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锋人物  >  正文

闪烁的党员徽章 ——昆明市五华区军休干部杨修平先进事迹

2022-05-16 15:46:11  来源:昆明日报

杨修平是昆明市五华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中心金顶山服务站第六党支部的一名军休干部,退休后,带着为乡村振兴做点事的初衷,回到老家重庆綦江生活。

  这些年,他走到哪里都佩戴着一枚党员徽章。老伴见他每次换洗衣服都把党员徽章端端正正地戴在要穿的干净衣服上,就劝说:“别戴啦!”他就生气地跟老伴说:“要戴!就是要把共产党员的身份亮出来!”

  他说,亮出党员的身份,是彰显责任,是鞭策,是约束,是践行初心的精神。

  不忘初心

  书写戍边卫国的篇章

  1968年春,900多名綦江籍青年应征入伍,奔赴云南戍边卫国。杨修平就是其中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40多年后,作为一名军队退休老干部,他两鬓斑白把家还,情不自禁,热泪盈眶。

  他呼唤战友相聚綦江,共叙友情,安享晚年。他和战友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赴滇50周年再相会,赓续战友堑壕情。

杨修平(右)到志愿军老战士家中寻访。 五华区军休中心供图

  大家推举杨修平为筹委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这是一个没有任何报酬,只有无私奉献、义务服务的“差事”。不过,他却干得很起劲,就像当年在部队工作那样,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900多名战友分布在全国各地,仅建立了一个战友通讯录。杨修平和筹委会其他成员不知打了多少个电话,寻访多少名战友。有的战友离世了,他们就联系战友的遗孀。有的战友退伍后一辈子生活在农村、久居深山,几乎与外界隔绝,当接到杨修平的电话时,感动得掉泪:“感谢战友还记得我,我一定参加聚会。”

  打电话,上门寻访,类似的琐事,辛苦一点,累一点,不是什么难事。让杨修平耗费精力的是,战友又推举他为主编,负责编辑出版记录战友在云南边防部队战斗和生活的一本书。

  历经两年多艰辛付出,当《山路弯弯》一书付梓的那一刻,杨修平像生了一场大病,虚弱地对老伴说:“终于出书了,以后恐怕再也干不动编书这样的事了。”

  当战友手捧《山路弯弯》一书时,军旅生涯的峥嵘岁月仿佛就在眼前。77岁的老战友廖治禄对孙子说:“爷爷的故事写在书中的第140页,当年我们在云南保卫边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留下光荣的历史,你们一定要记住啊!”

  如今,此书被收藏于重庆綦江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以及云南省图书馆。

  2018年3月16日,杨修平和战友欢聚綦江,纪念从军50周年。这是一群参军50年的老战士,初心不忘,精神不老,期待着60年、70年时再相会。

  汇编著书

  寻访志愿军老战士

  谁承想,两年后,杨修平竟又干起编书的事了。

  2020年10月23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早就等候在电视机前的杨修平,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讲话,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突然间,他联想到,綦江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们现在还好吗?

  当天下午,杨修平来到綦江区档案局,了解到全区当年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志愿军战士共有4859人,牺牲278人。现在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大多生活在农村,身体状况令人担忧。于是,他作出一个决定:走访志愿军老战士,编著一本宣传志愿军伟大精神的书。

  “还要写书?”老伴惊讶地问,“不是干不动了吗?”

  “这次就是拼老命也要干!”他说。

  说干就干,时不我待。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们几乎都已年过九旬,唯恐寻访不及留遗憾。杨修平开始与时间赛跑,披星戴月,风里来雨里去,走进一个个志愿军老战士的家。

  家住綦江区古南街道清水村的志愿军老战士赵彬,怎么也想不到,这天会有一个陌生人来到他家,要听他讲讲在朝鲜战斗的故事。

  他紧握着杨修平的手,激动地说:“在我有生之年,还有人来看我,要我回忆到朝鲜打仗的事,高兴啊!”

  尽管赵彬老战士说话很费劲,喘着粗气,说一句话要停顿几分钟才说得了下一句,但内心的激动和急于诉说的心情溢于言表。回忆起革命战争岁月,他似乎忘记了病痛。

  回忆结束时,赵彬老战士还轻轻哼起了《志愿军战歌》。

  郭扶镇团结村90岁的老人邵泽龙,原为志愿军65军194师582团2营6连的机枪班班长。退伍时,为了不给国家添负担,他放弃可以评残的优抚待遇。时至今日,他还保留着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送的“最可爱的人”口缸。2021年世界博物馆日这天,邵泽龙前往綦江博物馆,将口缸和当年穿过的军大衣一并捐赠了,并被綦江博物馆授予“2021年度最美藏品捐赠者”。

