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刊重磅  >  正文

对标先进、追赶超越,云南这样激活营商环境“一池春水”

2022-04-25 14:47:52  来源:《云岭先锋》2022年第4期

中国(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立党员先锋岗。王学勇 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云南省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坚持系统观念,出台系列有力措施,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省委书记王宁强调,云南是后发展和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靠市场主体、靠项目支撑、靠招商引资、靠营商环境,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第一要事、一流营商环境是第一竞争力”的理念。党政一把手要高度重视、亲自上阵,统筹推进、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和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为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当前,云南正深入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效能建设,坚持“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对标先进省份的营商环境,正视差距、奋力赶超,力争3年实现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并进入全国一流水平。

时间表、路线图都已经明确,拼营商环境时不我待。时下,正值春暖花开,以党建引领,云南对标先进、追赶超越,激活营商环境“一池春水”。

用硬措施提升“软环境”

——云南加强党建引领优化营商环境综述

一流营商环境是重要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云南以党建引领,围绕要素环境、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和创新环境等维度,高位推动、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为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统筹谋划

持续出台新政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优化营商环境须统筹谋划,做好顶层设计。

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市场主体倍增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22年,云南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力度的若干意见》,对标全国最优,借鉴先进经验,强化问题导向、服务导向、争先导向,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市场主体倍增,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打响“云南效率”“云南服务”“云南诚信”营商环境品牌。

昆明市五华区2022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龙舟 摄

针对市场主体投资建设便利度不够、效率不高,云南进一步优化投资项目前期审批流程,全面推进项目前期“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等相关举措。

针对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需要“多地跑”“折返跑”,云南制定出台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实施方案,打造“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和“全程服务有保障”的政务服务新环境。

针对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无人理会、无处可说”,云南建立市场主体直接评价营商环境制度,集中受理市场主体营商环境投诉举报。

为充分发挥全省各级党组织引领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发展的组织优势,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在产业培育、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建设中担当作为,2021年底云南省委组织部出台《云南省组织工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

云南密集出台的各项新政,涵盖了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各方面,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和组织保障。“为贯彻落实王宁书记、王予波省长重要指示要求,省发展改革委同有关部门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进行了研究。围绕深化认识、工作部署、完善机制、创新方式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全省各地各部门也结合实际研究出台了相关举措,基本构建起较为系统的营商环境政策措施体系。”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党建引领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优化营商环境,一直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为此,云南以党建引领,组织保障,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督促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能源等部门负责同志,建立与企业直接沟通联系制度。落实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民营企业制度,鼓励干部深入企业、靠前服务,倾听市场主体意见呼声,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在昭通市,全市专门开展了“千名领导挂千企、当好暖心‘店小二’”主题活动。昭通市委先后召开中小企业代表座谈会、全市民营企业座谈会,市委主要领导与民营企业代表和商会代表面对面交流,了解民营企业诉求,加快破解民营企业发展难题。

在怒江州,推行党员干部“一对一”服务企业制度,由32名州级领导干部和部门“一对一”联系服务32家民营企业,从政策、服务等方面给予民营企业帮扶指导。

在大理州,推行了州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制度。

在玉溪市,为优化营商环境,专门成立了由党员干部组成的产业专班及驻企工作队,到挂钩企业“坐班”,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玉溪小马国炬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艾文魁告诉记者,玉溪市红塔工业园区管委会党群工作局局长高培亮常常到公司项目基地,帮助他们现场协调调度,为有关工作提供保障。

在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及真抓实干下,云南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全省营商环境显著提升。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建设以来,公司获得了很多金融方面的支持和税收方面的减免,今年又开始推行人才补贴,让我们企业更相信这里的发展潜力。”云南绿盛美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行政总监陈云介绍说,从今年1月起,公司已有3名员工每月获得1500元职称补贴。从吸引、服务人才角度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不论是企业还是员工都是受益者。

党建引领、书记带头、党员表率,在全省各级各部门努力下,云南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从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1》看,与往年相比,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有较快进步。其中,昆明市表现最为优秀,是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幅度最大的城市之一。”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认清差距

