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杨旭东  >  正文

青花瓷 云南造

2023-03-24 18:28:09  来源:云岭先锋网

(建议在WIFI下观看)

“探源云南”主题策划系列报道之十二

云南青花瓷有着悠久的历史。600年前,与景德镇相去千里的云南,已能生产出造型丰满、釉质晶润的青花瓷器。具有代表性的是云南省博物馆馆藏之宝——青花开光人物纹盖罐,这件明早期文物造型古拙并带有元代青花遗风,为云南青花瓷烧造器物中的精品。

云南青花瓷中的精品

云南境内曾窑口遍布,出土的青花瓷器从数量和使用情况来看,以葬具最多,其中就包括青花开光人物纹盖罐,此罐高33厘米、口径18厘米、底径16.7厘米。瓶身纹饰复杂,内容具有当时景德镇瓷器的装饰题材,但用色上要略深一些,绘画技法不拘小节、粗犷飘逸,有一种在宣纸上讲述古侠故事的意味。

青花开光人物纹盖罐(云南省博物馆供图)

“青花开光人物纹盖罐纹饰以‘开光’的形式分隔布局,讲述了不同的场景,有褒衣博带、敞胸露怀的高仕文人或垂钓、或下棋、或在水边凝思遥望,表现生动,人物潇洒自得。其绘画极其精美。”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云南管理处鉴定员、云南省博物馆馆员李明铖介绍说:“该罐造型丰满、稳重端庄,是青花罐中比较常见的器型。同时,该罐完好无损,可以说是非常珍贵的。”

青花开光人物纹盖罐烧制于明初,其青花瓷器造型古朴敦厚,纹饰潇洒生动,有着鲜明的民间特色,在中国陶瓷界独树一帜。

据了解,青花瓷成熟于元代的景德镇,而云南青花瓷则是在明代才开始大量涌现,至明朝中期达到了鼎盛。云南青花瓷以灰白色胎居多,釉色灰黄,青花发色深蓝,有着不同于景德镇青花瓷器的独特审美。因为青花瓷器的烧制,云南陶瓷在中国陶瓷史上也占有了一席之地。著名学者冯先铭先生将江西景德镇、云南玉溪和浙江江山并称为中国青花瓷器的三大产地。

见证云南瓷器发展历程

“洪武十五年后,云南纳入明王朝政治版图。明政府在云南设置军卫戍守,实行屯田,内地居民迁往云南形成移民的高潮。这些内地汉族移民掌握着陶瓷的生产技术,与云南当地的陶土、釉料和丰富的燃料结合起来,他们既是陶瓷的生产者,又是陶瓷产品的消费者。云南的青花瓷器生产也得以兴盛。”李明铖说。

清代推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及汛塘制度,客观上推动了汉文化在云南更加广泛和深入的传播,促进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与中原更加密切的交流。与此同时,内地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入云南,此时的景德镇已成为不可动摇的瓷都,大量物美价廉的景德镇青花瓷器流入云南,对云南青花市场形成了挤压,一些烧制匠人不得不另寻他路。

整理出土的瓷器碎片

“以青花开光人物纹盖罐为例,古代云南青花因黏土成分较多加之淘洗不精,大部分胎质疏松呈灰黄、灰白色,而景德镇的青花色泽、质量等都比云南青花更胜一筹,这一时期云南青花受到很大冲击,走向了整体衰落。”李明铖告诉记者,清代中后期一些从事青花烧制的匠人,开始转向烧制建筑用陶、粗陶日用器、无釉磨光陶器等。

值得一提的是,云南青花还与越南青花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两者的工艺、器形、色彩相似,瓷绘内容和风格也很接近。特别是近年来,在云南火葬墓中陆续发现了由越南输入的青花瓷,而越南各地也发现了来自云南的青花瓷器,有的越南古窑遗址中还发现云南青花瓷碎片,更加佐证了两地青花瓷烧造工艺在古代的联系。

填补云南绘画史空白期

“通过青花开光人物纹盖罐等一批青花瓷,我们可以了解到云南青花瓷在工艺技术上与景德镇一脉相承。云南青花窑代表着历史上云南陶瓷烧制技艺的杰出水平。”李明铖表示,云南发现的大量青花瓷器,为研究早期青花的历史、流布,青花文化的生成,提供了史料和参照。

与此同时,青花开光人物纹盖罐上的瓷绘题材,也是研究明朝时期云南民间绘画艺术的重要资料。在历史上,云南地区民族关系复杂、各地发展不均衡,保存至今的云南绘画艺术史料十分稀少。元代至明代中期是云南绘画艺术史上的空白期,而云南青花却在这一时期迎来了全面的发展,可以为研究云南元明绘画史补充材料。

李明铖(左)向本刊记者介绍云南青花瓷

“将云南青花瓷绘制技艺从陶瓷艺术整体形态中剥离出来,视为一类作为绘画史研究对象的图像学资料,对于了解古代云南民间绘画的整体面貌、风格演变,探究其文化内涵和文化构成有着重要意义。”李明铖说。

云岭先锋全媒体记者:杨旭东

(除署名外,图片均由记者郝亚鑫摄)

责任编辑:马萧

相关热词搜索:青花云南
下一篇:青花瓷 云南造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