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  正文

“多多橘园”为老窝村的村民们带来收入多多

2022-02-28 09:26:53  来源:云岭先锋网

多多橘园

二月春来,怒江州泸水市老窝镇老窝村的“多多橘园”里一片丰收盛景。一个月后,这里的沃柑将陆续上市。

“以前这里全是石头地,现在都种上了沃柑。”老窝村专职副书记张云娥介绍,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党员示范带头先行,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老窝村逐渐走上特色农业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荒山变“沃”土

“哇,怎么一棵树能结这么多沃柑?”进园参观的游客纷纷感叹。“今年开始结第一批果,瞧,个头一个比一个大。”56岁的村民曾桂明抑制不住丰收的喜悦,兴奋地说:“以前这些地都是荒山,如今建成了沃柑基地,村民们不仅成了股东,还能就近就业。收入增加了,日子越过越好了”。

李进学带领村民打造“花果山”

老窝村地理位置偏僻,土地零散分布在高山峡谷之间。人均耕地仅有1亩,且土壤偏酸。2019年2月,云南省农科院热经所原党委书记李进学作为省委下派怒江州脱贫攻坚工作队员,挂职担任泸水市老窝镇党委副书记,以“科技兴农”助力脱贫攻坚。

在省委下派怒江州帮助脱贫攻坚工作队、省扶贫办(现省乡村振兴局)、泸水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2019年8月,知名电商“拼多多”旗下“多多农园”无偿注资225万元,以平均每户1.7万元作为泸水橘橼种植扶贫专业合作社社员入股资金,社员享有年终盈余分配,及与其相匹配的参与合作社重大事务的表决权和选举权,使得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项目建设后续中,拼多多又持续投入了124万元,帮助老窝村的果园项目快速发展。老窝村引入中国工程院赵春江院士团队的智能滴灌系统,打造了天、空、地一体化精准农情测控系统。

多多橘园

果园内,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将果树所需的水、肥,精准输送到每棵树;多旋翼的植保无人机配备有精准变量施药控制器,能够实现精准施药;检测系统集成多种设备,可以实时分析各项数据,预警果园病虫害;管理员通过电脑或手机,就可以完成果园的浇水、施肥等工作。

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种植的果树产量,比采用传统方法种植的果树高得多,据张云娥粗略估算,一棵橘树的产量在150公斤左右,而传统种植的橘树产量在60到100公斤。多多橘园里的沃柑首次挂果就大获丰收。

村民变身“技术员”

除了科技增产,多多橘园还依托专家团队培养了32名新型农民,传授科学种植技术,提高农民脱贫致富的自我造血功能。曾桂明以前在家种地,如今他成为了多多橘园的农民技术员,每月工资达6000多元。

李进学教授村民剪枝技术

他一开始根本不懂任何柑橘知识,不会操作任何设备,跟着李进学博士和技术人员慢慢学会了使用滴灌设备、无人机撒药,学会了剪枝、栽种等园艺。现在,曾桂明已成为合作社技术骨干,负责柑橘园区的日常管理工作。他说:“多亏专家们的培训指导,让我们有了一技之长,吃上了技术饭,拿到了高工资。”

依托多多橘园,老窝村还发展起庄园经济、旅游经济,前来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村民王金秀利用自家小院,开起农家乐。王金秀说:“现在进入采摘季了,来玩的游客更多了,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要接待四五十人,平均一个月能有1万多元的毛收入,比出去打工强多了”。

老窝村成立了泸水橘缘种植扶贫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基层党建+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合作社+新农人+科技”的运营模式,目前合作种植沃柑300亩,覆盖全村1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6年后将覆盖全村728户2551名村民。

张云娥介绍,目前合作社采取“2422”的集体经济利益分配模式,20%作为新农人的业绩激励、40%归属建档立卡户、20%用于支持村集体公共事务、20%留存合作社再发展。“前6年的目标是尽可能让脱贫户利益最大化,实现共同富裕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分配比例,壮大集体收入。”张云娥说。

(云岭先锋全媒体记者 袁海毅 曾永会 通讯员 鲁水泉 图

责任编辑:李敏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