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刊重磅  >  正文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绘制彩云之南新画卷

2022-07-20 14:49:00  来源:《云岭先锋》2022年第7期

滇池星海半岛湿地公园一角。邹鹏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三次给云南干部群众回信,为云南擘画发展蓝图,指引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省委书记王宁指出:“我们要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云南发展的总遵循、总纲领、总指引,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贯彻落实上见成效,努力把思想伟力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

从北京到云南,从独龙江到龙头山,从司莫拉村到阿佤山,从洱海之滨到滇池湖畔,从艾思奇故居到西南联大……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云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牢记嘱托奋勇争先:“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更加稳健,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取得新成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变成一个个现实;“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如火如荼,中老铁路蹚出一条新的国际大通道,让云南与世界的距离更近;边境线上党政军警民合力镇守边关,用实际行动践行“守边有我、请党放心”的铿锵誓言……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云南各族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正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扎实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奋力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民族团结进步 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引领民族工作在创新发展中迈上新台阶。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对云南作出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重要指示。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时,要求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牢记总书记嘱托,云南省委、省政府集全省之智、举全省之力,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全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纹面女李文仕用上智能手机。郝亚鑫 摄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石碑无言,誓词作证。“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历经70多年风雨,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碑文依旧清晰可见,团结一心跟党走的无悔誓言,早已融入云南26个世居民族的血脉。

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

云南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的省份,做好民族工作、维护好民族团结意义重大。云南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指导思想,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各领域全过程,成绩斐然。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在高黎贡山深处、独龙江畔,一批又一批的驻村党员干部,与当地群众拧成一股绳、攒足一股劲,帮助独龙族群众过上幸福的新生活。在贡山县独龙江乡巴坡村党建工作室,一份份字迹工整的入党申请书,写下的是独龙族群众对党的感恩以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巴坡村249户942人中共有99名党员,从2021年到今年5月,我们又收到25份入党申请书。”巴坡村党总支书记王世荣欣慰地说,随着村里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村党总支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强了。

“独龙族人民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人民楷模”、“老县长”高德荣道出了云南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心声。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

青山巍巍,碧水悠悠。走进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随着各地游客接踵而至,以李发顺为代表的村民腰包鼓了、脸上的笑容多了。

“总书记来到我家,给我鼓励,让我信心更足,我将继续努力,让日子越过越红火。”李发顺曾因残致贫,2021年他办起农家乐,销售大米粑粑和其他特产,生意红火时一天有1000多元收入。

为让村民共享发展旅游业带来的收益,2020年中寨村创办了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采用“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将村里全部农户吸纳为合作社社员。“两年来,合作社累计分红超过17万元。”据清水乡副乡长、三家村党总支书记赵家清介绍,2021年司莫拉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242元,“幸福的地方”变得更加幸福。

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

摆脱贫困、实现小康,是云南各族群众世世代代的梦想。云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因地制宜、因族施策,全力帮扶少数民族深度贫困群体和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十三五”期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4%,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20年11月,云南9个直过民族和2个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

千年企盼,一朝梦圆。72岁的佤族老人岩翁对年轻时的日子记忆深刻:“一年有几个月吃不饱,经常饿着肚子去山里挖野菜和山药。”后来,岩翁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工作能力突出,成为沧源县班洪乡班洪村党支部书记。作为阿佤山乡巨变的见证者、参与者,岩翁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班洪村交通便利了、产业发展起来了,阿佤人民同全国人民一起,携手奔跑在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上。

“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2019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开幕式上,李怀秀、李怀福姐弟领唱的原生态彝族海菜腔《金鸟银鸟飞起来》,赢得了满场的喝彩和关注。“海菜腔是起源于石屏县异龙湖附近的原生态民歌。”李怀秀说,传承700多年的海菜腔,曾面临失传风险,后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海菜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如今,学习、传唱海菜腔的人多了,李怀秀姐弟俩把这种古老唱腔传唱到了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数据显示,2015年到2021年,云南共实施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项目1036个,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项目252个,建设85个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项目,共建设了30个特色乡镇、780个特色村寨,其中247个特色村寨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量居全国第二;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共举办了11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2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推动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

