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家风  >  正文

丽江木氏的世代家国情

2022-12-26 17:14:08  来源:《金色时光》2022年第12期

丽江木府“忠义坊”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和制度。木氏土司历经元、明、清三朝,统治丽江470年。据《明史·云南土司传》记载:“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数百年来,木氏家族“忠君爱国 好礼守义”的家训得以绳绳相继、世代相传。

诚于报国显忠心

在丽江古城狮子山下,一座约18米高的石牌坊矗立在木府的仪门外,其匾额上以蓝底金字镌刻着明神宗(万历皇帝)钦赐的“忠义”二字。牌坊之下,络绎不绝的游人步入木府,聆听木氏土司忠君爱国的历史故事。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丽江纳西族首领阿甲阿得率先归顺明朝。明太祖朱元璋钦赐“木”姓,封木得(阿甲阿得)为丽江世袭土知府。此后,木氏土司统治丽江,一度造就了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局面。丽江古城博物院(木府)工会主席木丽娟介绍说:“纵观木氏土司统治时期,其执政年代久远的原因不仅仅是拥有能征善战的军队,更值得一提的是,历代木氏土司忠君爱国,始终维护国家统一,顾全百姓安危。”

元朝以前,纳西族部落林立,互不统摄。而在木氏土司的管辖下,凝聚力日益增强。木氏十四世土知府木公曾撰文《建木氏勋祠自记》,作为木氏的家规家训,要求子孙后代“仿效先祖屡立战功,世代受惠于中央,重视修德而声名远播”。他还提出了“四勿”“五至”的具体要求。“四勿”,即“内不可耽于酒色,外不可荒于犬马”“勿亵尔神”“勿怠尔心”;“五至”,即“忠君至恳”“爱民至专”“孝亲至勤”“祀神至诚”“训子至要”。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木公在临终前将明太祖御赐的“诚心报国”金腰带传与长子木高,并叮嘱道:“浩天即我皇帝,尔忱忠心报之。”历代木氏土司都将保境安民作为己任,服从朝廷调遣,远征各地。明代云南名士张含在《万松堂记》中写道:“木氏世守其地,咸克慎守固封,威顽格悍,得以永卫诸夏。国初圣租以诚心报国带赐之,嘉靖圣天子以辑宁边境字赐之。木氏诚于报国,国家极于表忠,伟矣夫,古君臣之相与也。”

学书明礼化边陲

明成化年间,木氏十二世土知府木泰在府衙前修建了一座木牌坊,上书“天雨流芳”四个大字,纳西语意为“读书去吧”,以激励纳西子弟倾心向学。如今,这座三门二叠飞檐斗拱式木牌坊依旧矗立在木府前的青石古街上。虽几经翻修,但“天雨流芳”的内涵亘古不变。

“从古至今,木氏家族始终认为,能让子孙后代传承下去的既不是财产,也不是权力,而是精神和文化。”木丽娟介绍说,木氏土司顺应历史潮流,实行民族团结、开放亲和政策,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据记载,木氏十一世土知府木嵚就曾制定家规,教育子弟勤读诗书,接受系统的汉文化教育。明嘉靖年间,木公建盖万卷楼。经过不断充实,至木氏十九世土知府木增时,该楼已成为当时云南最大的藏书楼之一,收藏有大量历史文化典籍、名家书画以及自木公以来木氏诸人的诗文集、手稿和刻板。

对于不远千里来到丽江的中原文人,木氏土司均厚礼相待,虚心求教。历史上,木氏土司广交杨慎、董其昌、徐霞客等名士。木公曾多次修书给杨慎,杨慎亦作诗赠木公,并帮助其批点诗文,还选编了一本木公诗集《雪山诗选》,亲笔作序。徐霞客也曾应木增之邀来到丽江。木增请他批改诗文,并指教其四子木宿。在与中原文人的切磋中,木氏土司的创作力取得了长足进步。木公的诗入选清代学者沈德潜的《明诗别裁集》;木公、木增的作品分别入选《云南丛书》集部、《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存目及《古今图书集成》等书中。明代进士冯时可在其所撰《木氏六公传》中评价木氏“文墨比中州”“共中原之旗鼓”。

崇德重教传家风

清末,木氏土司由盛转衰,后代大多外出经商。近年来,丽江木氏第48代[按《木氏宦谱》(甲)计]传人木光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他长期研究木府和徐霞客的历史,曾出版《木府风云录》一书。2012年,根据该书内容拍摄的电视剧《木府风云》热播,歌颂了丽江木氏开放亲和、诚厚谨慎和勇敢善战的民族精神。

木光在《木府风云录》中回忆道:“为承传先祖严教,祖父对父亲的德行及入学的培养教育倾注了心血,经常给父亲讲授历代先祖的品德风范和勤学成才的事例,鼓励父亲刻苦学习、为先祖争光。”木光的父亲木琼一生淡泊名利,他收集有历代先祖遗留下来的上千册文稿、诗词,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吟诵诗文和阅读儒学,也时常对木光讲起先祖文治武功的辉煌业绩。

1942年,木光从丽江到昆明求学。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他亲历反对内战和抗议军警暴行的罢课活动,参加“一二·一”游行示威。在丽江古城大研完全小学任教期间,他担任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总支委员兼支部副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木光成为云南省早期电影工作者,后到临沧从事电影放映工作。1988年,木光当选云南省政协委员。他不顾年老体衰,深入基层实地调查研究,关注边远、高寒山区贫困少数民族的经济、教育等问题。

1996年丽江大地震后,木光被聘为木府重建指挥部顾问。他将自己数十年来收集的80余副楹联提供给丽江市古城管理局及丽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如今,年逾九旬的木光仍然高度关注木氏和纳西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他的2个女儿也返回丽江,继续研究先辈的文化和精神。

本刊记者   杨锡畅/文图


责任编辑:李敏

相关热词搜索:丽江世代国情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