  历经一年多的寻访,杨修平就这样走进了66名志愿军老战士的家,深入细致地寻访挖掘革命故事,还了解到很多鲜为人知的轶事。寻访路上,他历经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展现的是军人吃苦耐劳和刚强坚毅的作风。

  每一次寻访,志愿军老战士的英勇事迹,常常让杨修平感动得满眼泪水。他一直细心听讲和记录,生怕漏掉一个字、一句话。同时,还拍下志愿军老战士们的一枚枚军功章和一本本泛黄的立功证书,并请他们按下鲜红的手印,编录书中,更具震撼力。

  面对一群耄耋老人,有听力下降的,有说话困难的,有瘫痪卧床的,还有行走不便的,与其交流困难很多。有时为听清一句话,杨修平需要反复问上几遍,还有的话说不明白,需要从发音口型来判断所说的意思。

  志愿军老战士们大多住在农村,路途有近有远,虽说近年来乡村道路条件得以改善,但路窄弯多,险情隐患不可避免。杨修平开着自己的车,小心翼翼地行驶在山间土路上。交通不便时,他便迈开双腿,手拿拐杖,深一脚浅一脚,爬坡、过沟、上坎。寻访路途往返,油费、过路费、住宿费等,他都自掏腰包。为不给老战士们带去麻烦,杨修平不在志愿军老战士家吃饭,唯一一次盛情难却,离开时硬塞给主人200元。

  每一名志愿军老战士都有一段传奇的经历和故事,是流芳百世的精神财富。

  杨修平以志愿军老战士本人口述为证,整理出66篇志愿军老战士回忆录,并附上本人奖章、证书和部分本人纪念手印,汇编成《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綦江健在赴朝老战士的铁骨雄风》一书。

  组团宣讲

  关爱下一代成长

  在编著两本励志红书的同时,杨修平还积极参与筹建綦江区老战士报告团的工作,努力动员当地一批有资历、有口碑、有影响力,且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老干部、老党员、老军人加入老战士报告团。

  杨修平说:“我们曾经为党和人民做过一点奉献,现在我们要继续用奉献的精神,讲好自己、讲好中国军人和中国的故事。”他担任“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宣讲团副团长,与报告团成员一起,深入机关、学校、企业、乡村、街道等作宣讲报告,成为一抹美丽的夕阳红。

宣讲时展示过去使用的煤油灯。 记者周密摄

  每次作宣讲报告时,杨修平随身携带相关实物,以物应景,让人感受颇深。他还经常走村串寨收藏“古董”,将原本农村早已弃用的农具当宝贝。看见过去木制的量斗、灰斗、升子,还有碾子、墙盒等实物,他就自己掏钱从村民手里买过来,大件的无偿捐给綦江农耕文化博物馆,小件的带在身边作报告时能派上用场。

  讲起自己的作战经历时,杨修平还带去炮弹壳、教练手榴弹和亲手绘制的军用地图等物件,让大家能够直观地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岁月,感叹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尽管杨修平已有70多岁,但当他操起特制的木头步枪,演示刺杀时的喊杀声时,声音还是那么洪亮,动作还是那么规范有力,让台下的人看得目瞪口呆,从而了解到什么叫近战夜战、什么叫“刺刀见红”精神。

  一直以来,老战士报告团坚持做到“三不”:一不要一分钱的报酬,二不搞迎来送往,三不让受众单位请吃。这样清廉的报告团,这样一群无私奉献的老战士,在綦江被传为美谈。

  2019年5月成立以来,老战士报告团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宣传正能量。截至2021年底,已作报告84场,受众达4.2万人次。

  回报家乡

  热心公益做好事

  虽然已退休多年,但杨修平始终保持着部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持学雷锋做好事,活到老做到老,受到大家的连连称赞。

  郭扶中学是他的母校,回乡后,他总想为母校做点事情。于是,杨修平牵头联合校友买了一些红豆杉、南洋杉、罗汉松等景观树苗,栽种到学校里,让校园变得更加美丽。

  杨修平所在綦江城里的小区,有一段路面上有几个外露的钢筋头,足有两三厘米高,易绊倒行人,损坏车胎。他便找来大铁锤,将钢筋头砸入地下,消除隐患。不认识他的业主说:“这个物管真负责。”

  小区后山排水沟年久失修,他担心山洪殃及住户安全,便自购一批树苗栽种在后山,建起一道“防护林”。

  他所在的楼栋有224户人家,不少人对负二层的5步楼梯犯了难,上下极其不便,老人的轮椅和小孩的婴儿车难以通行。他与物管协调,请求把负二层的楼梯改造成斜坡。物管说:“大家的事由大家做主,必须征得超过半数住户的同意才行。”于是,他连续3个晚上坐在楼栋大门口,征求进出住户的意见。那是2016年的冬天,綦江的冬夜,寒风刺骨,他穿着厚厚的军大衣,仍感到四肢冰凉。