“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给独龙江乡群众回信,勉励乡亲们“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纸短情长,深情殷殷。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昆明会见了独龙族干部群众代表,“文面女”李文仕就是其中之一。那是李文仕第一次走出高黎贡山、第一次乘坐飞机、第一次来到省会昆明。2019年,云南首个5G高清视频通话从独龙江乡打出,曾经的“直过民族”独龙族正式进入5G时代,李文仕也成为该红利的受益者。如今,她会用智能手机与在外地求学的孙子打视频电话,会在线上售卖自己编织的独龙毯。每天晚上,她也会在手机上刷刷短视频。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56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放眼云岭大地,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已成为云南各族儿女的共同期盼。目前,云南已有11个州(市)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市)、33个县(市、区)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区)、51个单位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云南各民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庄严宣告,让中华儿女群情振奋。如今,高德荣有了新目标:“第二个一百年时,我希望独龙族每家至少能有一名党员、能有一名大学生。”

$[page]$

生态文明建设 取得新成就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对云南作出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重要指示。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要求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云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守护好七彩云南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

大理市古生村生态廊道。郝亚鑫 摄

“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夏日的昆明滇池星海半岛生态湿地,碧波如镜、风景如画。沿岸的花草与水中的飞鸟对话,清风拂过脸庞,清新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几年前,这里是人人避之不及的“臭水塘”。“小时候,我们经常去滇池捉鱼摸虾,口渴了就直接从滇池里舀水喝。”在滇池边长大的李东升回忆,不知从何时起,滇池水质一度腥臭难闻,蓝藻频繁暴发,很多土著鱼虾、水草、水鸟种类灭绝或被迫外迁。为保护滇池,李东升2003年成为河道保洁员,看着滇池水质越来越好,以滇池星海半岛生态湿地为代表的一大批湿地建设完成,李东升很高兴,他记忆中的滇池“回来了”。

很多时候,回望走过的路,才能看清走了多远、未来将抵达何处。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保护生态环境、推进高质量发展念兹在兹,统筹全局,擘画长远。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强调:“滇池是镶嵌在昆明的一颗宝石,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再接再厉,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云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向污染发起总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以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突出重点实施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以长江为重点的六大水系保护修复、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等8个标志性战役。以坚定态度关停197家企业,全面出清重点工业行业淘汰类产能,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位于金沙江畔的华坪县,曾因大力发展煤炭工业,衍生出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近年来,该县因地制宜发展果蔬种植,不仅治理了荒山、修复了矿山,还大幅度改善了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发生“绿色蝶变”的,还有曾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的昆明市东川区,该区通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实现了从满目疮痍到青山绿岭的巨变。

2021年,云南围绕滇池开展了一场雷霆万钧的整治——褪去钢筋水泥,为滇池留白,让宝石闪亮。而几年前同样经历剧烈阵痛的洱海,如今已是另一番景象:在整顿的数年间,洱海边的双廊镇关闭了上千家客栈。如今,洗去原有喧嚣的双廊,正以更加现代化且规划有序的旅游项目,吸引着八方游客前往。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洱海,对洱海的保护治理作出重要指示。7年来,洱海水一年比一年清,如今水质类别由Ⅲ类好转为Ⅱ类。

不久前,走进大理市古生村,记者看到一行行秧苗在微风中摇曳。与传统水稻种植模式不同,这些新插的秧苗将严控肥料使用,并对尾水进行全方位监测。数月后,由古生村“科技小院”试种的秧苗,除了能为当地带来增收外,也将为洱海流域的绿色发展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

