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特别关注】设施农业一路向好

2022-07-25 17:50:05  来源:《致富天地》2022年第7期

以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和高科技种植大棚、智慧水肥一体化系统等为主的农业设施化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主要指标,对促进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部署推动下,云南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强化政策、资金、科技支撑等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数字化设施、智慧生产平台、5G融合农业发展基础和田间冷链设施及生鲜物流配套体系等,使农业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受多种因素制约,云南“千家万户小生产”的格局还未得到根本性转变,农业生产中基地“散小弱”、一村多品等情况突出,农业设施化生产和有关基础建设尚未实现更大程度上的覆盖。

可喜的是,云南各地涉农部门和广大市场主体、种养大户积极作为,通过实施农业产业“一二三”行动等办法,全面强化设施化生产基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业设施化生产定能助力云南特色农业产业更上一层楼。

弥渡县现代农业产业园高科技生产设施大棚

综 述

设施化助推云南农业“弯道超车

近年来,云南围绕特色农业重点难点堵点问题,不断推进农业产业“一二三”行动。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作为该行动重要内容之一的农业设施化建设得到较快发展。随着设施化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智慧生产设施、田间冷链设施、机械化生产水平等得到进一步强化。

保障体系不断强化

“农业设施化建设,就是通过构建智慧生产、田间冷链等基础设施,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建设环境安全要求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保障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农业设施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云南做特“绿色食品牌”战略的重要载体之一。

长期以来,云南特色农业生产处于“散小弱”状态,产业设施化生产水平低下。为解决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云南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化建设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有了政策支持,还需有资金保障。2020年以来,云南围绕“云花”“云茶”“云药”“云菜”(包含食用菌)、“云果”(包含坚果类)、橡胶、咖啡、生猪等产业,按每个产业每年投入不低于1亿元的标准,用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金参与农业建设。仅2021年,建设银行通过“一部手机云企贷”向全省52户大中型农业企业、2298户小微企业、1.47万户农户提供76.3亿元授信贷款,支持农业设施化建设。在支持斗南花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中,云南省农村信用社提供173亿元金融贷款扶持。

目前,云南农业设施化建设政策、资金等保障水平不断强化,效益不断显现。    

智慧生产设施逐步建强

“智慧生产设施建设已成为农业设施化建设的重要要素,这是云南特色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实现‘弯道超车’的一条新路子。”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前期建设基础上,2020年以来,云南开始构建农业智慧生产系统,全面推进特色农业管理服务数字化、生产智慧化。

目前,全省已建成涉农应用平台75个,涉及数据资源80多类。比如,云南利用耕地质量管理系统,汇集约30万个点位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每年有9108个固定监测点位数据更新,为农业智慧生产提供了全天候的监管服务。同时,各相关部门积极支持市场主体打造智慧生产应用场景,并将其推广应用到服务生产中,先后建成新平褚橙、曲靖佳沃蓝莓、大理春沐源小番茄、宾川华侨庄园阳光玫瑰等20个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智慧农业小镇),涌现出“云果”产业大脑、三七智慧农业服务平台、5G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等一批应用典范。

随着智慧生产设施投入使用,特色农业的发展效益更加凸显。比如,红河宏斌食品有限公司先后投入1.36亿元,在原有蔬菜精深加工生产线的基础上,建成MES系统和ERP系统数字化生产设施,并接入云南农业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蔬菜从生产、仓储到发运的全程一体化智慧管理,使生产效率提高20%,生产成本降低9.33%,产品研发周期缩短6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46.67%,万元产值能耗下降10%。 

田间冷链设施进一步完善

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帮助下,2018年,红河州和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搭建起集田间冷库、生鲜专用运输车等于一体的冷链物流链。2020年,该公司又全面完成冷链物流的信息化改造,建成集冷链仓储、冷链运输、远程监控于一体的冷链物流体系。公司员工只需坐在电脑前,通过耳麦就能完成远程调度冷库出货和车辆配运,并能全程实时监测正在运输的鲜活农产品和车辆数据,使公司产品快速销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产品流通损耗有效减少。

云天化花卉种植基地负责人吕金龙察看物联网传感器

这仅是云南农业设施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一个个案。近年来,在农业设施化建设中,云南将产地冷链设施建设作为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的主要路子之一加以推进。2020年以来,全省先后争取中央财政建设资金64430万元,在全省109个县(市、区)实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建成1248个田间冷链设施,新增库容154万立方米。目前,全省还有400余个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正在建设中。

