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投入40亿元,云南这项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2022-08-18 16:58:24  来源:云南法制报

记者日前从云南省委组织部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人才总量显著增长、素质大幅提高、结构持续优化,人才服务发展效能全面提升,云南正成为人才创新创造、建功立业的热土。

十年奋斗

云南人才工作

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起来看

人才引育力度不断加大

通过优化整合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省级人才计划,大力实施“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云南省每年投入40亿元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符合条件的引进人才一次性工作生活补贴最高达100万元,入选计划人才申报的项目支持经费最高达1000万元,顶尖团队项目支持经费最高3000万元,入选国家人才项目、获得国家级奖励的在滇工作人才最高可获得500万元奖励,同一人最多可获得5600万元经费支持。

不求所有、但有所用,着力强化以才引才、以才聚才,制定云南省支持柔性引进人才实施细则,率先在全国系统化启动“柔性引才”工作,在大理、腾冲、西双版纳、普洱、丽江建成5个“云南省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基地”,在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设置“招才引智”工作站,通过顾问指导、兼职服务、项目合作等方式,吸引16名院士、近200余名省外高层次人才在滇服务,达成重点智力服务项目50余个。

2012年到2021年,云南省人才资源总量从357.15万人增长到611.08万人。2017年、2019年和2021年,云南连续3个增选年度共有7人入选“两院”院士,位居西部前列,204人入选各类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朱有勇院士荣获“时代楷模”称号,张桂梅同志荣获“脱贫攻坚楷模”称号,成为云南人才杰出代表。

人才聚集平台快速壮大

以重大科技项目为牵引、以重大创新平台为支撑、以重大机制创新为保障,云南不断加大平台集聚人才力度。

国家植物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天元数学中心、景东120米脉冲星射电望远镜等重大科学研究基地平台落地云南。贵金属3个云南实验室建设工作加速推进,筹建云南种子联合实验室。深化“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合作,与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合作组建了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野生菌研究基地、普洱绿色能源与矿产资源研究院等一批科研创新基地。云南循环农业产业研究院、山东大学云南创新研究院等32家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建设。挖掘西南联大资源,西南联合研究生院启动招生。

截至目前,云南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省重点实验室107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66个、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4个。

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创新平台集聚了高层次人才1500余人,其中院士10人、省高端科技人才18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凝聚、培养、造就了一批优秀科技人才,前沿领军人才。

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加速融合

聚焦产业强省建设,深入推进产才融合,实施“园区人才支持计划”,在招商引资中同步配套开展招才引智,聚焦重点产业和产业链,摸清产业人才需求,制定发布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产业创新人才和顶尖团队,制定云南省现代产业领域新增本科专业认定评估方案,征集发布重点产业科技成果供需目录,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聚焦乡村振兴,启动实施“千名专家下基层·助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组建农科服务团153个、边境小康村科技特派队60个、企业科技服务团153个,派出专业技术人员1000余名,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人才宜业宜居生态持续优化

完善高层次人才个性化服务,根据13名院士、31名专家情况,制定“一对一”个性化服务方案。

制定“人才安居三年行动”意见和省级人才公寓建设方案,州(市)建成5000余套人才公寓。发放“兴滇惠才卡”,“一卡”集成子女就学、医疗保障、交通出行、税务服务等12个方面的30余项服务事项,为人才提供多场景、全链条精准服务,切实以办好人才关键小事,推动实现人才轻松办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愈加浓厚。

(记者 姜燕萍

责任编辑:李敏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