古生村“科技小院”成立于今年2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建设的首个探索流域农业绿色转型模式的“科技小院”。“洱海保护是一个整体,我们就是要找到环洱海最生态、绿色的农作物种植模式。”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古生村“科技小院”负责人金可默说,建设“科技小院”,首先要保护好洱海,通过污染源监测解析,形成具体的减排方案,提升洱海水质;其次是从三产融合、组织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以及人才振兴入手,带动实现具有古生村特色的乡村振兴;再次是从乡村产业文化打造、产业品牌包装上做文章,传承和发扬古生村乡愁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滇池星海半岛生态湿地时,现场放置了一个展示近年来滇池‘花·鱼·蚌’立体修复模式的小型生态缸。”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君兴介绍说,生态缸中,海菜花盛开水面,滇池金线鲃水中游弋,背角无齿蚌栖息缸底。无论是海菜花,还是金线鲃和蚌,都需要在清洁的水体环境中生存,而以它们三者为主体建立的生态系统,既起到净化滇池水质的作用,使滇池草海水质由Ⅳ类好转为Ⅲ类,又促进了滇池流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登高望远,不畏浮云遮望眼;硬招实招,一锤接着一锤敲。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先后印发《关于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实施意见》等,构建起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先后修订《云南省泸沽湖保护条例》《云南省阳宗海保护条例》等,“一湖一条例”为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提供了法治保障;又先后出台《云南省国家公园管理条例》等,为云南省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2017年至今,云南有12个州(市)、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6个地区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其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数量并列排名全国第三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21年10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昆明召开。开幕式上,一部记录云南亚洲象群北移南归的短片——《“象”往云南》,引起了全球关注。

象群北移之旅,缔造了一场“前所未闻”的奇游;象群南归之路,一批守护者悉心引导,在陪伴中收获宝贵的信任。途中一幕幕感人场景,成为云南乃至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范例。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亚洲象的北移南归之旅,正是云南多年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实写照。长期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出台《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开创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的先河;率先在全国开展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率先在全国开展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率先在全国开展国家公园新型保护模式探索;率先在全国理顺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经过多年努力,生物多样性居全国之首的云南,生态系统质量不断向好、稳步提升。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不断教育云南党员干部提升对保护环境的认识。

如今,环洱海而建、全长129公里的生态廊道已全线贯通,环湖的湿地、滩涂恢复了“野态”,生态廊道成为大理州新的“网红打卡地”;规划总长度为137公里的滇池绿道已贯通37公里,结合滇池周边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滇池绿道将被打造成昆明新的文化IP,营造绿色宜人的骑行、漫步环境。

新时代新征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云南全省上下正携手同心、不懈奋斗,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page]$

辐射中心建设 开创新局面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具有连接南亚东南亚的独特区位优势。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对云南作出努力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指示。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时,要求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云南在“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上发力,击鼓催征,加快推动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让云南从边陲末梢变成开放前沿。

中老铁路开通为边疆地区注入新活力。景洪市委宣传部供图

“硬联通”加速推进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建设之中的昆明南站时曾叮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关键还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把‘接口’做好,才能实现互联互通。”

牢记总书记嘱托,云南加快铁路发展步伐。昆明南站从2016年12月28日正式投入使用至今,累计发送旅客4461.15万人次,从昆明南站始发的高铁动车通达全国20余个省区市的主要城市。

2021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出席中老铁路通车仪式时指出,中老铁路是两国互利合作的旗舰项目。铁路一通,昆明到万象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长。双方要再接再厉、善作善成,把铁路维护好、运营好,把沿线开发好、建设好,打造黄金线路,造福两国民众。

初夏,昆明市经开区王家营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一片忙碌,一车车货品即将通过中老铁路不断发往国内外。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在中国和东盟之间构建起一条内外联动、便捷高效的国际物流黄金大通道。为区域经济合作注入新动力。”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副总经理徐超表示。

如今,我国21个省区市先后开行了中老铁路跨境货运列车,运输货物的品类由开通初期的化肥、百货扩展至电子、光伏、冷链水果等100多种,已覆盖泰国、缅甸、老挝等近10个国家和地区。

