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乡村振兴】下 村:打造蒙古风情特色村

2022-03-01 11:09:10  来源:《致富天地》2022年第2期

充满蒙古族特色的壁画

下村位于玉溪市通海县兴蒙乡东北部。760多年前,从北方草原迁徙至此的蒙古族群体在杞麓湖畔扎下根,先后经历从牧民到渔民再到农民的历史变迁。如今,这个古老的村子通过文旅融合,打造出一个颇具蒙古族风情的特色村落,激发出发展新活力。

紧扣特色寻路子

“南陲开边苦,滇域埋忠骨,驰骋七百载,北眷草原土。”这是兴蒙乡一座纪念碑上所刻的碑文,讲述了1253年随忽必烈大军平云南大理国后,镇守曲陀关而落籍通海的蒙古族后裔的历史。

历经769年风雨洗礼,兴蒙乡下村至今仍保留着具有鲜明蒙古族特征的“喀卓”文化,特别是蒙古族歌舞、三杯酒、蒙乡烤肉,无一不让人强烈地感受到蒙古族文化在云南的传承与发展。

据兴蒙乡党委书记段金杰介绍,1957年,内蒙古自治区举行成立10周年庆典活动,邀请兴蒙乡派代表参加,乡干部王进乔受全乡人民之托,前往内蒙古参加庆典。时隔700多年,地处祖国南北的蒙古族同胞再次重逢。

“民族文化是我们的特色,为什么不用它来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呢?”下村党总支书记王树芬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蒙古族,她与村“两委”班子不断深入挖掘蒙古族历史文化,并加大对文化产业的培育力度。为此,下村曾进行过许多探索,最终坚持“全村布局、逐一设计、联合推进”的原则,以蒙古族民族特色为主,结合传统村落保护、新农村建设等工作,打造出喀卓百花巷、特色美食广场、小吃街、甜瓜种植等多个特色项目和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和村民致富。

行走在村内,随处可见蒙汉双语的各式牌匾。在下村白沙凹片区,民俗文化广场周边的民居均已实现文化元素上墙。有献哈达的喀卓玛、牧羊女,还有蒙古族的敖包、摔跤的大汉。走进喀卓百花巷,姹紫嫣红的花儿,富有蒙古族特色的民居,仿若在诉说着高原蒙古族独特的乡愁记忆。

聚力农文旅融合

“我们到云南旅游、出差,都会来这里看看。”假日期间,来自内蒙古的王先生和家人一起走进神往已久的下村。70多岁的赵大妈告诉记者,充满蒙古族元素的村子让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

“今天的成绩,都是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取得的。”王树芬感慨地说,2016年,原本为村民小组的下村成立村委会,一切从零开始。此后,下村以农村危房改造和2018年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着力实施空间大管控、人居环境大提升、河流道路大绿化、污染防治大攻坚、生产生活方式大转变的方案,全面推动高原蒙古族特色小镇建设。

在产业发展上,依托兴蒙乡高原蒙古族特色人文资源、生态资源优势,通过三产带动一产发展。同时,依托招商引资,用自然生态吸引人、用民族文化愉悦人,通过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特色小镇建设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此外,在抓好烤烟产业提质增效的同时,引导广大村民发展甜瓜、葡萄、花卉种植,不断提高特色小镇自我发展能力。 

如今,村里带领群众成立甜瓜专业合作社,发展甜瓜产业。为解决农户缺产业发展资金的难题,村里实行党员带小户、带散户、帮困难户的“两带一帮”制度。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甜瓜专业合作社成员由2013年的196户发展到现在的390户,甜瓜全年销售额达4500万元,带动农户1000余人增收。

创新助推新发展

近年来,通海县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始终坚持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相结合,因地制宜,留住文脉、守住乡愁,努力走出一条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发展之路。“我们通过开发建设南方蒙古族特色小镇以及特色民居等项目,目前已实现文旅融合,下村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王树芬表示,然而,当前下村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文化旅游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商品和特色餐饮尚未形成品牌,解决吃住行、游娱购等问题尚需时日。

为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下村加强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通过整合项目和资金,建设了历史文化展馆。同时,通过提炼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以蒙古族传统的那达慕、鲁班节等重要节日为契机,开展乡村节庆旅游,进一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下一步,我们还将结合本地特色搞活地摊经济,加快特色小吃一条街及白沙凹新村美食广场建设,发展集啤酒餐饮、蒙古烧烤、篝火晚会、蒙古舞蹈于一体的‘夜间经济’。”王树芬介绍说。

(本刊记者 欧阳小抒 通讯员 王丹妮/文 兴蒙乡供图)


责任编辑:李敏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