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尼汝村:古村落里话振兴

2022-12-26 11:45:33  来源:《致富天地》2022年第12期

尼汝村藏族民居

走进尼汝村,就像是闯进了“人间天堂”。云南省香格里拉市洛吉乡尼汝村曾是一个与世隔绝的藏族古村落,拥有原始的自然美景,被人们称为“秘境中的秘境”“真正的世外桃源”。如今,尼汝村通过“党建+产业”的发展模式,带领村民闯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留住古村生态底色

汽车从香格里拉市区驶出,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才来到尼汝村。近年来,却有不少驴友热衷于走另一条路线——从普达措国家公园属都湖徒步18公里前往这里。

尼汝村位于普达措国家公园景区东北部,是公园所辖社区之一,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核心区、香格里拉腹地。

徒步者一路经过属都湖、德吉牧场、七彩瀑布,沿途有色彩变幻的林海、各色野花的草甸、深邃的峡谷……对于喜爱大自然的人来说,这就是探险、徒步、露营、登山的秘境。“迪庆州的徒步路线我几乎都走遍了,这条路线与其他路线不一样,还保留着最原始的风貌。”迪庆州户外运动协会会员吕泽娟首次体验这条新路线后赞叹不已。

据了解,尼汝村海拔落差大,生物群落随气候环境变化而不同,这里植被茂密、珍禽异兽多。同时,保存完整的民族文化和淳朴的民风,给这里戴上了“秘境尼汝”的桂冠。

生态环境好,村子的人居环境也不能落下。为守住青山绿水,近年来,尼汝村聚焦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等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并于每月15日、30日固定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  

“我们组织党员带头,在村里开展植树造林、清淤排涝、生态围栏改造等活动,并将党员参与活动的情况纳入党员积分管理,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尼汝村党总支书记白路生说,通过党员示范,广大群众也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

多措并举助农增收

在村民杨云周家新建的藏式民居里,主人热情地与客人分享自己的幸福。杨云周的儿子和儿媳常年在牧场饲养牦牛,他和老伴则打理家务,还养着几头藏香猪。杨云周说:“近几年,村里对牦牛品种进行改良,价格不断提高,今年我们家共养殖牦牛60多头。”

据白路生介绍,近年来,通过政府补助和合作社自筹,尼汝村共投入24万元推进“一村一品”牦牛(肉牛)特色养殖优质品种改良项目,带动村民发展牦牛产业。“我们每年都要召开产业发展座谈会,村党总支还牵头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培育扶持农民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企业)+农户’等方式,带动群众增收。”白路生说。

随着知名度越来越高,徒步来尼汝村的人越来越多。村民扎西麒批从普达措国家公园退休后,回到村里开了一家客栈。在旅游旺季,客栈一房难求。

由于尼汝村的大部分面积都被划入普达措国家公园红线范围内,有限的空间难以大规模发展传统农业产业。于是,尼汝村党总支将目光锁定到发展乡村旅游上。白路生说:“今后,我们将通过‘党组织+旅游服务接待中心+牵马协会+农户’的模式,带领农户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分享红利。”

传承传统民族文化

走进尼汝村藏族生态文化传习馆,展厅里的图片、文字、实物和影像资料展示了尼汝村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尼汝村与迪庆的其他村落一样,在接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仍保持着一些古老的传统技艺。早在2009年,“尼汝藏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就被列入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与大多数传统村落一样,尼汝村的历史少有文字记录。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基本靠口耳相传和家族传承的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长者和民间艺人成了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活化石”。藏族生态文化传习馆建成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了新平台。如今,尼汝村的纺织、民俗、服饰等都被纳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

据白路生介绍,自2016年传习馆建成以来,每年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不少游客来尼汝村,不仅是为看风景,还为体验尼汝藏族传统服饰、毡帽和木梭轮搓绳技艺等。

为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涵养文明乡风,尼汝村通过每年的祭山跑马节、春节文化活动等,将相关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在村规民约的约束下,广大村民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焕发出乡风文明新气象。2019年,尼汝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1年,入选“全国生态文化村”名单。

本刊记者 杨锡畅/文图


责任编辑:李敏

相关热词搜索:尼汝村村落振兴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