云南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2022年6月15日,云南累计发运中老铁路出入境国际货运列车891列,货运量66.9万吨。中老铁路这条奔涌的“大动脉”,正为沿线各地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加快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建设步伐。”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云南全力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八出省、五出境”铁路网持续完善,中老铁路通车,大理-临沧铁路建成通车,大理-瑞丽铁路建设有序推进;“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网基本成形,中越、中老、中缅国际通道高速公路境内段全线贯通;航空方面基本实现南亚东南亚首都航线全覆盖;水路“两出省、三出境”通道加快构建;能源方面已建成13条跨境电力联网通道,与越南、老挝、缅甸实现局部电力联网;中缅油气管道全线贯通运行,成为我国第四大能源通道;通信方面,中老、中缅实现网络设施互联互通,国际通信服务覆盖周边8个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中缅印度洋海公铁联运新通道逐一突破堵点难点,成功实现首发试通,实现集装箱运输“零”的突破。

不久前,昆明市托管西双版纳州磨憨镇共同建设国际口岸城市,一场跨越600多公里的“双向奔赴”全面开启。强省会、兴口岸,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拓展新空间、注入新动力。

牢记嘱托担使命,今天的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间的基础设施“硬联通”越来越顺畅,开放步伐越迈越大。

“软联通”成效显著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月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结合着自身的优势,云南正努力前行。

普洱热区面积超过2.3万平方公里,是世界咖啡种植的黄金地带。普洱咖啡,全球共享。今年以来,经思茅海关检验检疫合格验放出口咖啡319批次,货值5.04亿元,同比增长239.5%。普洱咖啡从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步步走入市场,从山间走向国际。这一切,得益于规则标准“软联通”的建立。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原产地证书作为出口企业在海外快速通关和减免关税的“纸黄金”,在外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思茅海关优化原产地签证流程,将通关时间缩短了一半,今年1至5月,共签发出口咖啡原产地证书30份,签证金额5398.3万元,企业享惠270.6万元。

RCEP带来了产业链供应链集成、投资虹吸、贸易增长、中小企业发展等机遇,云南乘势而上,全力聚焦开放新变化、新特点和新增点,出台《云南省加快对接RCEP行动计划》。目前,云南与RCEP国家贸易比重呈上升趋势,实际利用RCEP国家外资有所增长,跨境电商增长显著。云南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全球一体化,构建了面向全球开放的窗口和工作平台。

轻关易道,物畅其流。口岸整体通关时间持续压缩,2021年,全省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均排全国最短省份第二位。

云南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开放的步伐越走越实。如今已初步形成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引领、2个国家级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为核心、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带动、1个跨境经济合作区为重点、2个综合保税区和4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为支撑的全方位、立体化开放平台体系。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百年不遇之大疫情碰撞叠加,云南坚决顶住压力,努力实现外贸外资保稳提质。2021年,云南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人民币3000亿元和美元400亿“两个突破”。2021年,云南实际到位外资和新设市场主体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入滇发展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134家。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强调,希望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牢记总书记嘱托,在高水平开放之路上,云南正栉风沐雨、勇毅前行,通过不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云南市场准入优化、贸易便利改善,通关时效加速,区域联动更加有力。

“心联通”暖意融融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月考察云南时强调,要加强同周边国家文化交流工作,促进民心相通。牢记总书记嘱托,云南一直在砥砺向前。

6月21日,在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举办的2022年国际瑜伽日暨中印人文交流系列活动上,云南民族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15年5月15日成立以来,云南民族大学中印瑜伽学院已经有瑜伽方向的100名本科生、36名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

作为印度在本土以外和其他国家合作建立的全球第一所瑜伽学院,这成为中印两国友谊源远流长的最好见证。随着与印度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中印瑜伽学院成为两国人文交流最活跃的平台之一。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云南持续深化与周边国家在教育、科技、卫生、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

教育合作不断提升。云南民族大学中印瑜伽学院、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合作项目结出硕果。

科技合作不断深入。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东盟创新中心等科技合作创新平台不断涌现,与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合作建立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初见成效。

