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刊重磅  >  正文

不负新时代重托——云南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风采录(上)

2022-08-22 18:47:45  来源:《云岭先锋》2022年第8期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2022年6月25日,中国共产党云南省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47名。省委书记王宁在讲话时对全省各级党代表和广大党员干部提出明确要求,要带头提高政治站位、带头弘扬奋斗精神、带头贯彻新发展理念、带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头树立良好形象。

带好头,唤起同心奋斗的广泛力量,方能不负新时代重托。当选的47名云南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代表着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省委书记王宁向各级党代表和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五个带头”的要求,既饱含着对47名党的二十大代表的殷切期待,又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明确了努力方向。

从本期起,本刊将分上下两期,推出“云南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风采录”专题报道,集中展示部分长期奋战在生产和工作一线的党代表先进事迹,讲述他们对党忠诚、勇担使命的感人故事,感悟他们不忘初心、服务人民的炽热情怀。

冯伟珍:化工厂的“铁娘子”

冯伟珍巡检设备。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在3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伴随着隆隆的机械声,她爬高塔、查工艺、看管道……27年来,她早就习惯于在高温和噪声中工作,用汗水书写人生与事业的华章。她就是被称为“铁娘子”的云南云天化云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制造中心经理助理冯伟珍。

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后,冯伟珍始终关注着工人的心声。“在生产一线工作这么多年,我将把一线工人的期盼和美好祝愿带到北京去。我也希望能为更多年轻工人传授经验,让他们技术更精湛是我最大的心愿。”冯伟珍说。

平凡岗位显担当

1995年7月,冯伟珍从云南工业大学化轻学院(现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无机化工工艺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宣威,到云南云天化云峰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峰化工”)工作。选择岗位时,她放弃了比较舒适的统计员岗位,选择到云峰化工合成氨厂当一名技术员。

刚开始,大家对她到合成氨厂干技术活并不看好,但冯伟珍对自己严格要求:“男同事能做到的我一样能做到。”在厂里工作期间,她和男同事一样,爬陡梯上高塔,钻炉子查管道,奔走在技改现场。每一台设备、每一道焊缝、每一步工序都仔细查验,一一核对,处理各种突发状况,掌握第一手数据资料,认真完成各项任务。

2008年,公司合成氨系统发生故障,必须安排倒塔检修。检修的安全环保风险极大,操作不当将会导致公司全系统停工,造成数百万元损失。公司为此专门成立攻关小组,冯伟珍成了小组中唯一的女性。

为了查找问题,她在现场一待就是一整天,晚上睡觉时还在思索技术难点。经过6个月的艰苦努力,她和小组成员一举攻克难关,顺利解决问题。多年的工作积累,让冯伟珍从一名不被看好的女技术员,成长为云峰化工生产部门第一位女主管,并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攻坚克难当先锋

2017年3月,因安全风险及成本问题,云峰化工决定永久性关停合成氨厂。于是,冯伟珍离开了工作22年的合成氨厂,调到生产管理部负责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的申报工作。但在当时,这项工作对整个公司和冯伟珍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她坚定地告诉自己:“共产党员无论在哪里都要敢于当先锋。”

为了带头践行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43岁的冯伟珍从“零”开始,加班加点系统学习化肥生产知识,一遍又一遍地揣摩国家标准要求。她几乎翻阅了公司所有的技术资料,一次次到每一个产品生产一线跟班操作,每一次行业技术交流的机会她都坚持参与。

针对产品中杂质参数不达标的问题,她跑遍省内同行业单位,天天泡在分析检验室一遍一遍实验,终于找到了降低产品杂质的方法。2018年,云峰化工成为当年云南唯一一家被认定为省级绿色工厂的化工企业。2018年至2021年,在她的牵头负责下,公司25个化肥产品先后被工信部和石化行业认定为绿色产品。

