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锋时评  >  正文

搭建人才和乡村“双向奔赴”的“彩虹桥”

2023-04-04 16:02:03  来源:云岭先锋网

“你见过24岁就当上村长的女孩吗?对,这就是我。”最近,“95”后村支书张桂芳打造“彩虹村”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我们看到了一个故事、一个传统村落的转变,也看到了乡村发展的未来。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如何吸引更多更优秀的青年人才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呢?笔者认为离不开这三方面。

内凝思想之“魂”,掀起人才“回乡潮”。河南省鹤壁市三家村是典型“留守村”,三年前村支书换届时,张桂芳受邀参加了选举并高票当选,她从组织村民一起修路、铺水管、清理河道到协调资金建起村里第一个图书馆、电影院,再到在墙面绘美丽乡村,三家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她用现代化、年轻化的想法,给村里带来了发展的机会和希望。当代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既要有仰望星空追逐梦想的勇气,也要有俯下身子踏入乡野的志气,始终牢记读书的目的是帮助家乡变得更美更好,而不是为了摆脱家乡。

外疏回乡之“途”,畅通人才“绿色道”。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聚焦政策红利,用家乡的好山好水和党的政策吸引人才返乡。近年来,约10个省份陆续打破“学历、论文、年龄、身份”等藩篱,开辟人才回引“绿色通道”,将更多善经营的“农创客”、懂技术的“田秀才”回引乡村振兴第一线,许多小县城紧跟引进高学历人才的政策脚步,落实生活补助、住房补贴、免费提供人才公寓、保障性住房或周转房,为其解决“后顾之忧”,促进高学历人才流向基层甩开膀子干事创业,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显身手。

兼筑成长之“基”,厚培人才“营养土”。一方面,改善乡村创业创新环境,让人才“引回来”“留得住”,强化人才与乡村的情感纽带,打造宜居乡村,增强回乡人才对乡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注重在体制机制、服务保障、文化氛围等方面做文章,创造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不能“英雄无用武之地”;另一方面,持续为回乡人才提供“充电”机会,补足精神之钙,扎实打牢乡村振兴理论根基,通过把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组织人才到乡村振兴示范村庄亲身感受,为乡村振兴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激发推进乡村振兴的活力。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人才兴,则乡村各项事业兴;人才废,则乡村各项事业缓,搭建人才和乡村“双向奔赴”的“彩虹桥” ,要内凝人才思想之魂、外疏回引人才通道,厚培人才营养土壤,方能凝聚乡村振兴新活力。

梁宇航(金平县金河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李敏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