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刊记者看云南  >  正文

“融水”之旅

2021-09-28 16:45:38  来源:云岭先锋网

从前,这里像一潭死水,产业发展没活力,村民脱贫没动力。易地搬迁就像是一块巨石,扔进了这潭死水,激起了村民的斗志。

从一潭死水到走向乡村振兴,迸发活力的红河州屏边县撇枝村像村前的牧羊河一般奔腾不息,融入了滴水苗城,融入了乡村振兴的大潮里。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撇枝,来一趟“融水”之旅。

山后有什么?

2014年初夏的一天夜晚,张绍华一家已经睡下,突然一阵敲门声打破宁静,急促有力的声音甚至吓哭了孩子。张绍华正要出门查看,却听到有人在门口骂了起来:“你们村干部就是欺负老实人,明明坡上的树是我家的,你们非要判给别人。”听着声音,张绍华知道一定是中午刚进行过调解的老张。打开门一看,他已经喝得醉醺醺的,瘫坐在张绍华家门口,一边敲门一边谩骂。经过一番劝说,张绍华和闻声赶来的邻居才把老张半拖半架地送回家中。

因为一棵树,村民们相互谩骂甚至大半夜来敲村干部的门都曾是村里的常事。撇枝村党支部书记张绍华回忆起来仍记忆尤新,“以前大家都穷,每件小事都斤斤计较。”

2012年,张绍华从屏边职业高级中学毕业,回到撇枝老寨子,虽然自己在外面见了世面,但村里还是老样子,没产业没发展没盼头,年老的村民蹲坐在火塘边,年轻的村民则串门喝酒。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些什么”。

这一年,恰逢屏边县实施“美丽家园”计划,撇枝村作为滑坡易发多发地区,获得了整村搬迁的机会,但想让住惯了大山的村民搬进城里哪有那么容易。

“山后边有什么?山的后边还是山!只有搬迁出去才有过好日子的希望。”张绍华和村组干部一起走访动员村民,渐渐地大家被这个小伙的热情所打动,但新的疑虑很快又涌了上来。“搬出去吃什么?用什么?盖房子的贷款怎么还?”看着大家踌躇不前,张绍华耐心地做着思想工作,“我们搬到城边上,没有吃的就去城里买,没有钱就去城里打工。老天爷是不会饿死勤快人的。”

张绍华的付出,让他收获了村民的支持,经过撇枝村三个村小组的村民一致推荐,他肩负起了统筹撇枝村搬迁事宜的责任。2013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撇枝村从深山里搬到了县城旁,成为了滴水苗城“一心八寨”之一的“融水寨”。

村子搬出来,但村民间还是会为了一点小事而引发矛盾。调解村民矛盾,又成为了张绍华最紧要的事情。“主要还是一时没了收入,大家心里慌。”张绍华说:“要让大家变得心胸宽广,最根本的手段还是要腰包里有钱。”

“残缺”的笑容

万玉洪是撇枝的村民,如今的他每天都在短视频平台上分享一些自己的日常。昨天到自家池塘里捞几条鱼,今天上山照管一下油茶,顺便在地里唱唱山歌。细心的人会发现他咧嘴大笑的口中有颗缺牙,而这颗缺牙正是他和撇枝村发展的“见证”。

喝酒是以前撇枝老寨子村民的日常。有的村民宁愿土地撂荒也要待在家里喝酒,万玉洪也是其中之一。一次喝完酒回家,醉醺醺的他摔倒在了石头上,牙齿被磕掉了一截,从此他就变得不怎么爱笑了。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万玉洪家被划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何摘掉穷帽子,特别是搬迁以后如何过上好日子?万玉洪陷入了困顿之中。就在这时,村上的党员示范户袁国找到了万玉洪,邀请他加入屏边县北纬众心农业产销专业合作社。原来撇枝村以及邻近村寨的4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都已经加入合作社,共同发展产业。

合作社是袁国多年努力的结果。2010年,他从部队转业回乡,放弃了到昆明、蒙自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回乡创业。他把目光放在了撇枝老寨子旁边的山地上,在自家的山地和池塘里搞种养。

供图

“当时的阻力很大。”袁国说:“有人说我疯了,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非要回来种地。”除了村民们的冷言冷语,更艰难的是他搞种养的地方水、电、路都不通,平时就住在自己搭的窝棚里,吃的喝的要走山路去背回来,而这样的日子,他一待就是6年。袁国一边种果树,一边养鸡养鱼,慢慢地果树开始挂果,几批鸡苗和鱼苗也都长成售卖,看着以前撂荒的山地和池塘在袁国的经营下有了起色,撇枝的村民开始主动找他来请教种养技术,袁国则倾囊相授。在他的带动下,以前撂荒的土地被全部种上了果树,林下养了鸡,池塘养了鱼,一起干的人越来越多。2016年,在上级政府和村两委的帮助下,屏边县北纬众心农业产销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袁国任理事长,以前的窝棚被改造为种养殖基地,还修通了路,接通了水电。

供图

参加合作社后,万玉洪脸上的笑容又逐渐多了起来。每天他拍的短视频都会有人点赞评论,还有人直接联系他购买地里散养的土鸡。“等以后去把缺牙补起来,笑起来就自然了。”万玉洪笑着说。

篝火跳起来

供图

作为传统的彝族村寨,撇枝村有跳篝火的习俗,但由于活动场所的限制,这一习俗并没有得到较好的传承。

2013年,撇枝村整村搬迁到了相对平坦的地方,活动室有了,配套的广场也建起来了。如何让已经停下来的篝火再跳起来,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了新荣村两委重点谋划的方向。

在驻村干部的建议下,新荣村决定以撇枝的彝族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以此带动滴水苗城发展乡村旅游。为此,村里专门组建了文艺队,带领村民跳篝火。

供图

“以前是穷欢乐,现在是真享受。”新荣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周田明介绍说。以前在山上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来跳篝火,现在搬下山来,日子也越过越好,村民们跳篝火的愿望又强烈起来了。刚开始跳的时候,即便用喇叭反复动员也才有极少数村民愿意参加。但在撇枝先后开展了几次大的篝火晚会以后,村民们参与的热情被调动起来,来跳篝火的人越多,带动的消费越多,腰包里有了钱,大家跳篝火的劲头就更足了。

供图

从2018年11月以“迎双休·忆乡愁”为主题在撇枝点燃了第一把篝火开始,到2019年11月每个周五晚上撇枝村都会举办篝火晚会,吸引县城的市民参与。连续举办的60场篝火晚会为撇枝带来了上万人的客流量,也进一步带动了新荣村的农家乐、烧烤等餐饮店的经营发展。“合作社的鸡、鱼、水果很多是我们村民销售的。特别是在跳篝火的晚上,有的烧烤店一晚上能挣一千多块钱。”周田明介绍说。但在疫情的影响下,原本红火的篝火又熄了下来。在篝火晚会停办的这段时间里,新荣村通过扎实做好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工作,增加了广场照明,还计划拓展一块斗牛场,增加体验项目。“疫情总会过去,撇枝的篝火也会再次点燃。”周田明说。

助读:

“一心八寨”指的是屏边县围绕牧羊河畔的苗文化中心,整合周边的融水寨、滴水寨、临水寨、玉水寨、郦水寨、悦水寨、云水寨、汇水寨八个村寨,共同打造的集民族文化展示、民族风情体验、民俗旅游接待等功能于一体的滴水苗城景区。

云岭先锋全媒体记者 保磊 李宏刚 郝亚鑫 通讯员 朱楠


责任编辑:李敏

相关热词搜索:融水
下一篇:“融水”之旅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