卫生合作不断加强。一批批眼科医疗队在周边国家举办“光明行”公益医疗活动,至今已义务为超过5000名白内障患者带去光明;通过“爱心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活动,为柬埔寨、缅甸、老挝等国4万多名孩子守护童“心”;与周边国家同舟共济,向20余个国家捐赠防疫物资和设备,组派抗疫医疗专家组赴老挝、缅甸提供帮助。

文化交流持续深化。在缅甸、老挝等国开展了“七彩云南·文化周边行”系列访演活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剧《吴哥的微笑》在柬埔寨落地并实现本土化;云南媒体与周边国家媒体合作展示中国形象、讲述区域合作故事;中国-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成为与周边国家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旅游合作不断加强。组织承办了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跨境旅游合作论坛,持续举办中缅胞波狂欢节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全方位展示“七彩云南旅游天堂”形象。

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人文基础。云南与世界五大洲的36个国家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关系103对,其中在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国际友好城市总数达49对。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云南在努力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笃行不怠开新局,携手各方继续向着更繁荣、更美好、更光明的未来前行。

$[page]$

红色基因传承 焕发新活力

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强调,云南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有很多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要把这些故事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检视初心、滋养初心,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牢记总书记嘱托,云南各级党组织扛稳抓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铭记党的光辉历史,充分挖掘、利用好云南红色资源,不断筑牢干部队伍思想根基,补足精神之“钙”,以红色基因涵养浩然正气,打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推动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腾冲市工商联党支部在艾思奇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郝亚鑫 摄

挖掘红色资源

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红色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

云南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省份,革命遗址较多,红色资源丰富。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云南省充分挖掘、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了西南联大旧址、扎西干部学院、杨善洲干部学院、老山干部学院、艾思奇纪念馆等一批红色教育基地。

西南联大是一所自始至终都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著名大学,虽仅有8年办学历史,却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高峰;虽因抗日烽火偏居西南边疆,却因爱国主义的家国情怀而流芳百世。

2020年1月,在云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参观西南联大博物馆等,了解抗战期间西南联大师生教书救国、读书报国的光荣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触地说:“国难危机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精华辗转周折聚集在这里,形成精英荟萃的局面,最后在这里开花结果,又把种子播撒出去,所培养的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讲好联大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云南师范大学不断更新和充实西南联大展览内容,持续开展历史物证征集保护、口述历史采集以及学术研究工作。“两年来共征集西南联大物证近2300件,翻拍和扫描物证及资料近3000张,整理资料15万余字。”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馆长李红英说,西南联大博物馆通过平台展示、现场讲解等个性化导览服务方式,让联大精神代代相传。

而在昭通市威信县水田镇,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沿着山间小路从四川进入云南,来到水田镇湾子苗寨。中共中央在威信水田寨花房子、大河滩庄子上、扎西镇江西会馆召开了扎西会议,确定中央红军新的战略方针等事宜。如今,扎西会议纪念馆、花房子会议旧址、庄子上会议旧址等革命遗址,被打造成为扎西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云南省通过打造提升,精心设计推出“重温红色历史·传承奋斗精神”“走进大国重器·感受中国力量”“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等71条学习体验线路和精品红色旅游线路,推动红色资源“活”起来。

传承红色精神

筑牢党员干部思想根基

“艾思奇被称为‘人民的哲学家’。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关头。在当时黑暗的社会中,艾思奇的著作《大众哲学》就像革命的火炬,照亮了前进的方向,启蒙了成千上万的青年奔向革命道路。”在腾冲市艾思奇纪念馆,讲解员正向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深情讲述我国著名哲学家艾思奇的传奇故事。

腾冲市和顺镇是艾思奇的故乡。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时来到艾思奇纪念馆,称赞艾思奇是“党的优秀理论家和杰出理论工作者”,强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批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好的人才,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腾冲市及和顺镇党委利用艾思奇纪念馆展厅中的图片、文字、实物、多媒体资料等内容,以动静结合的方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科教育等,讲好党的创新理论和艾思奇的故事,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讲好艾思奇的故事,激励党员感悟革命先烈初心,汲取奋进力量,传承红色基因,永葆革命斗志和工作热情。”腾冲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郭云戎表示。