  成功征得半数住户的签字同意后,物管将原来的楼梯改造成一个可以推行轮椅、婴儿车和购物车的通道。至今,邻居们仍念念不忘,见面时不断感谢他,说他做了件大好事,功德无量。

  小区里有一段梯坎路,老人上下不便,特别是下雨天,路滑极易摔倒。他自己掏钱购买水泥盖板,把排水沟掩盖平整,改造成一段30多米长的平整路面。挖土、运土和硬化,全是他一个人干的,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背痛,躺在床上休息了好几天才缓过劲来。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他向綦江区慈善总会捐款3000元,向乡村和学校捐款3000元,向綦江区中小学校捐赠口罩2000只,向昆明所在军休党支部捐款600元……他说,这些事情都微不足道,只是表达了一名老党员的一点心意。

  在日常生活中,杨修平是一个非常节俭朴实的人,穿的衣服大多是地摊货,“抠门”得不顾自己的身体。这些年来,参加相关活动,他却没少捐献爱心款。

  2019年春节,他还自己掏钱买了近5000元的米、油和学习用具,送给家庭困难的学生,把党的温暖送到百姓的心坎上。“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我很知足,受党和部队的教育一辈子,初心不能忘,在安享晚年的同时,总想为群众出一份力。否则,心里总是不安。”杨修平如是说。

省图书馆向杨修平(中)颁发收藏证书。五华区军休中心供图

  传递大爱

  身后捐献遗体器官

  很少有人知道,杨修平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还安装了支架。

  他说,生前想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做贡献,身后也要为社会尽最后一份力。

  2011年12月,杨修平与云南省红十字会签订个人遗体和器官捐献协议。2012年回到綦江生活后,他又与綦江区红十字会签订执行协议,明确本人如在綦江归世后,遗体交由重庆原第三军医大学(现重庆陆军军医大学)执行。

  2021年11月,杨修平的独生女与中国人体捐献中心签订捐献遗体的协议;2022年3月2日,65岁的老伴杨幸芳与綦江区红十字会签订了同样的协议。杨修平一家三口都签订了捐献遗体的协议。

  “生前当标兵,身后做标本。”崇高的思想境界怎能不让人为之动容!

  江智永,是杨修平大姐的二女婿。听舅舅杨修平说,捐献遗体和器官能救许多人的命,他也表示要把自己的遗体和器官捐献给国家。2014年12月18日,60岁的他不幸因病去世,家人遵照他的临终遗愿,含泪把他的遗体捐献给了重庆医科大学。

  杨修平的大姐杨修华入党62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担任村委会妇女主任,一辈子务农。90多岁的她在谈及自己后事安排时对大女儿说:“我死后,像你舅舅杨修平和你妹夫江智永一样,把遗体和器官捐献给国家。”2021年5月,杨修华与重庆市红十字会签订遗体和器官捐献协议。同一天签订协议的,还有她64岁的女儿李吉平。之后,二女儿李吉芬和三女儿李吉明也签下捐献遗体和器官的协议。

  一个家族先后共有8人在去世之后自愿捐献遗体和器官,用于医学科学研究。什么是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他们捐献遗体和器官的义举是最好的诠释,同时也是对榜样力量、示范作用最好的拓展与延伸。

  一路扶持

  夫妻情义重于金

  有情至千里,无情步难移。杨修平说,能为社会做一点事,贡献一份力量,与老伴杨幸芳的包容、理解、支持和关爱分不开。

  当有人不理解杨修平做的事,让他退休了就好好休息,去做那些事干什么时,杨幸芳都坚定地支持杨修平:“不要怕别人说三道四,你想怎样做就怎样做。”同时,她还向别人解释:“这么大年龄了,是应该好好享受,安度晚年,但他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做的每一件事,他是真心的、快乐的,那是他的军人情结、雷锋情结的使然啊!”

  杨修平外出采访志愿军老战士,杨幸芳不放心他路上的安全,大都随车陪伴。除备好各种应急药物外,她还买来一个特大号的保温水瓶及方便面、自热饭,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时,夫妻俩共享“野餐”。

  当有的志愿军老战士说话口齿不清时,杨幸芳坐在旁边还当起了“翻译”。当杨修平被志愿军艰苦卓绝的战场画面和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感动得泣不成声时,她暖心劝慰。

  “有了她的一路相伴,风里来雨里去,才让我完成了对66名志愿军老战士英雄事迹的寻访以及编著出书的心愿。”杨修平说。

  在綦江,杨修平依旧在奉献、服务着,那枚闪烁的党员徽章仍戴在他的胸前。

  (记者 王恩国 通讯员贺修平 罗才高)


责任编辑:李敏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