据介绍,下一步,云南将结合“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通过信息化手段,将田间冷链与物流体系融合,进一步提高冷链设施利用效率。同时,将加大茶叶初制所、花卉水肥一体化及无土栽培、蔬菜小包装净菜加工、核桃水洗果加工、生猪肉牛饲养及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力争产品生产设施化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机械化生产水平显著提升

除智慧生产、田间冷链等基础设施建设外,机械化生产率是农业设施化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这方面,云南同样做了不少努力,取得显著成效。

“山高谷深的地形特点,制约了云南大规模普及农业机械,但现代农业发展效益又必须借助农业机械才能实现突破。”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云南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适宜丘陵山区作业、特色作物生产、特色养殖的中小型农机,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率,是农业设施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玉溪旭日塑料公司设施化农膜生产车间

近年来,云南围绕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为对象,在生产环节推广使用机械插播技术和无人机飞防等农业新机械。至2022年春耕结束,全省共使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近20亿元,撬动社会资金50多亿元,帮助农民购买农业生产机具70万余台(套),受益农户近60万户。在迪庆、怒江等地区,购置补贴比例高达80%左右。

目前,全省农机作业面积达9930万亩,主粮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0%,农机总动力、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农业设施化建设效益显著提高。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云南将加大粮食生产薄弱环节、丘陵山区等农机具补贴力度,支持温室大棚、水肥一体化等新装备农业机械的示范推广,加快高效植保、产地烘干、精深加工、秸秆处理等环节与耕种收环节机械化集成配套,推进机械化技术集成与示范,进一步提高农业设施化生产水平。

本刊记者 刘宇/文图

$[page]$

案例

元谋:制种设施化助力蔬菜规模生产

元谋县是“云菜”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当地生产的番茄、洋葱、莲花白等蔬菜畅销国内外。近年来,在蔬菜产业发展中,元谋县十分重视种子供应自给问题,通过积极建设现代种业科技园、扶持龙头制种企业,采取设施化制种方式逐步破解种子“卡脖子”问题,助力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云南思农公司工人使用半自动点种设施

“制种弱”倒逼新转变

拥有“滇中热坝”之称的元谋县,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高、降水少、全年基本无霜,是我国重要的十字花科类和茄果类蔬菜、麦类冬繁育苗基地和生产基地之一。这里出产的蔬菜量大、品类繁多。20世纪60年代以来,元谋县承担起国家“南菜北运”主要任务,被人们称为“挂在成昆铁路线上的菜篮子”。

“长期以来,作为国家的主要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元谋十分重视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但受历史因素和发展现实制约,制种环节比较薄弱。”元谋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罗春华介绍说。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产品品质要求不断提高和元谋蔬菜产能不断提升,本土种子难以保障生产的情况开始凸显。对此,元谋县通过建设制种基地、扶持和引进制种企业、培育制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办法,打造了一批种子和种苗培育市场主体、基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种子供应的难题。

然而,到2019年前后,由于元谋蔬菜生产面积扩大、从业人数增多,且出口型基地、绿色食品基地、有机产品基地覆盖越来越广,生产中的供种能力不足问题更加突出。

“元谋蔬菜生产面积大,但种子供应能力却不强。本地生产的种子要么质量低,要么品种少。在生产中,我们主要从山东、四川等地引进种子,这也增加了不少成本。”元谋县元马镇蔬菜种植大户李四保说。

据了解,元谋蔬菜生产的主体除了几家大公司外,主要是合作社和大量的种植散户,由于缺乏本土高品质蔬菜种子,许多种植户每年都要到外地购买种子。在此过程中,一些种植户经常买到假劣种子,伤农坑农事件时有发生。元谋县蔬菜制种能力亟待提升。    

“设施化”带来高效益

走进位于元谋县国家级现代种业科技园的云南思农蔬菜种业发展有限公司制种基地,在标准化育种大棚内,只见20多名工人正在给蔬菜苗分级、浇水。在点种平台上,2名工人操作着半自动点种机进行点种作业。在大棚外的厂房里,是一排由筛选、分拣分级、包装、灭菌等机械组成的种子生产线,所有种子都要经过这条流水线选出最好的个体才能进大棚点种培育。

据该公司董事长杨长楷介绍,目前,公司依托元谋县国家级现代种业科技园、元谋县农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等科技支撑,采用智能控温控湿设备、水肥一体化设备配合育种制种生产特种设施,成功将耐热型花椰菜、西蓝花、黄瓜、菜豆等蔬菜种子的制种、培育搬进现代化“工厂”中,实现工厂设施化制种,年均制种、育种产能达3000万株左右,育种能力是以前的100倍。