关爱培养年轻人

“在开展一些重大工作时,只要有她在旁边指导,就感觉底气更足了,压力变小了。”在云峰化工“中生代”员工心中,冯伟珍是他们最敬佩的榜样。

2020年,云峰化工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以此作为提升生产技术及培养人才的孵化器。作为工作室负责人,冯伟珍把传承劳模精神和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进行融合,创新“师带徒”模式。标杆引领之下,年轻的一代正在成长。通过两年多的努力,10多名生产一线的年轻人申请加入她的工作团队,并逐步成长为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

冯伟珍还组建了由公司各级劳动模范、技术能手组成的工作团队,先后带领大家完成10余个技术攻关项目,解决了一个个制约公司生产的难题。

本刊记者 杨锡畅  

$[page]$

李娜倮:“拉祜百灵鸟”传唱幸福歌

李娜倮。曾永会 摄

李娜倮右手一抬,在胸前划出利落的弧度,指尖触动吉他琴弦,发髻上垂坠的五彩绒球随音符跳动。一曲唱毕,余音未消,其爽朗的笑声已然接续。

李娜倮是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酒井乡勐根村党总支宣传委员,兼任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后,李娜倮对未来有了更多期待,她想把拉祜族文化传唱到大江南北,把拉祜族群众的幸福心声带到盛会上。

民族史诗的拯救者

在澜沧县拉祜族村寨,有句流传甚广的话:“拉祜族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

从小在火塘边的歌舞声中长大的李娜倮,在山间放牛时对着山谷放声唱歌,这让她的唱腔清新而空灵。李娜倮13岁学会吉他弹唱,16岁开始歌曲创作,创作出《快乐拉祜》《实在舍不得》等一批脍炙人口的优秀民族歌舞。

在学习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李娜倮发现,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面临“绝唱”的危险。《牡帕密帕》史诗以口头说唱的形式讲述拉祜族创世历史,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称为“拉祜族的百科全书”。

拉祜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都是依靠口耳相传,当前拉祜族极少有人能完整唱出《牡帕密帕》。

李娜倮经过多方寻找,终于找到一位能完整演唱《牡帕密帕》的老人。李娜倮跟老人学习演唱《牡帕密帕》后,再教给其他村民。同时,李娜倮还把歌曲中的拉祜语翻译成汉语,组织村民以歌伴舞的形式加以传承和保护。

带领村民致富的“主心骨”

2013年以前,老达保村民小组是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贫困村寨。村里不通水、电、路,外人不进村,村民不出山,世世代代隐居在山乡之中。

2013年6月,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扶持下,李娜倮带领村民成立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村民以入股的形式参与分红,并按照“保护文化—挖掘资源—打造品牌—构建产业—促进增收”的思路推进村庄发展。

公司成立初期,因名气不大,加上村里尚未发展旅游业,村民们虽有一身好“舞艺”却无处施展。有一次,200多名村民辛苦排练一个多月的节目,表演时却仅获得250多元的演出收入,人均分红不到1元,村民们泄气了,不愿再来参加排练。

那段时间,李娜倮边挨家挨户劝村民回来排练,边想办法寻找演艺资源。在李娜倮的努力下,村民们的心又聚了起来。他们从乡里一路唱进国家大剧院,2022年,还有村民参与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摆出一个春天》《快乐拉祜》的表演。

如今,老达保村民小组上至80多岁的老人、下至3岁的孩子,都是演艺公司的演员。近10年间,该公司共演出800多场,全体村民每年都能拿到一笔分红,其中演艺人员年人均分红达1.7万余元。

民族文化的保护者

2012年,李娜倮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在走村入户拉家常时,李娜倮问村民有什么话要她带到北京,村民说:“在共产党的帮助下,村里的路修好了、电也有了、水也通了,我们不能忘记共产党的恩情。”于是,李娜倮花了10多天时间,把拉祜群众的心声创作成歌曲《感谢共产党》。

李娜倮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希望国家能有更多好政策支持民族文化发展。希望全国人民都能听到看到拉祜族的歌舞。”

