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团结乡:富“竹”生活节节高

2022-07-26 18:03:47  来源:《致富天地》2022年第7期

农户处理竹笋

炎炎夏日,走进群山环绕的云南省永善县团结乡,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垠的碧绿竹海。近年来,该乡通过引领群众种竹采笋,推动群众持续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全乡共种植竹子12万亩。2021年,全乡竹笋销售收入达625万元。

发挥优势  种竹生财

团结乡地处永善县东北部,辖区山高谷深、产业结构单一,群众生活并不宽裕,大部分村组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较低。

由于一年四季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团结乡非常适宜筇竹和方竹生长,全乡自然生长的笋用竹达5.8万亩。一直以来,该乡群众有靠山吃山、采笋食用和换钱的传统。为有效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困境,团结乡谋划依托竹产业资源优势,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竹护绿、以竹生财,从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有了发展思路后,乡党委、乡政府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发展竹产业扶持措施,并带领群众代表外出考察学习,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基层一线,逐户开展种竹动员。同时,通过院坝会、村组大喇叭广泛宣传生态保护、惠民政策等相关知识,邀请农技专家深入村组,现场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坚定群众发展竹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我家孩子都在外务工,家里只有我和老伴。当初乡里让我们大力种植竹子,我担心劳动力不够不敢种。可乡上的干部说,种竹子是响应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号召,效益可观,还有政府补助,一合计后就决定种了。”团结乡东胜村村民向继根说。

在乡干部的广泛动员下,群众种竹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全乡先后在苏田、东胜、联合、花石等8个村种植方竹4.98万亩、筇竹1.1万亩、龙竹等材用竹0.7万亩,“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布局初步形成。

加强合作  发展共赢

随着竹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竹笋产量逐年增加。由于竹笋对保鲜技术要求高,种植户采笋后必须及时出售,而一些游商散户资金有限、销售渠道不稳定,时常会出现压价收购,甚至拖欠收购资金等情况,严重损害农户利益,扰乱竹笋交易市场。

“去年,我组织群众销售了他们辛苦采来的200余吨竹笋,没想到遭遇资金拖欠。没办法,我只能自己先掏腰包兑付给群众。”新田村党总支书记郝正银谈及此事仍记忆犹新。

面对问题,乡党委、乡政府及时对辖区内的所有专业合作社(公司)进行统计、评比,选择经营好、活力强、口碑好的几家进行商洽竞谈,通过公平公开的方式,分区域分别确定一家专业合作社作为竹笋统一收购商,形成“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竹产业发展新模式。

在此过程中,各村党组织与合作社(公司)签订统购统销协议,村党组织提供宣传、联系、劳动力组织等服务,合作社(公司)每收购1公斤竹笋,向村集体支付0.4元,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益,每年仅销售竹笋就能为全乡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收入15万元,实现了合作社(公司)、村集体和群众共赢。

今年以来,团结乡深入开展“我为老乡盘亩地”行动,通过“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公司)”统筹集中管护一批、流转能人大户管护一批、自发管护一批、委托管护一批、兜底管护一批“五个一批”方式,对竹产业实行精细管护,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团结乡共种植竹子12万亩。2021年,全乡竹笋产量达625吨,产值625万元。待新植筇竹、方竹进入丰产期后,竹笋产量和产值有望实现翻番。

通讯员  倪志/文图


责任编辑:李敏

相关热词搜索:团结生活节节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