云南省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云南创新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奋斗精神”学习体验活动、“红色故事大家讲”系列活动,举办“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奋进力量”主题故事大赛,教育引导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在赓续红色血脉中激发昂扬斗志,激励他们继承革命优良传统、继往开来、开拓进取。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崇德,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云南省持续开展“百名讲师上讲台、千堂党课下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等,对全省党员干部持之以恒加强教育培训,久久为功进行“精准滴灌”,引导他们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赓续红色血脉

打造过硬干部队伍

红色资源见证着我们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凝结着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中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

以史为鉴,砥砺前行。云南坚持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充分运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着力建设敢于担当、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

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保证。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近年来,云南省不断强化干部日常监管工作,通过强化理念、找准路径、创新方式,不断探索实践有云南辨识度的一体推进“三不”工作模式;强化“常态化、近距离、可视化、规范化”的精准监督,开展“政治关爱式”谈话,推进“蹲点式”调研,探索“体验式”监督,统筹运用党性教育、政策感召、纪法威慑等,逐步实现从不敢腐、不能腐向不想腐的境界升华。

云南省委、省政府印发规定,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让“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成为云南广大党员干部的鲜明特质。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红色基因的断代,会造成共产党员理想信念崩塌、信仰失守。云南充分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好正反两面教材,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一方面积极挖掘和宣传“人民楷模”高德荣、“时代楷模”张桂梅、“农民院士”朱有勇等先进典型,在全省掀起学习热潮;另一方面,拍摄了《政治掮客苏洪波》《围猎:行贿者说》《清流毒——云南在行动》等警示教育片供全省党员干部学习,促党员干部知敬畏、守底线,把好理想信念“总开关”。

在选人用人方面,云南省委制定印发《云南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核考察办法(试行)》,出台《各地各单位党委(党组)向省委推荐干部办法》等“1+8”干部工作配套文件等,树立重品德、重才干、重担当、重实绩、重公认选人用人导向,常态化开展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工作。

嘱托催人奋进,使命引领未来。通过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云南正积极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党员干部队伍,推动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page]$

强边固防 作出新贡献

彩云之南,祖国的西南边疆,是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牵挂的地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三次给云南干部群众回信,给云南4700多万各族群众莫大鼓舞。“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云岭大地回响。牢记总书记嘱托,云南省委、省政府带领各族人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攻坚克难,担当作为,强边固防,筑牢祖国西南安全屏障。

江城县康平镇界碑村边境巡逻队巡逻。界碑村驻村工作队供图

同心战疫,筑牢铜墙铁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云南是全国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有8个州(市)的25个边境县分别与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做好新时代强边固防工作,是为国守边、为民尽责的重大政治责任。云南省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精神,久久为功、驰而不息的决心,切实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讲话精神,把防范境外疫情输入作为边境地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筑牢边境疫情防控铜墙铁壁,为全国疫情防控大局作出重大贡献。

堡垒筑在防控最前沿,党员干部冲在最前线。云南省始终把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之举,层层压实“五级书记抓边防”责任,落实落细边境线“五级段长制”,织起严密的“乡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小组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四级联防联控网格体系,推行“五户联防”“十户联防”邻里守望模式。

“目前,我们在边境线上共设立了4500余名段长、13.6万个农村网格,10万多名党员干部始终坚守在边境一线。同时,建成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立体化防控体系,筑牢边境一线防控‘红色屏障’。”云南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迄今为止,没有发生一起境外疫情经云南向内地规模扩散事件。

在疫情防控这场阻击战中,坚守在边境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毫不懈怠、始终如一。山高、雾大、林密、草深、河水湍急、道路泥泞……巡边的枯燥,毒虫蚊子的叮咬,远离亲人的思念,无不考验着他们的体力和意志。

“管好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把疫情堵在国门之外,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德宏州瑞丽市坚守边境一线已有2年多的一名党员表示。