对标先进创一流

对标先进,云南营商环境的差距不小。

当前,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合力尚未形成,部分省直部门对营商环境的指标内涵认识不清、改革目标任务不准、责任落实不到位,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之间、省直部门和州市业务部门之间还须加强统筹,共同推进改革落地。

与此同时,各部门在抓政策落地见效上力度不一、成效不一,尤其在惠企政策精准推送、精准落实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从各州(市)横向比较来看,昆明市、曲靖市参加中国营商环境评价,已建立起体系完善的工作机制,有序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其他州(市)工作相对滞后。从城乡发展差距上看,乡镇(街道)、村(社区)政务服务网络资源及软硬件设施配置不到位,多数村级的电子政务外网尚未开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尚未全部打通。

此外,政务平台与部门间专网还未全部对接联通,部门间、平台间数据整合共享有待突破;简政放权等营商环境各领域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党员干部优化服务营商环境能力亟待提升。

“与东部发达省市相比,云南的营商环境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需要在‘放管服’改革中补齐短板,发挥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地缘优势,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云南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云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卢正惠建议,云南还须进一步优化和改善社会人文环境,形成亲商、惜商、爱商、扶商的氛围;完善各种服务体系,确保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的持续性与稳定性;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知不足而奋进。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强化全省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思想认识。2月28日,云南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与招商引资工作视频会议,省委书记王宁作出批示,云南省是后发展和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靠市场主体、靠项目支撑、靠招商引资、靠营商环境,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第一要事、一流营商环境是第一竞争力”的理念。

优化营商环境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云南将不断健全相关工作机制,成立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领导小组,加强对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等,形成改革“一盘棋”格局。同时,正在抓紧制订《云南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任务清单,明确目标任务、责任部门、时间节点和进度要求。此外,加强督查,抓实考核。

目前,在全省“来一场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的号角声中,各地各部门正闻令而动,以“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之姿,向着“争创一流”的目标奋起直追。

$[page]$

让市场主体更满意

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到辖区企业调研走访。郝亚鑫 摄

2021年,全国工商联在31个省(市、区)200余个城市开展了2021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问卷调查。在此次调查评价中,云南低于全国平均分。正视差距,云南省围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目标,以党建引领服务中心工作,用“红色引擎”推动营商环境升级优化。通过减少社会资本市场准入限制、简化企业投资审批、清理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行为等措施,使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放宽市场准入

让企业更容易“入场”

近年来,云南严格落实国家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有关要求,坚持“非禁即入”“非禁即准”,只要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都向各类市场主体开放。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审批流程,探索“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等改革举措,进一步提升企业改革获得感。

2019年12月的一天,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凯诚工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唐某急匆匆地来到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办理营业执照。他说,公司下午要与银行签订贷款协议,而对方要求企业在签协议之前必须取得营业执照。

“我们了解到,该企业的部分法人股东不在本地,如要他们挨个签字盖章所需时间较长,根本来不及。”曲靖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局长杨晓梅说,经开区行政审批局立即启动“容缺受理”机制,由企业出具承诺书,承诺两周时间内补齐材料,于当天中午提供延时服务,为企业发放了营业执照。截至目前,曲靖经开区梳理并实行容缺审批事项共38项,可容缺材料102项,审批时限平均提速70%以上。

云南大力推广开办企业“一窗通”平台,实现企业办事“一窗受理、并行办理”,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实现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全面推广企业电子营业执照应用。通过开发企业开办注销“一窗通”系统,实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多管齐下,用减政府权力的“痛”换来企业、群众办事的“爽”。

在曲靖经开区辖区的曲靖阳光能源硅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能源”),记者看到年产20GW单晶硅棒、10GW硅片的三期项目建设现场,卡车来回穿梭运送货物,工程机械井然有序地运行。

“我们入驻曲靖经开区已4年时间,一、二、三期项目接连投资落地,离不开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优越的招商政策、政府工作团队的高效工作、各项招商政策的一一兑现。”曲靖阳光能源硅材料有限公司行政部主管陈琳琳说。

如今,除了阳光能源外,晶澳科技、隆基股份等企业也相继入驻曲靖经开区。曲靖经开区招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招商时,曲靖经开区将大生产企业作为产业集群,寻找产业上下游配套的生产厂商,对做生产辅助原料等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招商,以达到形成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聚集的效果,助力产业发展壮大。