10年之后,李娜倮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她关注的重点仍然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她说:“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打开封闭的民族村寨;但另一方面,这可能会导致民族村寨逐渐商业化,民族文化也会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因此,我们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要思考如何守住原生态的民族文化。”

本刊记者 保 磊 曾永会 本刊通讯员 秦科 

$[page]$

李桂科:四十一年专注麻风病防治

李桂科

2017年4月,李桂科从大理州洱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退休,他又作出决定:考驾照。“如果能自己开车,去山石屏村会更方便些。”对于李桂科来说,退休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如今,他开着私家车,每个星期依然要往返于县城与山石屏村之间。

“一步步踏踏实实地干吧,能干多少是多少。”时至今日,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的李桂科,想法依旧简单而纯粹,犹如40多年前他刚刚来到山石屏村,为村民们医治麻风病时一样。

治病治心

20世纪中期,洱源县在大山深处修建了山石屏麻风院,集中收治来自洱源和部分滇西片区的麻风病患者。

1981年,李桂科入职洱源县卫生防疫站,经过3个月的培训后,被安排到麻风院工作。“当时,180多名麻风病患者生活在脏乱不堪的环境中,不少患者嘴歪眼斜、肢体残缺。”时至今日,李桂科依然对第一次踏入麻风院的情景记忆犹新,他强忍不适,为身体出现溃烂的患者清创,与患者细心攀谈,让他们重燃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李桂科是防疫站到麻风院工作的8人中唯一的共产党员,当后来部分人员有机会返回县城工作时,他也是第一个决定留下来照顾麻风病患者的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刻一定不能退缩。”李桂科说。

因为只有高中学历,且没有学医经历,面对平日的工作,李桂科深感专业知识匮乏,于是奋起直追。为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他啃下一本又一本的医学专著,记下几十本学习笔记;为学习临床知识,他时常向当护士的妻子请教,学习打针、缝合伤口等手法。

1989年,李桂科被单位选派到南京医学院学习麻风病防治。当时他流泪告别挺着大肚子前来车站送行的妻子,几天之后女儿出生,他却没能陪在身边。这件事一直让李桂科觉得亏欠妻子和女儿。但让他欣慰的是,随着医学的发展、药物的升级和医生们的不懈努力,1990年,山石屏麻风院的病人全部治愈。

因为麻风病的特殊性,麻风院里的人以前外出只能靠渡船。如何让这里的交通更便捷,让康复的麻风病患者出行更方便,一直是李桂科思考的问题。来到麻风院工作伊始,李桂科带领康复者修建从平甸线公路到麻风院的土路,后来他又四处筹措资金,在江上架起桥梁,解决用电难题……这里不再是大山中的一座孤岛,大家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

承前启后

麻风病患者被治愈后参与劳动、结婚生子,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但在当时,很多人对麻风病患者的子女比较排斥,加上父母无法外出接送,孩子们面临无学可上的困境。

“如果孩子们不读书,这里就没有了发展动力。”1993年,李桂科请来了一位同为麻风病康复者的老师,在麻风院开办小学。小学生毕业后,李桂科又多方奔走,把孩子们送进中学继续就读。孩子的家长行动不便,李桂科就成为21名孩子的家长,孩子的家长会,他都会准时去参加。

从1992年开办学校,到2006年停办,在这批孩子中有6位大学生、1位研究生,在李桂科的影响下,不乏教师、医生等从业者。洱源县茈碧湖镇卫生院医生小宋就是从这所“特殊学校”里走出去的大学生。“小宋父母都是麻风病患者,这个小孩以前虽然有点自卑,但是很努力,还是山石屏村第一个从外地讨媳妇的呢!”谈及小宋,李桂科很欣慰。