“设施化制种、育种,进一步促进了蔬菜规模化生产。”元谋县农业农村局有关人士说,以前采用传统手工点种制种,一个熟练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最多能点90个左右育苗盒。使用半自动点种设施后,一个工人一天能点1000个育苗盒。如使用全自动点种机械设施,一个春耕的点种量,能保障1万亩左右生产面积的用种需求,而设施化制种不但能亩均节省人工15人左右,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制种的标准化和种子优良率。

在设施化制种基础上,该种业科技园发挥云南思农蔬菜种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技术中心”功能,强化种子新品研发,初步形成了以番茄和耐热型花椰菜、西蓝花、黄瓜、菜豆为主要作物的育种体系,获得20余个新品专利,并就地实现规模化培育转化,推向全国市场。

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目前已有60余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市场主体入驻科技园参与设施化制种发展,年制种能力突破120万公斤(包括蔬菜、麦类作物),产值达3.05亿元。其中,蔬菜设施化制种能力达60万公斤,年均工厂化生产蔬菜种苗6亿株以上。

随着设施化制种能力不断增强,为元谋县蔬菜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云南蔬菜产业使用自有种子打下了良好基础。

本刊记者 肖宇 曾永会/文图

$[page]$

案例

云天化:设施化栽培让“云花更艳

近年来,为破解“云花”传统生产中出现的品质下降、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进一步探索花卉提质增效之路,各地从技术、设施等方面创新花卉发展模式。其中,云天化集团在昆明市晋宁区建设的现代花卉产业园,采取设施农业发展模式,通过种植和管理设施化,实现多重效益。

高标准设施化花卉生产基地一角

传统生产问题多

晋宁区是云南种植花卉较早的地区之一,规模化种植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近30年发展,目前全区花卉生产面积达6.1万亩,综合产值87亿元,花卉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虽然发展起步较早,但由于生产方式“散小弱”,晋宁花卉种植模式传统、技术落后,标准化和设施化程度普遍偏低,九成的种植户采用传统土墒、低端塑料大棚、大量施用药肥等,生产方式落后。2019年以来,晋宁区的花卉产业进入发展瓶颈期,加之市场波动大,不少群众退出种植,导致种植面积缩减。

同时,晋宁区是环滇池生态敏感区,而当地传统花卉产区主要以沿湖布局为主,环滇池沿岸的花卉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涉及12个村(社区)4万余户花农,沿湖花卉种植面积占产业总面积的八成以上,花卉生产具有对滇池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潜在风险。   

设施化栽培的魅力

一边是涉及数以万计群众生计的民生产业,不能随意“一刀切”退出生产;一边是严峻的农业面源污染潜在风险,生产方式转型刻不容缓。昆明市经过多方调研、论证,决定在晋宁区实施退出低端花卉生产方式,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项目,以此推进花卉设施化标准生产。借此契机, 2020年,云天化集团入驻晋宁区,开始打造云天化现代花卉产业园(国家级),并成立花匠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云天化现代花卉产业园集生产基地、冷链物流配套系统、线下销售渠道(花拍中心、批发零售、直营店)、电商平台(云天化、云品荟、京东、盒马鲜生)等于一体,是目前全国单体最大的高标准设施花卉产业园。

据了解,该产业园生产环节全部采用基于物联网的无土栽培和电子传感器控制的无人生产设施化标准技术。走进占地70万平方米的生产温室大棚,公司运营总监吕金龙告诉记者,这个大棚长2200米、宽440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单体花卉高科技温室大棚。

在偌大的大棚里,只有10多名工人在不同区域作业,所有花卉都生长在基于加温轨道建立的离地无土栽培设施上,水肥、温湿度、实时监测、采摘等各生产环节,全部依靠传感器无人生产场景指挥轨道车、水肥一体化系统等先进设施来完成。虽同在一个大棚内,但在不同品种或生长期的花卉区域,其温湿度却截然不同,有一种“十里不同天”的感受。“这就是设施农业智慧生产的魅力所在。”吕金龙说。 

带来双重效益

“我们的综合效益,更多地体现在生产模式创新的示范带动和对环境的保护方面。”云天化集团花卉板块综合管理部负责人王博表示,针对不少“云花”主产区生产方式落后、基础设施老旧、标准化生产程度低、产品质量和综合产值低等问题,云天化现代花卉产业园在模式和技术上发挥了示范带动效应。

以晋宁当地生产实际为例,传统低端种植大棚采取土墒栽培技术,平均亩产鲜切花3万枝,一个采季亩均需要6名工人。而在现代花卉产业园,全程采用设施化生产设备和智慧生产技术,平均亩产鲜切花高达18万枝,1000亩园区一个采季只需15名工人,且花卉质量好、标准高。