近年来,曲靖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审批最简、服务最优、效率最高的政务服务“软环境”。

为让企业人才能够安心干事创业,曲靖经开区发挥人文关怀,为其解决诸多生活中的难题。2017年,阳光能源第一批生产技术骨干刚到曲靖经开区开展项目建设工作时,曲靖市委、市政府和曲靖经开区相关部门及时帮忙解决这部分员工的住房、子女入学等诸多实实在在的具体需求,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同标准办理

让企业获得平等支持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上“破冰”,才会有行动上的“突围”。在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全省上下破冰前行,创新突围。

普洱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加快发展、增强实力的关键一招,先后出台《普洱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普洱市落实营商环境提升十大行动工作方案》等政策措施,有效破除各种不合理门槛和限制,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坚决消除在政府采购和政府招标过程中,对不同市场主体设置的各种不合理限制和壁垒,减少社会资本市场准入限制,积极营造公平的营商环境。

大理州紧紧围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目标,先后出台《大理市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大理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优化措施》等多个方案。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打通“阻隔墙”,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在怒江州政务服务中心,专门开设了“办不了”窗口。该窗口于今年2月14日正式运行,由怒江州委组织部、州纪委监委、泸水市委组织部工作人员坐班,受理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因政策解读不到位、部门协调难度大、推诿扯皮等原因导致“办不了”的问题。

近年来,云南省规范有序加快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建设,建立能进能出动态管理机制。消除在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对不同市场主体设置的各类不合理限制和壁垒,清理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行为。

同时,云南省还严肃查处损害营商环境行为,依法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强化责任追究,对营商环境考核评价不达标、营商环境恶劣且长期得不到改善、发生严重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件的地区和部门,约谈其主要负责人,并限期整改。

完善服务机制

当好企业“店小二”

“在座的企业家没有我微信的请加一下,有事就找我。”最近,在文山州两会上,州委主要负责同志主动与参加政协文山州十三届一次会议工商联界别分组讨论的企业家们互扫微信加好友。

小举动蕴含着文山州全力构建最优营商环境的大举措。2021年以来,文山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提倡一种全新的企业服务理念——为企业提供“妈妈式”服务,形成一套具有文山特点的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体制机制。

文山州坚持“第一服务员”制度。从州委、州政府“一把手”做起,以上率下,主动靠前服务,当好全州招商引资营商环境第一服务员,引领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增强服务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有效性,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登门服务,积极协调解决绿色铝企业的用电、用地、用气等问题,助力“中国绿色铝谷”核心区建设有序推进。

文山州建立联系企业“直通车”,与重点企业建立一对一、点对点的24小时直通联系制度。聚焦州内三大园区,采取专班化方式,抽调人员组建专班,由州发展和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能源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专班长,把办公室直接“搬到”园区上门服务。

州委领导到重点企业多次召开现场办公会,共同研究解决企业诉求45项,坚定了企业发展信心。今年起,文山州还开展“千人服务千企”行动,建立“1户企业+1位领导挂钩+1位驻企服务员”的驻企服务员制度,驻企服务员将当好代理人、代办人、包办人,变“企业办”为“我为企业代办领办”,实现企业找政府办事“最多找一人”。

从为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到交易项目实行“一表申请”“一网通办”,再到率先在全省启动民微首贷培植专项行动……文山州在全力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上按下了“快进键”,一系列大项目、新项目纷纷落地文山。2021年,文山州累计签约项目115个,引进省外到位资金385.6亿元,增速居全省第2位。

$[page]$

让市场环境更优化

长期以来,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市场化融资担保发展滞后,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在云南较为突出。为破题前行,云南积极直面市场主体生产成本高和融资难的短板,努力探索政企银合作新路子、市场化融资担保新机制,全面落实“政府过紧日子”有关精神,深入推进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助力企业融资环境不断向好、企业生产成本不断降低,进一步释放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加强金融服务支撑