这些年,坚守在云南边境线上的“守边人”,舍小家、顾大家,有暂时的别离,更有悲壮的牺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德宏州瑞丽市畹町镇混板村党总支委员、村委会副主任吞静不惧风雨、日夜坚守岗位。2021年8月23日,因劳累过度突发心梗,将生命永远定格在44岁。吞静用生命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雷霆亮剑,守护祖国安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禁毒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反复强调,禁毒工作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毒品一日不除,禁毒斗争就一日不能松懈。

云南毗邻“金三角”毒源地,边境环境复杂,无天然屏障,出入境通道、便道多,边境管控形势严峻,是祖国西南边陲缉毒的前沿阵地。

牢记总书记“守护好神圣国土”的嘱托,云南严守边关,打击犯罪,雷霆亮剑。

在禁毒战线上,未知的惊险、黑暗中隐藏着的刀枪、毒贩的疯狂亡命等,让人胆寒。然而,禁毒民警坚守着心中的信念,以青春无悔、誓言无声,奉献着如火的赤诚,在一场场殊死较量、血雨搏杀中披荆斩棘、负重前行。

1994年9月,临沧市镇康县军弄派出所所长张从顺在侦办一起跨国毒贩案中,勇斗毒贩,壮烈牺牲。

“一看见我爹的照片,我就想哭。”父亲牺牲那年,张子权才10岁,那时的他只知道一个劲地哭。多年以后,深受父亲影响的张子权也穿上了警服,成为一名缉毒警察。

追随着父亲的足迹,张子权迅速成为支队侦查破案的行家里手、业务尖兵。2020年12月15日,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张子权在外地出差办案时,因劳累过度突发疾病,因公牺牲,年仅36岁。

父亲为镇守边关流尽最后一滴血,儿子为镇守边关累到心脏停止跳动。张从顺、张子权这对禁毒民警中的英雄父子兵,用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警察!别跑!”2021年12月4日,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西双版纳边境管理支队执法调查队副队长蔡晓东与持枪毒贩殊死搏斗身负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生命定格在38岁。

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从事缉毒工作13年来,蔡晓东牢记“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的誓言,先后参加专项缉毒行动358次,侦办毒品案件247起,缴获各类毒品1609.56公斤。先后荣立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四次荣获嘉奖。

这些年,云南省还持续开展打击走私专项行动并取得丰硕成果。2021年,云南走私案件和涉案人员、涉案金额大幅下降。

同时,云南省深入推进“云剑”“断卡”等打击电信诈骗专项行动。2021年以来,云南破获电信诈骗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同比分别上升39.16%和81.03%,立案数和经济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18.45%和16.96%,在全国率先实现“两升两降”目标。

奋楫而上,奏响兴边乐章

2021年8月,沧源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惊喜地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信短情长,字字温暖。

“希望你们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正汇聚起云南各族儿女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走进临沧市沧源县阿佤山,到处是洁净美丽的村庄,到处是干部群众大干产业的身影,到处是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的生动场面。

守边固边,必先兴边富边。近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云南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历史性成就,一个个基层党组织、一批批党员先锋队成为脱贫攻坚的核心力量。

2015年以来,云南累计选派4.85万名第一书记、21.61万名工作队员驻村驻点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安排3.08万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挂包帮扶8502个贫困村,75万名干部职工与贫困户结成“亲戚”……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全省933万人实现脱贫摘帽,9个“直过民族”和2个人口较少民族“一跃千年”。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云南正持续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全力建设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创建“强边固防”示范村,奋力打造“富边”的样板、“稳边”的示范、“守边”的屏障。

沧源县勐董镇龙乃村曾是一个贫困的佤族村寨。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龙乃村先后实施了危房旧房改造工程、兴边富民行动、佤山幸福工程等,使村容村貌、村民生活水平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跃成为中缅边境线上的小康村。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云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群众牢记“国之大者”,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把边关守护好建设好。

