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党建  >  正文

通海:“小产业”托起“振兴梦”

2023-07-20 14:45:21  来源:云岭先锋网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近年来,通海县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抓手,鼓励和引导党员、群众因地制宜,整合闲置土地盘活“沉睡资产”,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变“静资源”为“动资产”,变“方寸闲地”为“增收宝地”,将群众的小庭院汇集成户户增收的小产业,托起群众“致富梦”。

小梅花鹿撑起“大家庭”。俗话说“鹿身百宝”,梅花鹿养殖是通海县清水河村的特色养殖产业,相较于牛羊,梅花鹿养殖成本较低,市场需求较大,梅花鹿一年可以采茸两次,鹿茸价格为1600元一市斤,梅花鹿市场价为120元左右一市斤,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通海县清水河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紧扣党建核心作用发挥,因地制宜发展金色梅花鹿特色养殖产业,推进“党总支+村办公司+农户”运作模式,投入80多万元进行梅花鹿的统一养殖管理和经营,重点以提升梅花鹿产品及附加值为切入点,通过公司规模化养殖梅花鹿,打造清水河村的特色养殖品牌,实现以党组织引领作用突出、公司规范生产目标明确、农户积极参与盈利的共赢局面。目前,整个村庄共有50多户养殖户,500余只梅花鹿。这些养殖户通过保障梅花鹿特色养殖规模化发展,带动村民就业增收,走出了一条特色致富之路。

小庭院种着“大生活”。通海县立足本地空闲庭院和劳动力等实际情况,把发展庭院经济与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整合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充分利用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大力培育特色盆景产业,推进庭院经济提质增收。探索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引进云南中卉御芳园林有限公司,建成10余亩的花卉盆景育苗基地,将农家庭院变身盆景展区,重点培育盆景素材苗木,开发苗木盆景优势产品,不断扩大受众群体,延长产业链。通过培育电商人才、开办周六盆景街等多种方式联动,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带动周边群众就业200余人,年收益达400多万元。大力推进“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深度挖掘乡村价值,举办通海县五山村“盆景文化节”,节庆期间共接纳游客4000多人次,盆景交易额达200多万元,进一步展现五山村独特乡村生活方式,为提振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小车间缝出“大传承”。兴蒙蒙古族乡是一个蒙古族聚居乡,其服饰色彩艳丽、风格多样,俗称“三叠水”服饰,繁杂的工序、细致的缝制、精美的刺绣,往往让人爱不释手,目前已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通海县着眼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党建为引领,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加大文化投入,培育民族文化产业。探索“党建+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模式,通过支部党建引领、党员带头垂范,注重挖掘和培养蒙古族“三叠水”服饰制作人才,将民族服装与现代生产生活有机结合,丰富工艺表现形式,打造“三叠水”服饰等承载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涵的文化产品,让传统民族文化“活”起来,让兴蒙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更有底气。在党组织的扶持下,涌现出了一批像赵清丽、奎丽、杨飞丽等人一样的非遗传承人和民间工艺师。

小模型拼出“大智慧”。当今的手工拼装模型五花八门,但是你见过炫酷又精致的全金属拼装立体模型吗?恐龙、蜘蛛、蝎子王……一个个散发着金属光泽、灵动炫酷的“钢魔兽”产品让人耳目一新。近年来,通海县正不遗余力地创新举措,通过“外引+内培”打好“人才牌”,做引才“伯乐”,优化各类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当好服务人才的“贴心人”,助力各类技术人才不断成长并持续发力,助推通海乡村振兴不断提速。“钢魔兽”产品正是返乡青年杨昊承研发设计的产品,不仅能带给玩家不一样的拼装体验,受到了市场的大力欢迎、热销国内外,还帮助本村村民15人实现再就业,增加年收入3万元-5万元不等。下一步,杨昊承将不断开发新的产品,研发生肖、军事模式等系列产品,助力通海文创产品开发,做成“中国版的乐高”。

周媛(通海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谭江华

相关热词搜索:通海产业托起振兴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