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锋论坛  >  正文

如何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

2023-06-29 10:55:18  来源:《云岭先锋》2023年第6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党员干部如何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使调查研究真正成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推进发展的“加速器”?

善于“领题”“破题”“解题”

邱有昆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以“情况不摸透不停歇”“问题找不准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罢休”的劲头,扑下身子真调研、提实策、解难题、促发展。

从实处“领题”。在实际调研过程中,一些领导干部习惯“文来文往”,让调查研究变成典型的“纸上调研”“关门调研”。为做深做实调查研究工作,云南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在主题教育中大兴调查研究的安排部署,明确提出聚焦12个方面的主要情况和重点问题开展调研。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聚焦主要工作、重点问题,紧紧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认领调研课题,明确调研方向,开展有针对性、接地气、能解决问题的调查研究。

从难处“破题”。调查不是简单的“调取”,只有“扎”下去,才能“捞”上来。毛泽东写《寻乌调查》期间,曾问红四军宣传队:“你们在寻乌作了调查没有?”大家答:“调查了。”毛泽东继续问:“你们讲一讲寻乌做生意哪一类最多?”有个别人说:“大概是做豆腐的最多吧!”毛泽东继续追问:“寻乌哪几家做豆腐做得最好?”这下,大家被彻底问住了。可以看出,开展调查研究就要求实、求深、求细,通盘考虑问题各个方面的内在逻辑,以问题查找问题、以问题带出问题,才能把问题弄得一清二楚,发现问题背后的本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细处“解题”。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关键要看能否解决问题、达到效果。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将“解题”作为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善于抓住核心问题和要害环节,抓住推进工作的“牛鼻子”,认真践行“三法三化”,推动问题在一线发现、对策在一线研究、工作在一线落实、难题在一线破解、短板在一线补齐。“调研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党员干部要把“调而知”和“研而用”贯穿起来,做到步步推进、层层深入,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在解题中取得成效。

力戒调查研究中的形式主义

雅阅

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有助于察实情、听民意、谋实策。但在实际调研时,一些党员干部却容易沾染形式主义之风。以下这些调查研究中的形式主义必须力戒。

力戒“蜻蜓点水式”调研,浮光掠影。有的党员干部调研时,按被调研单位的引导,走安排好的固定路线,所到之处、所见之人也是安排好的。用“车轮转”代替“双腿动”,用“眼睛看”代替“张口问”,浮于表面。群众没接触几个、情况没了解多少,听不到最真实的声音,看不到最真实的情况,更缺少“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剖麻雀”的劲头,掌握不了真实的情况,更发现不了真正的问题。

力戒“盆景式”调研,走马观花。有的党员干部调研时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把盆景当风景、把盆栽当全貌,一叶障目、管中窥豹。走经典路线、看示范样板、听标准汇报,把调研变成逛“盆景展”。停留在了解点上情况、表面现象,不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力戒“脱节式”调研,调而不研。有的党员干部只注重调研形式,忽视了为谁调研、为何调研。看不到问题根源所在,只做数据统计师、材料收集员,不做材料的分析师、研究员,不出有效对策,净出新概念、新名词。发现问题就当鸵鸟,怕揭短伤和气,怕细究得罪人,对问题轻描淡写,就算了解和搜集到问题,也不处理、不反馈,只把脉、不开方。

以上种种形式主义,不仅没有达到调查研究的初衷,还会助长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损害党员干部形象。

调查研究要善于“事上磨”

李言

调查研究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摸清情况、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制定措施、推动工作。党员干部调查研究要善于在“事上磨”,“磨”出问题的根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在调研中,有的党员干部重“调”不重“研”,或“调”而不“研”,“研”而不“用”,虎头蛇尾,有调研无成果,有成果无转化。有的不想“研”,人下去了,草草了解情况就“打道回府”,没有调研成果,应付交差了事;有的不会“研”,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不梳理、不研究、不分析,简单堆砌、囫囵吞枣,提出的对策措施与问题不相干,“牛头不对马嘴”;有的不真“研”,调研前就在主观上作判断、定调子、下结论,下基层后先根据事先定好的调子找与之相符的依据作为佐证,出现“调研未启动、报告已定型、措施已出炉”的问题。

调查研究是门技术活,党员干部应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从中学习掌握调查研究的方法和技巧,重“调”更重“研”,推动调研成果转化运用。

善于用“筛子”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走访对象的增多,收集到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党员干部要善于用“筛子”把杂乱无章的问题“筛一筛”“滤一滤”,分类归纳一下、分析比较一番、反复印证一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便于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善于端“盘子”出对策。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党员干部要针对调查研究中“筛”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起草好调研报告,端出破解问题的对策之“盘”。提出的对策建议要务实管用,不能提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虚头巴脑”的无用之策。

善于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调查研究重在结果转化运用,党员干部应以钉钉子精神,揪住问题不放,盯住问题整改,以改革的勇气、务实的举措、苦干的劲头,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着力解决基层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题问题,着力打通改革发展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努力把调研成果转化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造福群众的务实举措。

责任编辑:李敏

相关热词搜索:如何调查研究做深做实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