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锋时评  >  正文

【绿美云南大家谈】为“绿美乡村”拍好“山水照”

2023-09-04 15:32:44  来源:云岭先锋网

“等到杜鹃花开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游客来玩,到时候要拿好茶叶招待他们。”清晨冒雨去山上种下树苗,村支书发出的这句幸福憧憬令我印象深刻。

自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以来,全省各地大力推进绿美乡村建设,原本秀丽的云岭乡村更添许多新景。笔者以为,作为乡村工作者要抓住机遇,拍出“风景这边独好”的云南新时代新农村“山水照”。

取景“春风杨柳万千条”,“定焦”聚百姓、“微距”抓土味,防止绿而失道、美却单调的“立意偏移”。打造绿美乡村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重要标尺是群众对绿美的感知度、认可度、满意度。因而在乡村推进绿美建设,“定焦镜头”要对准群众不“摇晃”,听群众需求、邀群众参与、聚群众力量,以民心民意做绿美“主景”,以民声民谋为绿美“添色”,如此才有“不模糊”的绿美乡村。同时,绿美乡村不是“齐步走”,村村同色、村村一景不仅无法使“一处美”变为“处处美”,也会丢失纯粹感、生态感。所以不能用一种“镜头”拍完所有乡村,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原则,结合乡土特点、地理特征、文化特色,以“微距”手法才能捕捉乡村独特的绿美。正如思茅倚象镇的实践,聚焦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美的特色,发动群众利用村旁、水旁、路旁、宅旁的闲置空间进行“高精作业”,装扮村民的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一样创造了秀丽怡然的绿美生活。

构图“写山水之纵横”,“大景深”统筹、“小光圈”规划,减少绿而失谐、美却割裂的“粗糙技法”。和谐稳定的生态系统里才有充满活力的绿美家园,乡村最大优势是丰富的天然造景和生物多样性。笔者以为,绿美着笔在和不在破,开山绝水、强换古林、硬塞新物是短视行为,应该利用绿美建设,打造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不妨循自然之道、遵自然之景,以“大景深”格局进行统筹,构建多层次、多结构、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乡村生态景观。除此之外,合理规划“桃花源”也是必需的。绿美乡村与乡村振兴、环境整治、生态修复应该深度融合,以“小光圈”多物采景,使村居整洁化、农产生态化、旅游自然化等内容与绿美建设相得益彰,发挥出“山绿而村治、村治而景美”的效果。比如,普洱镇沅县执绿为笔,从生态保护和人居环境整治切入,围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多个方面细化监督清单,实现绿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携手共进。

点缀“水村山郭酒旗风”,产业“暖色调”、大家“齐美颜”,避免绿而失亲、美却冷艳的“孤芳自赏”。“千万工程”是绿色发展的经典样板,生态致富验证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可行性。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绿美不能是幽暗不可亲的“冷色调”,向全社会共享生态、共襄美景、共建未来的“暖色调”更合适乡村。应该积极尝试以“绿美+”主题丰富乡村产业链条,可以着重于乡土植物培育推广和市场营销,创建特色鲜明的苗木、鲜花品牌;也可以从环境保护修复和农作物生态改良入手,以生态价值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还可以创新森林康养、户外运动等能发挥乡村优势的旅游模式,开辟有“乡色”“乡趣”的生态旅游业。但必须警惕人流与环境承载能力呈正比增长,要实现产业兴旺和绿美治理“两手硬”,必然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和维护乡村“美颜”。比如,普洱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发布普洱法院生态司法保护白皮书,详解生态司法保护典型案例,使绿美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在绿美乡村建设中,地方政府的政策保障和宣传引导、科研院所的科技攻关和专业指导、行业企业的合作补充和成果转化、乡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自觉爱护,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唯有共植绿、共画美,才能拍出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景更美、人更富的绿美乡村“靓照”。

梁星宇(镇沅县者东镇马邓村驻村工作队员)

责任编辑:李敏

相关热词搜索:云南大家乡村山水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