2014年,山石屏麻风院更名为山石屏村,彻底脱掉了“麻风”的帽子。近年来,山石屏村成立了党支部,发展核桃产业。2017年,李桂科退休了,但他还是像往常一样,经常出入山石屏村,除了照料该村的康复者,他还和村民一起建起麻风历史博物馆。“我想让村民们永远记住这段历史,永远感党恩。”李桂科说。

李桂科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努力把山石屏村打造成为体验生命关怀的康养目的地,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带给每一个人,为山石屏村的发展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本刊记者 王学勇 本刊通讯员 李义勇 

$[page]$

吴长碧:大山深处守初心

吴长碧与村民在大棚里育辣椒苗

昭通市彝良县牛街镇水田村曾因偏僻闭塞而贫穷。2015年3月,南方电网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彝良供电公司总经理助理吴长碧被派往两河镇田黄村驻村扶贫,同年9月又被调整到水田村担任驻村扶贫队队长、第一书记。

在水田村驻村扶贫6年间,吴长碧走村串户、访贫济困,致力为当地谋发展、为群众谋幸福,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乡亲们的拥护和爱戴。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的吴长碧表示,将牢记使命,认真履行党代表职责,积极建言献策,努力宣讲好党的二十大精神。

改善山村基础设施

水田村地处乌蒙山腹地,周边群山万壑,几乎难以找到一块平整的土地。

吴长碧永远忘不了她被派往水田村驻村时碰到的第一件“怪事”——村里明明通了电,可家家户户却依然到山上捡松脂用于照明,电力设施成了摆设。

“吴书记,每度电费需要三四元钱,我们用不起。”群众的这句话深深刺痛了吴长碧的心。原来,之前村里没有完成电网改造,所以电费一直较高。了解事情的原委后,吴长碧立即与单位领导沟通,迅速对水田村实施电网改造。如今,每家每户都用上了电视机、电磁炉、取暖器等家用电器。

在吴长碧到来之前,水田村只有一条3米宽的石头路,很多村民小组甚至不通公路。于是,吴长碧四处协调资金,拓宽硬化了这条道路,修通了通往各村民小组的道路。

一天下午,雨后天晴,在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的道路边,一位老奶奶正带着小孙女做作业。老奶奶不禁感叹道:“国家真好!政府真好!”这一幕恰好被进村的吴长碧看到。“那一刻,我流泪了,我就觉得为群众做事,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吴长碧说。如今,水田村的各种农产品通过这条道路源源不断运往外地。在吴长碧的努力下,水田村不仅通路,村民还喝上了自来水。

用真情换得群众真心

吴长碧心里想的、装的都是群众的事。因修建通往河外村民小组的公路,导致村民罗祥兵家紧挨路边的地里全是碎石、泥沙等建筑垃圾。在寸土寸金的水田村,罗祥兵家一大半的收入来源全靠种好这块地。

春耕即将开始,为了不影响罗祥兵家按时耕种,吴长碧决定带领党员干部去帮忙清理碎石,得知消息的一百多名村民也陆续赶来帮忙,原本一个星期都干不完的活,半天就干完了。

“你对群众有多亲,群众离你就有多近。”吴长碧深有体会地说。2016年6月21日,在为贫困户建档立卡的关键时刻,村干部发现有几户村民的资料尚未采集,而这些村民家都位于水田村最偏远、道路最艰险的道洞村民小组。于是,吴长碧带上手电筒和拐杖,和当地一名群众一起,从海拔600多米的河谷爬到1600米的悬崖旁,为剩余的几户人家拍照建档。

6月下旬正值雨季,大雨从早到晚下个不停。吴长碧从下午3时出发,直到晚上还没有回到村委会,山下的群众着急了,自发骑着摩托车去接吴长碧。半路上,村民和身上满是泥浆、踉踉跄跄艰难前行的吴长碧相遇,双方喜极而泣。晚上11时多,吴长碧终于回到村委会。

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20世纪80年代,水田村开垦了600多亩水田,由于水资源缺乏,浇灌难度大,土地贫瘠,村民只能种植旱地作物。