融资难、融资贵是企业遇到的老大难问题。为创建更好的营商环境,云南积极探索服务新机制,加大资金支撑、搭建金融服务平台,不断降低企业尤其是民营和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省委、省政府积极落实国家有关部署,建立新机制,加大对企业资金支持力度。据悉,2017年云南省政府就设立省级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库;从2018年开始,为防范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由云南省财政拿出30亿元专项资金,且每年追加10亿元,作为银行向企业贷款发生风险时的财政补救保障措施,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基金+产业基金撬动”的中小微企业融资机制。

耿马县积极探索金融服务农业新模式。中国人寿云南分公司供图

与此同时,为了降低市场主体综合融资成本,云南依托信息技术,搭建了更为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平台。如依托“数字云南”建设契机,通过大数据共享和智慧平台的互通互联,探索构建了“一部手机云企贷”系列平台,围绕农业、文旅等重点产业,开发了“云花贷”“云茶贷”“云咖贷”等系列产品,促进金融“活水”流向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2020年,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开通线上农业中小企业融资绿色通道,每年与金融机构签订服务书,建立起依托省农业农村厅官网和“一部手机云企贷”的便捷涉农中小额贷款平台。2021年,仅建设银行就通过平台向全省2300多户涉农小微企业、1.47万户农户提供了近100亿元的授信贷款。

此外,云南还鼓励金融机构针对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开发更多专项金融产品,探索“财政引导资金+银行专门信贷产品”的横向合作联动机制,建立起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发展资金的支持保障体系。

云南蒙自农村商业银行行长、党委副书记杨桦介绍说,2021年12月,蒙自农商行成立了“普惠小微中心”,为服务小微企业打造“直通车”“快速路”,并简化信贷资料,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实行限时审批办结制,提高民营和小微企业获贷率。

蒙自缤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晶晶表示,2022年,公司拟建设标准化的蔬菜种植大棚,带动更多周边农户致富,但因现金流问题,计划一度搁浅。今年2月,蒙自农商行党员干部主动上门问询贷款意向,并帮助公司使用创新金融产品“流水贷”,获得200万元贷款。“贷款放款的速度快,利率也低。”杨晶晶感激地说。

创新融资担保机制

融资难,与市场主体的资信度不高,难以获得信贷支持关系密切。为此,云南推出了“融资担保贷款风险分担机制”。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积极推动下,云南先后依托国资杠杆成立了云南省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云南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等一批融资担保平台,通过各级财政的专项资金设立融资担保贷款风险分担资金池,打通金融机构与企业融资链条上存在的各种“肠梗阻”。

2020年底,云南出台《云南省重点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整合充实了一批投融资担保平台,同时在各级投资融资促进系统进一步强化了帮助实体企业融资的协调机构和机制。通过投融资担保新机制,担保机构积极依托中央融资担保降费奖补、省级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等政策,以及企业的设备、厂房、土地等生产要素,通过市场化手段帮助企业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担保,为企业纾解难题。

玉溪市积极依托中央融资担保降费奖补、省级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等政策和市级融资担保公司,打造了政府、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共同参与的“区块链产业金融服务平台”、“银企桥平台”等融资担保体系。位于玉溪市红塔区的云南维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云南中药材生产龙头企业,其三七总皂苷原料、专供云药出口的“茶花牌”中成药、“血塞通”等云南著名产品行销全国和世界各地。该公司总经理肖秋告诉记者,从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特殊需求,维和药业急需在技改中升级迭代自动化生产线、上新疫苗等产品,但资金保障有一定困难。此时,玉溪市保障服务和融资担保优势就体现了出来,短短一个多月,企业就通过“银企桥平台”从农业发展银行获得4500万元且由政府贴息50%的“疫情贷”,大大促进了生产能力提升。

“金融+担保”的“银担信用合作”目前仍在探索和完善中。下一步,云南省将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建领航、产业联盟等方式,积极构建金融机构与融资担保机构的合作新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与符合条件的融资担保机构合作,通过利益融合、激励相容,实现增信分险,扩大融资规模,促进市场主体发展,将有效促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提升。

积极落实减税降费

要保障市场主体运营,帮助其尽量节省开支非常重要。近年来,云南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惠企政策,针对市场主体实施了普惠性税收减免、企业增值税实质性减税、企业社保缴费减免等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云南太标太阳能集团生产线。刘宇 摄

