪些成绩,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

田树魁:通过全省水产科研和技术推广单位、水产企业、大型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项目等多方共同努力,截止到2019年,云南已有86种土著鱼类实现人工驯养繁殖。其中,以滇池金线鲃、大头鲤、丝尾鳠、裂腹鱼、滇池高背鲫等为代表的土著鱼类资源开发利用成效显著。

然而,受我省饮食习惯和对鱼类营养的认知水平等因素影响,这86种繁育成功的土著鱼类中,还没有一种实现规模化利用,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型鱼类。比如,有名的鱇浪白鱼,在抚仙湖周边每公斤平均售价高达四五百元,可到了相距仅五六十公里的昆明市,却卖不上价。这使得云南高原鱼类的开发利用整体上大而不强,较零散,科研繁育成果转化利用率低下。

记者:积极繁育利用野生鱼类种质资源,对云南水产产业发展有哪些现实意义?

田树魁:2020年,我省淡水鱼养殖产量为63.65万吨,位居全国第16位,其中95%以上是鲤、草、鲢、鳙、鲫和罗非鱼等常规种类,产量和产值在全国处于中间水平。常规水产养殖品种和技术都是从省外引进推广应用,对云南来说,做强常规水产品缺乏资源和技术优势。

云南渔业最大的优势在土著鱼资源。目前,云南已有记录的淡水鱼类共有629种,占中国淡水鱼类种数的39.93%,居全国之首。其中土著鱼类594种,云南特有鱼类255种,高原鱼类种质资源可谓丰富多样。而最好的保护和利用就是实现人工繁育。比如,20年前抚仙湖鱇浪白鱼种群数量不足1吨,通过多年抢救性的人工繁殖、增殖放流、养殖,不但使种群数量大增,还带来了显著的养殖效益。因此,积极开发利用土著鱼类资源,做好“人无我有”的土著鱼文章,是云南渔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路子。

记者:在促进高原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下一步,云南该采取何种措施?

田树魁:首先,当务之急是在正在开展的第一次云南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基础上,尽快系统地推进野生高原鱼类种质资源调查,摸清野生鱼类种质资源家底,以此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和发展方案。

其次,我省国家级和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数量已经多年没有新增,一些地区担心建立保护区限制当地的建设项目而影响发展。各地应积极提高保护区建设力度和申报积极性,并在区域发展中多算生态账,给鱼类一个良好的繁衍空间。

再次,要尽快推进全省鱼类种质基因库建设,从技术层面,对濒危鱼类进行抢救性保护,并为鱼类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夯实物质基础。

最后,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和繁育利用,是一个周期较长的科研过程,并不是短平快的产业。比如,金线鱼一般要养殖3年才会性成熟,因生产和科研成本高,企业不愿意投入大量资金,科研单位又往往缺乏经费支撑,使得有关研究繁育工作进展缓慢。因此,应加大省级层面对强化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及其有关技术推广应用的支持力度。同时,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科研单位,强化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利用。

本刊记者  于 珋/文  

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供图

$[page]$

链接:云南部分土著鱼类资源简介

云南鱼种类丰富,特有种类多,被誉为“淡水鱼类物种基因库”。全省有鱼类629种,其中土著鱼类有594种,占我国淡水鱼类种数的39.93%,居全国之首。现对部分鱼类种质资源作简要介绍,以供读者参考。

1.滇池金线鲃。鲤科鲃亚科金线鲃属,头背部及侧线上下有不规则的黑色斑块,俗称金线鱼、波罗鱼,是云南“六大名鱼”之一,分布于滇池流域。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水生动物,极度濒危种。2007年人工繁殖成功,自2009年以来,共向滇池流域投放鱼苗350万余尾,在滇池入湖支流盘龙江形成一个稳定种群。

2.软鳍新光唇鱼。鲤科鲃亚科新光唇鱼属,俗称豹子鱼、花鱼,属杂食性鱼类,具有较高的观赏及经济价值,观赏鱼市场称黄金吉罗,主要分布于元江、李仙江。近年来,野生种群数量下降明显。2009年人工繁殖成功,可年产鱼苗种近千万尾,近4年内共向红河流域投放鱼苗20万余尾。

3.鱇浪白鱼。鲤科鲌亚科白鱼属,体细圆呈银白色,背部较暗,鳍为灰白色,俗称抗浪鱼,是云南“六大名鱼”之一,分布于抚仙湖。喜栖息于水质新鲜、含氧量较高的水域环境,为中上层鱼类,活动于开阔水面。20世纪90年代经人工驯养繁殖,成功挽救了该濒危物种。截至目前,共增殖放流鱼苗1000万余尾。

4.云南光唇鱼。鲤科鲃亚科光唇鱼属,体长、侧扁,背缘轮廓弧度大于腹缘,俗称马鱼。分布于金沙江、南盘江及附属湖泊。为中下层定居性鱼类,在江河湖泊中均能生活,喜居清水环境。食性杂,以丝状藻为主,水草次之,兼食动物性饵料。2013年实现规模化人工繁殖,2017年起累计开展增殖放流鱼苗80万尾。

5.暗色唇鲮。鲤科野鲮亚科唇鲮属,体较细长、少侧扁、肥厚,头楔形,吻圆钝向前突出,俗称猪嘴鱼。主要分布于南盘江、元江及李仙江。喜栖息于山区江河支流,生活于岩洞水底,啃食岩石上的青苔、藻类、植物碎屑、泥中腐殖质等。2011年人工繁殖成功,已向元江、南盘江等水域增殖放流鱼苗20万余尾。

6.昆明裂腹鱼。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体延长、稍侧扁,背腹缘均隆起,腹部圆,吻钝圆,口下位,身体背面及侧面被细鳞,背呈蓝灰色,腹面银白色,属于冷水性底层刮食性鱼类,主要分布于金沙江、乌江。2012年人工繁殖成功,截至目前,已向金沙江等水域增殖放流鱼苗20万余尾。

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供稿


责任编辑:李敏

相关热词搜索:云南淡水鱼种类全国第一
下一篇:畜牧种质看云南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