在高山深谷之中,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发展产业?吴长碧思考了很久。后来,她用自己的工资作抵押,借贷12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并自己支付所有利息,在水田村成立了合作社,建成占地5万平方米的200个标准育苗大棚,辐射带动附近3个乡镇种植辣椒1万余亩,片区贫困户受益面达80%以上。

为了带领村民种好辣椒,吴长碧经常到地里察看辣椒苗间距够不够、水分足不足等,有时一天下来她要走六七个村民小组,脖子上晒出了明显的斑痕。

这些年,吴长碧还引导村民建设养牛场、养猪场、家具加工厂,扩大竹子种植规模等,在白水江畔迈出产业发展的坚实步伐,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本刊记者 杨旭东 本刊通讯员 钱旺 

$[page]$

张桂梅:做一盏“峡谷里的明灯”


张桂梅。郝亚鑫  摄

17岁时的张桂梅,青春靓丽,笑靥如花;如今64岁的张桂梅虽已青春不再,但从她身上能看到历经岁月洗礼,梦想成真后的平静。

“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是党和同志们对我的信任。”张桂梅对此深感重任在肩,惟有接续奋斗,“我会坚持做‘峡谷里的明灯’,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让她们接好革命的班。”

送考12年从未缺席

2022年6月,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华坪女高”)迎来了第12次高考,这也是张桂梅送考的第12个年头。她领唱起了《万疆》,用歌声缓解考生的紧张情绪。

和无数个清晨一样,凌晨5时张桂梅起床,忍着全身疼痛,乘坐宿管员的电动车来到教学楼,为学生们亮起让她们安心的灯光。

云南省2022年高考分数公布后,张桂梅捧着手机看着又一批女孩发给她报喜的信息,不时露出欣慰的笑容。她们乘着希望的风,飞向更广阔的天地,那风似乎在瞬息之间也把张桂梅的苍老席卷而去,让她又像年轻时那样意气风发。

“你们不要老回头想这个地方。”她一遍遍地叮嘱学生。最初,是她从这个世界的隐秘角落,把“消失的女孩们”一个个找回来。但最后,她却希望女孩们永远“消失”在她的生命里。

“毕业了就不要再进校门,我不要你们觉得欠我什么,欠学校什么。我花那么大精力,要培养的是共产党的接班人,而且是高层次人才。所以你们眼光放远点,为国家作贡献去。”放下这些话,张桂梅决绝地转过身,着急躲起来。但环顾空荡荡的教室,她忽然有些抬不起脚,时光如潮水般倒退,到处是穿着红色校服喊着“妈妈”的女孩身影。

传承大爱但求无悔

过去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张桂梅。尽管赞美加身,但她却不乱脚步。

夜深人静时,她躺在床上,听着身体内部病魔“杀声震天”。她知道生命有限,能帮一个女孩,就帮一个。如今,华坪女高的学生有的进入了重点大学,有的走进了军事科技院校的殿堂,有的回到大山当了教师、医生,为改变家乡的面貌而奋斗。

多年来,从担任华坪县福利院院长成为孩子贴心人的张妈妈,到历尽波折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从家访超过1600户、行程11万多公里,走到许多大山里“汽车轮子到不了的地方”,到让2000多名山区女孩走出大山、考上大学、追逐自己的梦想,张桂梅通过实际行动让许多山区女孩看到希望,把人间大爱传递下去。

深埋一颗红色种子

华坪女高建校12年来,从不被大家看好到如今高考综合上线率一直百分百、稳居丽江市前列。是什么力量让华坪女高能够最终战胜困难?是什么信念支撑华坪女高走到今天?从张桂梅胸前从不取下的党员徽章上,从华坪女高进行共产主义信仰教育的点滴中就能找到答案。