云南太标太阳能集团是云南本土太阳能产业龙头企业和民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业务涉及太阳能设备、钢铁冶炼、精工铸造、数控机床、再生资源利用等多个领域。“我们有2600多名职工,其中不乏退伍军人、脱贫群众。最近几年,随着云南不断推进高端制造业,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开展了一系列新业务。”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助理何平告诉记者,公司之所以能拓宽发展路子,不断涉足新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红利,让企业腾出更多发展资金。从2019年开始,该集团就享受到企业增值税税率从16%降低到13%,累计享受减免3959.29万元;而从2020年以来,省级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免征三项保险单位缴纳部分,又累计减免683万元。目前,企业还享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电价按95%结算的优惠,累计减免达487万元。

为更好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从2021年以来,云南财政、税务等部门通过安排党员骨干业务人员、设立网上直办通道、各级工业园区设立党员先锋岗直办窗口等方式,围绕减审批、减事项、减证明、减材料等方面,帮助市场主体更好地体验快享减税降费政策,有效促进了营商环境优化。

据云南省财政厅消息,2019年以来,全省累计实现新增减税降费超1100亿元。其中,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微民营企业新增减税降费占比5成左右,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进一步降低,市场保障要素不断夯实,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page]$

让政务服务更高效

云南以党建引领推动政务服务,搭建“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平台,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等系列活动,让服务上的“笑脸相迎”和审批上的“一次办成”逐渐成为常态,打通政务服务市场主体的“最后一公里”。

服务环境更优

走进位于昆明经开区的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咨询台前的“学雷锋志愿者”热情地迎上来。“您来办什么事情?”“您可以通过自助服务机办理,我们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带着您去窗口办理……”热情而专业的服务,让客户如沐春风。

中国(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业务自助办理。邹鹏 摄

2019年8月30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昆明、红河、德宏3个片区正式挂牌。昆明片区综合服务中心随片区挂牌正式营运,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和个人,综合服务中心以“前台综合受理、后台集中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对标国内先进政务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并于2020年5月投入使用。“大厅共设109个办事窗口,其中综合窗口57个。”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行政审批局党支部书记、副局长包明华介绍说,2021年,为主动适应国家自贸区建设新形势、新任务,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全过程,成立了中国(云南)自贸区综合服务中心政务服务联合党委,将各入驻综合服务中心的职能部门、海关和第三方机构纳为政务服务联合党委成员单位,推动企业“一站式”服务落地见效。

包明华举例说,最初企业注册市场主体可能要几个工作日,现在依靠“党建联盟”,联动监管、税务、人社等职能部门和成员单位,企业注册市场主体只需要30分钟,且平均注册成本节省1200元,市场准入速度不断提升。在项目审批方面,通过规划、经发等部门联动,自贸区先行先试区域评估、“先建后验”和“拿地即开工”,目前已经受理昆明赛诺制药有限公司药品产业基地等13个“先建后验”项目,总投资120亿元,涵盖新能源、科研、医药和康养等新兴产业。

此外,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综合服务中心还不断提升服务软环境,给来访人员提供更好的办事体验。2019年10月,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经投政务服务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根据综合服务中心标准化政务服务需求,成立红色政务帮办志愿队伍,提供窗口服务、商事帮办、咨询引导等一系列服务,成为云南首家专业提供政务服务的企业。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的做法,是近年来云南党建引领优化政务服务环境,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通过覆盖省、州(市)、县三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云南有序推进投资项目审批监管平台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对接和联动,促进项目审批不断优化;通过全面推行企业开办“一窗通”服务,实现企业开办“一表申请、一窗发放”,申请人可享受“只进一门、只对一窗、只用一网”的便捷高效服务,大幅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一网通办”更灵

“申请一个营业执照多久可以拿到?”“即申即办。”“投资人不在当地怎么办?”“线上签字同样有效。”相比过去办理营业执照的繁琐程序,现在通过从省到村的全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这些流程都可以在网上完成,省去了办事人员的来回奔波之苦。

在红河州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有37个部门和6家企业进驻,可办理事项共1128项。但记者采访时发现,前来办事的人并不多,各个窗口基本没有出现排队的情况。“简政放权,让县级的政务服务场所可办事项进一步增加,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分流。同时,‘最多跑一次’的大范围推广,也减少了客户来政务服务中心的次数。”在红河州政务服务管理局工作人员黄皓俊看来,近年来云南推进政务服务“网上办”,让许多事项实现了“全程网办”,来大厅办事的人员自然就少了。

