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刊记者看云南  >  正文

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文山这个村开启“美颜”模式 ​

2022-07-22 14:57:09  来源:云岭先锋网

嘎迪村

废弃的旧砖瓦成了绿化景观的围栏;旧木料“变身”错落有致的篱笆;村民们还用石磨、石槽、轮胎等材料打造出具有乡村特色的小广场……走进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坡脚镇嘎迪村,一件件看似无用的废弃物,在当地村民的奇思妙想下,摇身一变成为村里的微景观,美丽乡村一步一景。

“脏乱差”变身网红打卡点

望着村口名为“柿柿如意”的花园景观,村民熊英正和几位村民围坐在家门前笑逐颜开。半年前,这里还是一块杂乱的菜地,上面搭建了一个简陋厕所。去年村里掀起“绿美行动”后,她把自家位于村口道路旁的地无偿提供给村里用来修建花园。

美化环境村民齐动手。(供图)

“以前村里垃圾遍地,通过整治改造后,村里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花花草草。”熊英说道。

嘎迪村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脱贫后,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但村内环境脏乱差的情况依然突出。近一年来,随着绿美乡村建设工作的开展,村子的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

绿美乡村从村口就处处体现

“村里的小广场、假山、微菜园等这些大家喜欢的‘打卡点’,都是群众自己找来原料,亲手设计制作的。”马关县坡脚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应龙介绍道,村民们变废为宝,把地里的乱石,废弃的木条、瓦片用来建造花园、花带、菜园等,让嘎迪村旧貌换新颜。

嘎迪村委会长冲村村民小组长杨兴彩既是参与者,也是带头人。她率先响应村里号召,将家门口的围墙拆除,用废旧木条搭起了花架。庭院之中放置了40多盆绿植。绿色美景从院内延伸到屋外……

让村子推窗见绿

 “乡村之变不仅仅是村容村貌的改变,更是群众思想意识的转变。” 王应龙感慨地说,群众的思想意识已经从以前的动不起来,到现在的停不下来,只要是为了村子好,大家都积极响应。

嘎迪村道路旁鲜花相伴

在村民刘安国家,微菜园里的蔬菜整整齐齐。在庭院里,他还另辟了一块小花园,用废弃、破裂的水缸、花盆,种植了各种多肉植物,十分别致。

“真想不到村子会变得这么漂亮。以前到处乱糟糟,现在家家院坝清清秀秀。”刘安国说,为了美化庭院及村内环境,家家户户都想方设法用废旧物品来进行装扮。有村民还专程到集镇上购买鲜花、绿植,推窗见绿。

嘎迪村一角

过去村里的鸡、狗都是散养,卫生状况堪忧。村党支部通过引导群众自主讨论订立了村规民约,要求鸡要入圈,狗要拴好,并由每家每户签字认可,让群众自己的事自己管、自己说了算。

“现在养牛的人出去放牛都会带上铲子,自发清理家畜留下的粪便。”刘安国说,为搞好卫生,村里还修建了统一的垃圾池,集中收容处理垃圾。

美了乡村赚了钱

“过去没有参照评比,大家就没有学习的榜样。”嘎迪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李周全说,开展绿美乡村建设以来,坡脚镇每年都会组织“美丽庭院”评比,激发村民的积极性,还会给优胜者发放花卉、多肉等奖品,为村民的庭院增光添色。

颇具特色的乡村装饰

乡村更宜居,百姓的生活也更加美好。如今,嘎迪村在抓好养殖合作社、中草药材基地等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和家庭式经济,以本土产业的“小切口”促进群众腰包“大丰收”,群众逐渐把养花种草变成了生活习惯。村民们发展多肉、花卉、盆景等庭院经济模式,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收入。

“下一步,我们还将依托绿美乡村建设,逐步开发一些农耕体验项目,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李周全介绍。    据悉,为推进城乡“绿美行动”,文山州已加快启动实施21个示范乡镇、128个精品示范村、399个美丽村庄建设进度,确保年底前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特色亮点示范村。

(云岭先锋全媒体记者 袁海毅 邹鹏)

    

责任编辑:李敏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