共同的理想信念将华坪女高全体教师凝聚在一起,汇聚成一股强大力量,战胜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红色的党旗、红色的校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三观”,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女高办学初期条件艰苦,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在于党的精神感召。只要有党组织和党员在,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党建统领教学、以革命传统立校、以红色文化育人,在学生心中深埋一颗颗红色的种子。帮她们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让学生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张桂梅说。

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在华坪女高12年的办学历程中,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张桂梅寻找到了清晰的答案。

本刊记者 欧阳小抒 

$[page]$

赵跃芳:服务群众“不打烊”

赵跃芳(右二)。刘宇 摄

临沧市临翔区马台乡马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跃芳,是土生土长的拉祜族人。自2013年以来,她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当好群众的“主心骨”,推动马台村顺利实现脱贫出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稳。

“我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主动担当、履职尽责,把群众的期盼带到北京去,把党的声音带回来,继续带领乡亲们发展产业、共同致富。”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的赵跃芳表示。

为动员搬迁摔至脊椎错位

2017年,马台村良子田村民小组集中安置点建设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赵跃芳需做搬迁户工作、搞好施工队保障,协调用电、用水、用地等工作。她奔走在建设现场,每天忙到夜深人静才回家。

有一户群众,工作组去他家动员了无数次,就是不肯搬家。

为此,赵跃芳骑着摩托车一次次往山里跑,给这户人家讲政策、作动员。她先后去了这家27次,可对方依旧无动于衷。

有一天,赵跃芳一大早骑着摩托车赶往这户人家。由于当时的山路被雨水浸泡变得泥泞不堪、崎岖难行,她一不小心连人带车冲出山路摔进山沟里。还好车速不快,她强忍着剧痛爬起来,扶起摩托车继续前行。当看到满身泥水的赵跃芳站在家门口的时候,户主瞬间心软了,终于签下了搬迁协议。

回到家后,赵跃芳顾不上伤痛,又与同事奋战在建设第一线。直到一个月后,赵跃芳去医院检查后才知道,那天骑车摔倒导致她脊椎错位,因未及时就医造成永久损伤。

售卖自家宾馆垫资修路

在服务群众工作中,赵跃芳从不搞“一言堂”,凡事与村“两委”班子成员、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商量讨论后才作决定。记者在马台村的台账上看到,村里的每一笔收支、每一项议程都记得清清楚楚。可赵跃芳在自家的事上却从来说一不二。

在一次村民议事会上,大家反映大文顶村民小组脏乱差现象突出,且受地质灾害影响,部分背山段存在山体滑坡风险。该村民小组地处偏远,赵跃芳虽然及时向上级汇报并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可上级项目资金拨付需要一定的时间,时值雨季前,赵跃芳知道这事不能拖。在得到上级支持后,她就带领村民先干起来。

可没钱咋办?赵跃芳从自家准备修缮住房的存款里拿出5万元,先垫资在存在风险的地段修了挡墙。雨季来临时,上级拨付的项目资金到位,村里的挡墙顺利修好。

过了不久,又有群众反映丁家桥村民小组到马台村委会的道路太烂了,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赵跃芳觉得这事不能再拖,在向上级报告的同时,她卖掉自家在镇里经营红火的宾馆后垫资30多万元,修缮硬化了这条进村路,方便了群众出行。

立足当地资源兴产业

马台乡地处深山,这里盛产一种生长在岩石缝中的大芽茶(即岩茶),面积达3万余亩。而在产茶核心区马台村,还有400多亩宝贵的古茶树,资源优势突出。

几年前,一边是丰富的茶树资源,一边是群众致富无门,村里的茶厂常年处于“半死不活”状态。2020年,当地政府下拨了300万元乡村产业振兴扶持项目资金。赵跃芳意识到,引进好的合作企业很重要。经过村“两委”和群众的广泛研究讨论,大家决定依托项目盘活村茶厂。

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赵跃芳多方了解和筛选,并多次登门拜访后,成功引进云南星女皇茶叶有限公司。该公司入驻8个月就对村里的茶厂进行了彻底升级改造,并打造出集茶叶生产加工、茶文化体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茶产业发展综合体。在建设过程中,赵跃芳一边积极组织茶农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公司合作,一边为企业顺利建设提供保障服务。