蒙自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窗口。王学勇 摄

目前,云南全省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超96%、全程网办率超68%,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在全国排名稳步提升。特别在“跨省通办”方面,云南的148个政务服务事项可以在西南五省(区、市)实现“跨省通办”,165项政务服务事项可以在泛珠三角区域实施“跨省通办”,667个政务服务事项统一纳入“省内通办”目录管理,促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在打造全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这个“一网通办”总门户的同时,云南还不断优化升级“一部手机办事通”功能,从首批上线14个办事主题153个事项,增至目前的20个办事主题1379个事项,注册人数超过2300万人,办件量突破1.18亿件。

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云南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改革创新,不仅实现了“省内通办”“跨省通办”,还帮助国外人士实现在滇创新创业,共谋发展之路。俊福是一名缅甸籍华裔青年,曾在清华大学学习,在缅甸创办了一家互联网企业。2020年,随着缅甸公司业务发展需要,俊福想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设立子公司,但因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要求,整个注册落地过程只能隔空办理。虽然俊福本人并未来到昆明,但借助互联网,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其梳理各类材料,解答有关政策方面的问询,提供了无微不至的服务。2021年6月9日,俊福创办的全缅资企业谷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注册成立。

监督监管更实

急着到窗口办事,却找不到人;有难事咨询,却迟迟得不到专业答复……以前,企业办事人员不时会碰到这样的糟心事,想投诉还要走繁琐的流程。如今,在蒙自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在进门左手边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办事群众可以直接向工作人员提出问题和建议,工作人员会将问题详细记录并反映给相关部门进行督办。

亮出先锋岗。“2021年,我们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我要开超市’‘我要开餐馆’等不同的办事窗口,为办事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蒙自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维介绍说,随着实践活动深入,为了让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数十家政府职能部门和单位更好地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021年6月30日,“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正式设立,发挥倒逼作用,敦促各个窗口的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群众和企业在办事过程中遇到各类问题,都可以到这个窗口进行反映,简单事项即收即转即办,一般事项5个工作日内整改反馈,复杂事项10个工作日内反馈处理。”杨维说,“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设立,让群众办事不白跑、不扑空,办事有地儿找、有人帮,也为蒙自市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兜底服务。

近年来,云南全面构建的政务服务评价体系,以企业和群众评价是否“满意”倒逼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转变作风、提升服务质量,取得较好的成效。如今,“好差评”制度已实现对省直各部门和各州(市)政务服务评价全覆盖,好评率达99.9%,差评整改率达100%。

“大理州从简化满意度评价体系、视频监控等多个方面,对政务办理情况进行监管。”大理州政府副秘书长,大理州政务服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左剑文介绍说,在州级政务服务大厅,大理州11个县(市)政务服务大厅的情况都可以通过摄像头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窗口单位形象。同时,为提高群众事后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大理州升级了州、县两级实体大厅评价终端系统,实现了办件一键式满意度评价。

$[page]$

十条措施看组织工作如何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强化党建引领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根本保障。2021年12月,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印发《云南省组织工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政企沟通、干部考察、强化考核等方面提出系列务实管用的举措,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大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云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制定《措施》主要考虑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干部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意识不强、作风不实、能力不足,基层党组织、公务员队伍、人才队伍作用发挥还不够到位等问题,回应市场主体所需所盼,补短板、强保障、增活力。

二是聚焦主责主业。发挥职能优势,加强党建引领,从基层党建、干部、人才和公务员管理、机构编制管理等工作入手,找准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着力点。

三是增强可操作性。力求提出的措施务实管用、可操作、能落地。

“十条措施”具体内容

《措施》立足组织部门职能职责,从思想认识、能力提升、政企沟通交流、干部考察、考核结果运用、公务员管理、人才生态环境、基层党建、智慧党建、优化机构职能体系等10个方面,系统谋划、研究提出组织工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举措。

1  凝聚优化营商环境的思想共识

● 在各级党政机关特别是行政审批部门、窗口服务行业中,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等组织生活,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办法》。

