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  正文

【致富观察】“小土库”怎样发挥大作用

2022-03-01 11:29:27  来源:《致富天地》2022年第2期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是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多年来,为提高果蔬等特色农产品质量,云南各地建设了数量众多的田间保鲜冷库,为果蔬储存、外运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这些冷库规模小、能耗高、效率低、标准不统一,被群众形象地称为“小土库”。如今,这些“小土库”要如何适应农业发展的新需求,通过改造升级发挥新作用?

通海县经过升级改在的冷链”小土库“

喜忧参半的“小土库”

2015年,文山某茭白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由于合作社的种植基地远离城镇,交通不便,采收的茭白无法及时外运,影响了品质,卖不上好价钱。为此,合作社想通过建设冷库来保鲜茭白。“当时联系了几家冷库公司,建设一座面积150平方米的小冷库,报价200万元左右,远超我们的承受能力。”该合作社理事长王先生说。后来,在同行的建议下,合作社花费40万余元自建了一个钢结构贮存室。

近年来,随着云南打造“绿色食品牌”战略不断推进,全省特色果蔬生产持续做大做强,蔬菜和水果种植面积达2000万余亩。但受制于云南长期以来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标准化规模化冷链基础薄弱、建设成本高等因素,很多生产者与王先生一样,不得不想方设法自建“小土库”。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数据,目前全省已建有一大批小型冷库,包括2500座蔬菜冷链贮藏窖、2200多座库容10吨~500吨的果蔬冷藏库。仅果蔬保鲜方面,2018年以来,全省就新增保鲜和初级加工能力25万吨左右的设施设备。

据了解,“小土库”数量虽多,但建设标准不统一,标准化程度低,功能单一,且缺乏冷链运输配套车辆。同时,运行中还存在能耗高、运行不稳定、维护维修成本高等诸多问题。比如,王先生和合作社所建的小冷库就存在用电能耗成本高的问题,2台制冷机在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仅电费每月就要8000多元,这对一个普通的合作社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利好政策带来新机遇

“目前,省里正在积极推进冷链物流环节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建设,两三年后,云南特色农业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将达到一个全新水平。”云南省商务厅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促进处有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农业农村部出台《关于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后,云南随即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积极推进现代冷链物流建设,涉及农产品仓储、运输的冷链基础设施不断强化。

在标准化、规模化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的同时,“小土库”该何去何从也成为不少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关注的焦点。

“推倒重新建设既不符合农村实际,也违背生产主体的利益。”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有关人士认为,“小土库”凝聚了小企业和合作社社员的心血,虽然运营中存在问题,但不能全盘否定它所发挥的作用。针对“小土库”的未来,积极探索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赋能或是一个好办法,既能更好地发挥“小土库”的现有使用价值,又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生产主体的负担。

可喜的是,2020年,云南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等4部门联合出台《支持特色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建设政策措施》,明确在今后一段时期,将对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开展基地冷藏初加工处理设施建设、开展集配型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开展移动式冷库租赁服务的企业予以政策倾斜。

提升改造正当时

据了解,目前云南已从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主体中征集、筛选出包括小型冷库建设在内的1266个农村冷链基础设施项目,拟给予中央和省级财政扶持。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有关人士建议,各地应抓住机遇,帮助和引导使用“小土库”的生产主体,积极利用好扶持政策,将建设的主要任务转移到现有技术和设备的提升改造上来。可围绕节能减排,通过使用专项补贴资金等,积极引进新技术,升级迭代制冷、保鲜设备,达到“小土库”运行能耗降低、整体效益提升的目标。

随着农业数字化的普及和发展,以及各类国家和省级扶持政策的出台实施,农业设施设备的数字化建设、改造成本已逐步降低。各地依托“物联网”、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等扶持政策,选择适合地区和生产主体的数字化技术、产品,推进对“小土库”数字化赋能改造,提升“小土库”的现代化水平。

(本刊记者余平/文图)


责任编辑:李敏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