目前,赵跃芳带领群众在全村发展岩茶2000多亩、进行茶叶嫁接改良1700多亩,种植竹笋2100亩、坚果4050亩、热区水果460亩。通过合作社帮助500多户脱贫户及广大留守妇女解决务工问题,帮助群众实现人均年增收1.3万余元。

本刊记者 刘宇 本刊通讯员 陈永洁   

$[page]$

秦选: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

秦选在检查设备。杨锡畅 摄

今年53岁的秦选已在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设备动力部综合维修组工作了33年。作为综合维修组组长,他常年给公司各条生产线上的设备“治病”,先后获得第十四届“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后,秦选表示:“我要把生产一线工人的精气神带到盛会上。之后再把会议精神带回生产一线,鼓励大家脚踏实地好好干。”

从“菜鸟”到大师

1989年,秦选从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原易门矿务局技工学校)机电专业毕业后,便到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维修工。为多学技术,秦选总是跟在师傅冯盛康身后,给师傅递工具搭把手,边帮忙边学习。每天回到宿舍后,他把当天看到的、听到的一一记在本子上。

长此以往,秦选养成了记录的习惯,他把维修组不同师傅的维修技术要点和经验都记录下来。多年后,他还以此为基础整理了十几册实用机械维修方法,成为公司维修人员的必读“宝典”。

拜师学艺一般需要3年时间,但因师傅少、新员工多,秦选跟了师傅1年多就“自立门户”。看着一台台两三米高、近10吨重的机床,要靠自己独立完成维修,秦选急得想打退堂鼓。但师傅冯盛康鼓励他说:“放心大胆地修。”

秦选硬着头皮,拿着一本厚厚的维修工艺和检验标准书籍,稍有空闲就争分夺秒地熟记,碰到难题就找师傅请教并认真记录。就这样,初出茅庐的他与有着多年“疑难杂症”的设备“死磕”。

生产设备对全公司生产线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任何一台设备发生故障,都有可能给公司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通宵达旦抢修设备,对秦选来说是家常便饭。有一次,为完成一个紧急维修任务,他连续工作了40多个小时。

经过多年历练,秦选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特级技师,还被公司聘为辅席制造师。同事遇到设备维修难题总是第一个找到他,大家都说:“秦大师经验丰富,没有什么问题能难倒他。”

从维修到改造

随着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公司引进了许多进口先进设备。4年前,公司加工中心的进口主轴频繁发生故障,每次都需送到外国公司指定的专业维修中心维修,不仅维修周期长,而且维修费用高。作为维修人员,秦选心想:“为什么别人能修,我们不能修?”在他看来,随着公司智能制造的推进,进口设备会越来越多,如果全部依赖委外送修,那将需要巨额的维修资金。

于是,秦选主动请缨,成立了一个专项攻关小组,摸索进口主轴维修的方法。但关于进口主轴的技术资料寥寥无几,仅能找到少量外文资料。虽然攻关小组找来了翻译帮忙,但因涉及大量专业术语,这些资料的作用并不大,大家只能自己琢磨。

秦选带着攻关小组成员对主轴整体结构仔细分析,解剖了一根主轴进行实物研究,还想办法自制出多套专用修理工具。经过不断地尝试,他们终于掌握了多种类型主轴的维修方法,一举打破外国公司的技术垄断。

除设备维修外,设备的创新和改造也是秦选近几年的工作重点。2016年,公司新引进了一条新型发动机装配生产线,但其产能逐渐跟不上公司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秦选带领团队对其进行技术攻关,重新改造设备,将这条生产线的生产速度由原来的120秒/台,提升到72秒/台,节约改造资金200多万元。这次创新改造中,秦选和团队还申请获得了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类似提升产能的改造项目还有很多,有的创新改造甚至还引来了设备生产商的研究学习。谈起这些成绩,秦选总是强调:“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完成的,而是我们一群人一起完成的。”他说,“技能大师是一个人,更是一个团队,而劳模精神则是一个人带动一群人。”