● 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为什么,我为优化营商环境做什么”“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处处事关营商形象、个个都有营商责任”学习研讨,推动思想解放、政策创新、服务提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进高水平开放,提高投资吸引力,营造公平竞争、安心发展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打响“云南服务”营商环境品牌。

2  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的能力本领

● 把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列入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干部学院主体班次必修课,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增强责任意识、市场意识、法治意识、服务意识,提高服务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的专业能力。

● 每年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和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挂职锻炼;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各级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商务、投资促进、政务服务、市场监管、海关等优化营商环境重点职能部门挂职锻炼。

● 针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需求,选派“驻企服务员”,建立跟踪服务和代办制度。

3  完善政企沟通联系机制

● 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督促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能源等部门负责人,建立与企业直接沟通联系制度。

● 落实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民营企业制度,鼓励干部坦荡真诚、光明磊落同企业家交流交往,深入企业、靠前服务,倾听市场主体意见呼声,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 商国资委、工商联等部门,每年选派一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国有企业、重点民营企业服务锻炼;每年选派一批国有企业人员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习实践,每批不少于6个月。

4  在优化营商环境一线考察识别干部

● 落实“一线工作法”,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政务服务、项目建设一线考察识别干部。

● 加强营商环境建设重点职能部门领导班子配备,大力选拔重视营商环境、善抓营商环境,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实绩突出的干部,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

● 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履职监督重要内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加大对工作作风不正、行为粗暴、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的监督力度。

5  强化营商环境考核结果运用

● 把营商环境评价纳入全省综合考评和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重要内容,考评结果作为确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等次、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和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参考。

● 对优化营商环境考评得分排名靠后的领导班子,约谈主要领导并限期整改。

● 区别对待干部在招商引资、项目审批、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中因客观因素造成的无意过失,为敢于担当、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6  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公务员管理

● 积极协同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有序实施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制度。

● 推动执法重心下移,进一步充实和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力量,探索构建体现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特点的分类管理机制,着力提升执法监管效能。

● 针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需要,优化公务员招录职位设置。

● 会同省政府办公厅,强化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公务员管理,完善政务服务部门主管、派出单位协管的工作机制。

● 健全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

● 探索建立外商投资“一站式”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口岸通关便利化。

● 对在优化营商环境中表现突出的公务员及时给予表彰奖励。

7  构建宜居宜业的人才发展生态

● 根据用人主体需求和市场发展趋势,经常性深入企业、科研院所、医院、高校,及时了解、积极回应用人主体及广大人才所需所盼,强化支持创新转化服务。

● 推进院校地企合作,深入实施“产业创新人才”“首席技师”“创业人才”“高层次创新团队”培养引进计划,为企业等用人主体培养引进人才提供政策支持。

● 建设人才服务“一站式”窗口,优化国际人才服务管理,在出入境和居留、户籍办理、市场监管、税务、金融、住房、海关、配偶随迁、子女就学、社会保障、职称评定等方面,为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提供高效便利服务。

8  抓基层党建促营商环境优化

● 聚焦市场主体关切,结合“云南模范机关”创建,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更大力度利企便民。

● 鼓励支持窗口服务单位党组织与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

● 指导督促各部门特别是窗口服务单位,采取“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志愿服务队”等方式,争创人民满意的服务机关。

● 落实各级“两新”工委委员单位党建工作联系点和直报点制度,加强对民营企业党员出资人的教育培养和联系服务,开展“送政策解难题、送服务促发展、送温暖强信心”活动。

● 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常态化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积极帮助市场主体解决实际问题。

9  推进“智慧党建”与“智慧政府”融合发展

● 加快推进“智慧党建”综合服务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健全服务体系,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尽快实现“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

● 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助力完善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平台,助力建设省、州(市)、县(市、区)一体化“互联网+监管”平台。

10  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

● 依据法律法规和“三定”规定,进一步优化部门权责清单,厘清部门间职责权限。

● 完善部门之间协同配合机制,推进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推动“高效便捷办好每一件事”。

● 巩固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成果,优化机构设置,完善职能配置,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

(本刊记者 杨建乐 杨旭东 刘宇 王学勇)

责任编辑:李敏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