在该产业园的示范带动下,目前晋宁区已有3.3万亩花卉种植面积在进行设施化改造和智慧技术应用。

近几年来,随着滇池环保力度持续加大,花卉产业中的“散小弱”市场主体不断退出。为避免一些追求花朵“大又鲜”的种植户和不法企业过量施药肥,造成农业面源污染,晋宁区依托云天化现代花卉产业园,沿湖构建了绿色高效生产示范项目体系,利用水肥循环一体化技术和无土栽培技术,采取“集体股份合作社+公司”的运作模式,带领花农、合作社加入公司发展,从源头上阻断农业面源污染。与传统生产模式相比,实现节肥50%、节水60%,种植户平均每亩综合效益从4万元跃升到16万元,既实现环保效益,又促进种植户增收。    

本刊记者 余平/文图

$[page]$

案例

猫哆哩:从“一口铜锅”到“超级工厂”

在云南,猫哆哩酸角糕是不少年轻人的童年记忆。产品生产商云南猫哆哩(集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猫哆哩集团”)作为一家传统糖果企业,在农产品加工环节借助自动化设施,走出新派生产的腾飞之路。

果糕规模化分级生产线一角

从一口铜锅到一条生产线

猫哆哩集团位于玉溪市高新区九龙工业园区内,是一家集原料种植及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在集团展厅里摆放着一辆老式拖拉机,载满集团30多年来所获的各项荣誉。

据了解,猫哆哩集团的自动化生产进程,共历经三个阶段。

1991年,玉溪玉波食品厂成立。刚起步的公司没有先进设备,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产品生产没有统一标准。工人采用传统的制糖方式,配料配比全靠经验,凭着一双手、一口铜锅生产出各类糖果。这个时期是“手工时代”。

1995年,云南省玉溪市甜馨食品责任有限公司成立,引进了当时国内先进的糖果生产设备。自此,公司从“手工时代”迈入“机械时代”,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产品生产实现标准化,但在生产过程中依然需要大量人工。

2007年,云南猫哆哩集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公司投资上亿元从德国、日本、瑞典等国家进口部分先进生产设备,并与国内设备生产制造商合作,量身打造出年产2万吨的全自动生产线,并经过技术改造,从机械化、标准化跃升为自动化、精细化生产,打造出猫哆哩“超级工厂”。

从手工制作到全自动生产

走进猫哆哩集团“超级工厂”,记者看到工人们身穿白大褂,正有条不紊地操控着机器。“整条生产线上的工人很少,各环节基本上实现全自动化。”猫哆哩集团总裁办公室主任向艳玲说。

据了解,公司生产车间有4条果糕生产线,分别生产百香果糕和酸角糕,所有原料都从密封管道输送,工人在控制面板上操作,由电脑系统控制原料配比,实现一个人控制一条生产线。待果汁熬煮成糖液后,由传输带传送到下一个环节进行浇筑,通过模具制成一颗颗果糕,再进行脱模、上烤盘,在热风内循环温区经过45小时烘烤,直到水分达标。整个过程全密封、全自动化,仅留几个窗口供质检人员进行产品抽检,以保证食品卫生安全。

在包装车间,所有操作均实现全自动化。车间环境严格执行无菌标准,内包装材料需经过40分钟消毒杀菌,工人经过3次更衣才能进入车间。内包装全程由机器操作,工人只需把重叠的产品或空包装挑拣出来,一分钟最快可包装果糕6000多颗。散装果糕进入不同重量规格的外包装传输带,采用组合秤进行3次称重并验证。

据向艳玲介绍,以前,每个班次需要工人100多名,每天3个班次轮流上岗顶多能生产15吨果糕,而现在每个班次只要40多名工人,每天生产量可达30多吨。自动化生产带来的效益显而易见。    

从单一利用到全效利用

在传统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果糕主要利用百香果果汁、酸角果肉作为原料,其余的果籽、果核、果壳、果纤维等物质都会被丢弃。其实,这些残渣都是被浪费的资源。酸角仁中可以提取出罗望子多糖,作为食品稳定剂、胶粘剂和增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产品、烟草、日化、医药等行业。百香果籽油中含有多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近年来,猫哆哩集团与云南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上海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构建起“沙毓沧工作站”“段曰汤工作站”“艾连中专家工作站”“云南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6大科研平台,形成企业技术开发体系及有效运行机制。目前,公司拥有专利140余项、国家A级绿色食品15个。