$[page]$

美丽家园建设 谱写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云南考察时强调,“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云南省委、省政府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团结带领全省各族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美丽的鲁甸县龙头山镇。邹鹏 摄

脱贫摘帽千年梦圆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饱含深情地说:“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总书记对群众最浓的情,化成最重的承诺、最硬的措施、最大的投入,一场波澜壮阔的反贫困斗争在中华大地铺展开。云南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重要论述,团结带领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在云岭大地全面推进脱贫攻坚。

云南省委、省政府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堡垒;选优配强贫困地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选派十万余名干部奔赴脱贫攻坚一线;发挥人才引领和带动作用,为贫困地区汇聚强大智力支持;探索“党支部+”发展模式,因村施策发展特色产业;抓实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三个组织化”等。

在脱贫攻坚路上,云南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倾力奉献。他们中有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科研成果融进群众笑容里的“农民院士”朱有勇;有献身教育、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燃灯校长”张桂梅;还有在脱贫攻坚一线献出宝贵生命的石宏、杨大林、郭彩廷、王秋婷等一大批优秀党员干部。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通过扎实开展精准扶贫,2020年底,包括9个“直过民族”和2个人口较少民族在内的云南所有贫困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一道全部脱贫摘帽,梦圆千年夙愿。

群众日子越过越好

摸棉被,感乡亲冷暖;揭锅盖,知人民饥饱……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第一站选在鲁甸地震灾区。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甘家寨过渡安置点邹体富老两口和孙子住的帐篷,关心他们灾后的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摸了摸棉被问:“暖和不暖和?”又指着帐篷问:“都加厚了?”当地干部说,灾区群众都配了棉帐篷、棉被和电热毯。看到公共厨房里每家都有电磁炉、电饭锅和炒锅,习近平总书记很欣慰,他揭开一个锅盖,看到里面有菜,马上问:“菜是自己买吗?便宜吗?”

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当地干部说,当前安置工作和灾后重建工作交叉在一起,要协调指挥,统筹有序安排,总体考虑设计。今后的产业发展问题不能拍脑瓜,要符合当地实际,把长远发展的基础打好。

在恢复重建中,云南各级党委、政府科学设计、长远规划,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定西市元古堆村考察时作出的“党和政府会关心和帮助大家,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的重要指示。

短短几年,龙头山镇呈现出崭新面貌,别墅式的新居、花园式的学校、设备齐全的医院矗立山间;一条条宽敞的柏油路通向千家万户,餐饮店、家具店、维修店、旅店应运而生;发展花椒产业、跑运输、外出务工,村民的钱袋子一天天“鼓”了起来。一户户人家欢声笑语,一所所学校书声琅琅,一个个新村鸟语花香。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云南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写好民生答卷,擦亮幸福底色,推动共同富裕。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临沧市沧源县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有着山青、水绿、竹翠、景美的生态景色。过去,沧源佤族群众长期处于深度贫困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政策支持下,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看病就医、子女上学等都有了保障。到2019年底,该县67个贫困村、4万多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为此,沧源县班洪乡、班老乡9个边境村的10位老支书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佤族人民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的情况,表达了世世代代跟着共产党走,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的坚定决心。

乡村振兴阔步向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让农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各级党委、政府不懈的追求。近年来,云南省以强有力的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团结带领全省各族群众在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脱贫是迈向幸福生活的重要一步,我们要继续抓好乡村振兴、兴边富民,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边疆繁荣稳定。”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激励着云南各族群众努力奋进。

糯良乡班鸽村,虽然位于沧源县旅游资源富集地,但村民收入普遍偏低。2021年,沧源县实施“世界佤乡乡村振兴产业示范项目”田园综合体建设,班鸽村乘势而为,积极主动融入全县发展格局,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双绑”模式,积极服务配合区域开发建设。如今的班鸽村,因其独特的田园风光、如诗如画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

云南乘势而为,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在全面推进共同富裕中,找差距、补短板、扬优势,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刊记者 保磊 王学勇 杨旭东 杨锡畅

责任编辑:李敏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