本刊记者 杨锡畅

$[page]$

普玉忠:边境线上的“活界碑”

普玉忠家门口的62号界碑。王学勇摄

在红河州金平县金水河镇的中越边境线上,有一个景色秀美的哈尼族小山村,因与越南隔河相望,得名“隔界”。作为隔界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的普玉忠,是村里唯一的外事界务员,自2007年开始,他在长达13公里的边境线上值守了15年,以实干担当为祖国守好国门。

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普玉忠倍感荣幸。“我将不辜负组织对我的期望,立足自己的岗位职责,继续带领隔界村民小组党员和群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普玉忠说。

为祖国守好国门

普玉忠所在的隔界村民小组距县城58公里,开车需要1个多小时;而他家距62号界碑不足百米,走路仅需一两分钟。“界碑就在家门口,看得见、摸得着,心里踏实。”自从担任外事界务员以来,每一次巡边,普玉忠都会细心地检查界碑、清理周围的杂物,适时为界碑描红,守护好边境线上的那一抹“中国红”。

普玉忠生在边境、长在边境。10多年来,只要没有特殊事情,他每天都要沿着边境线走走看看。他一般早上起来干农活,处理一些村里的事情,下午就去巡边。顶着蚊虫叮咬,步行穿过荆棘密布的原始山林,普玉忠走一趟巡边路要用3个多小时,若是遇到山体垮塌或泥石流则需花费更长时间。虽然辛苦,但在普玉忠眼里,身为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外事界务员,他有义务扛起这份护国守家的责任。

普玉忠还积极奔走,与当地边境派出所、海关等单位协商,构建党政军警民合作机制,打击边境走私,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发动群众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留意走私团伙、走私车辆非法过境情况,当好边境信息员,维护边境和谐稳定。

筑牢战“疫”堡垒

2020年春节前夕,刚办完岳母丧事的第二天,普玉忠的独子遭遇车祸不幸离世,只留下两个还在上学的孙子。这个春节,普玉忠一家陷入极大的悲痛之中,这时,他接到做好疫情防控的指令。隔界村民小组虽然没有发现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但村子与越南只隔着一条小溪流,若不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家事小,国事大,守护村里群众的健康安全最重要。普玉忠忍着悲痛,立即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召开村民大会和党员大会,带领村里11名党员在村庄进出路口处设“堵卡点”、在通往境外的便道处设置疫情封控点,每天24小时轮流值守。同时,组织党员带领村民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让疫情防控的声音响彻村头寨尾、田间地头,做到家喻户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普玉忠的带领下,在全村党员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隔界村民小组持续保持无人越界、无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佳绩,用实际行动筑牢边境一线的战“疫”堡垒。

2020年,普玉忠先后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两项荣誉。

推动乡村振兴

因历史原因,隔界村民小组发展底子薄,群众生活一度比较困难。如何利用好村里的资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曾是普玉忠最焦心的事。

普玉忠发现村里的土地适合种植西贡蕉,便带头种植20亩,获得成功后,村民开始大规模种植西贡蕉。后来,因香蕉黄叶病蔓延,隔界村民小组产业发展被迫转型。这时,普玉忠再次站出来,率先在自家地里种植香芭蕉、甘蔗、黑姜等经济作物。如今,隔界村民小组发展香芭蕉、甘蔗、黑姜等种植业2000余亩,生猪、山羊等家畜养殖已渐成规模,加上外出务工的收入,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已突破万元大关。

“当前,隔界村民小组要抓好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普玉忠说,如今的隔界村民小组每天都在发生新变化。

普玉忠期待,在未来5年,隔界村民小组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充实、有保障、可持续。

本刊记者 王学勇   


责任编辑:李敏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