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猫哆哩集团依托专家团队的技术,对加工剩余的果籽、果壳、果瓤进行深度利用,开发出罗望子多糖、蛋白质、抗氧化剂、天然色素、百香果籽油等新产品,实现生产原料从“单一利用”到“全效利用”的跨越,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目前,罗望子多糖作为食品增稠剂、稳定剂和胶粘剂,已被广泛用于猫哆哩果派和冷冻系列产品、果萃系列新产品中。同时,罗望子多糖还可被应用在重组烟草与新型烟草中,起到增香、保温的作用。目前,猫哆哩集团已与中烟公司达成合作。

本刊记者  刘宇 曾永会 

通讯员 方翔 张华斌/文

受访公司供图

$[page]$

专家视点

如何提高云南农业设施化水平

近年来,在“一二三”行动等具体项目推动下,云南农业设施化生产基础不断强化,有效助推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然而,在建设中,高端设施化基础建设成本高、覆盖面小,而现有设施水平较低、农业面源污染突出、改造成本较高等短板较为突出,制约了农业提质增效。如何补齐短板,推动农业设施化更好发展,记者采访了昆明理工大学现代农业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节水绿色生产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启良教授。

杨启良在“智慧水稻”试验基地检查超级水稻育苗情况

记者:云南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如何?

杨启良: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特色资源,但由于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农业设施化水平不高,现代农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云南已成为设施农业大省,但还不是设施农业强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表明,云南有80万亩设施大棚,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30%,但这些设施大棚90%属于低端化大棚,经营主体大多为农户和合作社,往往只起到避雨、防霜冻等单一作用,内部配套设施简陋。受利益驱使,部分经营主体生产中仍使用大水大肥大药,农业面源污染屡禁不止。10%的高端设施大棚主要依靠从荷兰等国家进口先进技术和设备,属典型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

由此可见,目前运行的设施大棚和高端温室,与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和云南省的“湖泊革命”还有差距。因此,必须依靠科技加强设施农业的水电等基础设施改造,带动传统设施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既对实现云南省万亿级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目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又对增强云南省现代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护生态环境、推动云南农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记者:要发展农业设施化,云南有哪些优势?还存在哪些短板?

杨启良:云南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具有发展光伏设施智慧农业的潜在优势。设施大棚数量多、面积广,使用者清楚现有设施大棚的弊端,依靠光伏发电技术,对现有设施大棚进行自动化或智能化改造,可生产出绿色有机农产品。

目前,云南大面积推进基于“双绿”的光伏设施农业,还面临资金短缺、光伏设施农业接受度低、光伏设施投入成本高、传统设施农业提升改造难度大等问题。

记者:如何破解目前存在的问题?

杨启良:可采取如下措施进行破解:首先,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拓宽投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其次,通过政府引导,研发简单实用的光伏设施农业设施,开展光伏设施农业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与示范,编写光伏设施农业技术标准和规范,开设光伏设施农业技术培训。再次,通过建立光伏设施农业合作社,或通过土地流转,引入企业经营,带动农户参与,加快光伏设施农业发展步伐,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光伏设施农业应用模式。

记者:云南特色农业设施化之路该如何布局?

杨启良:可围绕以下几方面建设:一是因地制宜,结合当地产业发展情况,分阶段走差异化特色路子。二是由政府主导,分区域开展创新成果的研发与示范应用。三是结合农民的意愿,按照设施水平提升的高、中级别开展基础设施的设计与改造。四是按照区域整体布局,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五是依托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培训,构建产供销一体化模式。

比如,我们结合国家节水绿色生产重点实验项目,利用袁隆平团队提供的优良种苗,开展了设施大棚“智慧水稻”种植技术试验,通过强化设施环境智能管控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可供推广的成果和经验。

记者:具体而言,农业设施化建设可从哪些方面推进?

杨启良: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第一,研发轻便型光伏设施农业关键技术,如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标准化光伏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无人值守种植管理信息化技术、病虫害识别与预警系统、靶点施药技术、农业无人机技术等,可解决设施智慧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二,研发实用的设施智慧农业控制系统,如设施温室作物智能灌溉、施肥系统。第三,开展基于光伏设施农业的标准化技术体系研究。第四,推广“冬早蔬菜+水稻/玉米/花卉”的水旱轮作模式。第五,构建基于区块链的设施有机农产品溯源体系。第六,依托企业品牌效应,采取“电商+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

 (本刊记者 刘宇/文图


责任编辑:李敏

相关热词搜索:特别关注设施农业一路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